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毛细透排水带进行试验,测试其抗淤堵性能。在清水和浑水条件下,对滤料渗透系数、毛细透排水带与滤料组成的综合渗透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清水情况下,毛细透排水带与滤料组成的综合渗透系数是未采用毛细透排水带原滤料渗透系数的407.0~544.3%;在采用浑水进行27次试验后,试验段从上至下4段的综合渗透系数分别是清水综合渗透系数的46.0%、58.5%、64.5%和83.9%。试验表明毛细透排水带能显著提高综合的渗透系数,并具有较好的抗淤堵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行设计的渗管反滤料渗透试验装置对新疆某引水工程反滤料进行渗透试验,研究在清水与浑水两种工况下四层滤料及河床料综合作用下的渗透特性。结果表明:清水试验反滤料渗水效果良好;浑水试验中反滤料渗透系数随着落淤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渗管出水效果不明显,分析了影响反滤料"滤土"和"排水"作用的原因,为设计者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对毛细式透排水带在整地工程中的应用,系统介绍了毛细式透排水带的设计原理、性能特点和施工要点,指出毛细式透排水带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拟用做尾矿坝排水管的透水管进行反滤、淤堵性能试验 ,确定该管侧壁滤布在尾矿砂中的反滤和淤堵特性 ,并对其用于尾矿坝坝体排水的可行性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拟用做尾矿坝排水管的透水管进行反滤、淤堵性能试验,确定该管侧壁滤布在尾矿砂中的反滤和淤堵特性,并对其用于尾矿坝坝体排水的可行性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6.
对西藏山南地区水库坝基材料进行渗透淤堵室内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从宏观到细观的角度研究了坝基松散介质渗透淤堵的过程。室内试验采用自制的渗透淤堵装置,分别对不添加淤堵材料及添加粒径为0.075~0.5mm、0.5~1mm淤堵材料的试样进行渗透淤堵试验,并监测试样的流速及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粒径为0.5~1mm淤堵材料的试样流速降低速率较快,达到稳定后的流速值较低;(2)两种淤堵材料均可达到淤堵效果,添加粒径为0.5~1mm淤堵材料的试样渗透系数降低较快,淤堵颗粒流失量较小。数值模拟记录了淤堵过程中流速、渗透系数及孔隙率的变化情况,并监测了淤堵颗粒中单个颗粒运动速度及位置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结果显示:(1)随着时步增加,模型试样的孔隙率逐渐降低,添加粒径为0.5~1mm淤堵材料的试样的流速降低相对较快且淤堵颗粒流失量较少;(2)对于无淤堵材料的试样渗透系数变化曲线随时步迅速收敛,而对于添加了两种淤堵材料的试样渗透系数变化曲线随时步呈递减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透水性能降低,产生淤堵效应;(3)在渗透淤堵过程中淤堵颗粒的运动具有随机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模拟试验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金沟河引水工程为例,进行了其引水工程渗管反滤料渗透特性试验研究,主要包括试验装置的设计,试验材料的选择,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内容及过程的分析,并分清水试验和浑水试验两种工况对渗管反滤料渗透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清水试验渗管反滤料渗水过滤效果较好,而浑水试验中随各反滤层泥膜厚度的增大,渗透系数减小,渗管出水效果不明显,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引水工程渗管取水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松散堆积物坝基渗透淤堵试验及颗粒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山南地区水库坝基材料进行渗透淤堵室内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从宏观到细观的角度研究了坝基松散介质渗透淤堵的过程。室内试验采用自制的渗透淤堵装置,分别对不添加淤堵材料及添加粒径为0.075~0.5 mm、0.5~1 mm淤堵材料的试样进行渗透淤堵试验,并监测试样的流速及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粒径为0.5~1 mm淤堵材料的试样流速降低速率较快,达到稳定后的流速值较低;(2)两种淤堵材料均可达到淤堵效果,添加粒径为0.5~1 mm淤堵材料的试样渗透系数降低较快,淤堵颗粒流失量较小。数值模拟记录了淤堵过程中流速、渗透系数及孔隙率的变化情况,并监测了淤堵颗粒中单个颗粒运动速度及位置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结果显示:(1)随着时步增加,模型试样的孔隙率逐渐降低,添加粒径为0.5~1 mm淤堵材料的试样的流速降低相对较快且淤堵颗粒流失量较少;(2)对于无淤堵材料的试样渗透系数变化曲线随时步迅速收敛,而对于添加了两种淤堵材料的试样渗透系数变化曲线随时步呈递减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透水性能降低,产生淤堵效应;(3)在渗透淤堵过程中淤堵颗粒的运动具有随机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模拟试验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毛细式透排水带的排水原理及不同倾角布置与不同渗透特性土壤组合时的反滤排水试验成果,通过实例论述了毛细式透排水带应用于土坝坡脚反滤排水时的设计布置、施工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土坝坡脚反滤排水以毛细式透排水带代替传统砂砾反滤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路基渗沟出现的淤堵导致地下水渗入道路的层间结构、降低路基的使用寿命问题,提出将土工合成排水管-塑料盲沟和硬式透水管与聚氯乙烯(PVC)管展开排水性能对比研究;进行室内模拟排水试验,分析不同排水管在不同水量下,不同回填透水性材料组合的渗沟型式下排水量变化规律和排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排水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塑料盲沟、硬式透水管、PVC管;水头对排水量影响起主控作用;对于地下水丰富的路基,推荐采用PVC管全回填砂土的渗沟型式;对于地下水较少的路基,推荐采用塑料盲沟或硬式透水管回填砂土加黏土加碎石的渗沟型式。初步成果可为三种排水管实际工程运用的排水效率评估和其长期淤堵性、耐久性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