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黄伟 《包装工程》2023,44(18):393-399
目的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将韶关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角度构建地域特色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出具有韶关特色的文创产品,促进韶关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 阐释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并解析视觉文化符号的构成要素;对韶关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筛选,从中挑选出最具识别度和艺术特点的项目;从符号学的能指和所指两方面提取视觉文化符号的图形元素,用借用和隐喻两种方式对图形元素进行再设计,以形成符号新的能指和所指,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之中。结论 设计实践方案表明了运用符号学方法设计韶关地域特色文创产品的有效性;使用该方法能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播,为地方特色文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沈阳故宫历史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董旸  刘威  芦博文 《包装工程》2017,38(4):11-16
目的针对沈阳故宫历史文化特色,提出沈阳故宫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系统性设计研究,丰富沈阳故宫文创市场。方法从沈阳故宫历史文化角度出发,总结出一套具备历史文化特点的文创产品系统性研究的设计脉络,并根据最具代表性的沈阳故宫建筑方向进行元素提取、设计方法、技术手段、产品载体、产品类型的文创设计。结论通过沈阳故宫文创产品设计的系统性脉络的整理研究和对沈阳故宫建筑文创产品的设计,突显出沈阳故宫文创产品的实用性、独特性、艺术性、文化性和创新性,为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工业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魏小红  刘子建 《包装工程》2006,27(2):214-216
以文化、设计、产品为主线,在研究文化定义现象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文化的概念及其知识领域、特点、结构;论述了产品设计的本质、目的和文化性;介绍了产品的文化承载;阐述了文化和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强调了人在工业设计过程中发挥的核心作用.通过研究文化、设计、产品三者关系,旨在指导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的产品包装,不仅要具备实用功能,更要求其具有文化内涵及欣赏价值。特色民间工艺元素及民族文化元素的介入,不仅提升了包装的文化性,增加了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也彰显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使包装设计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5.
王健荣  艾文华 《湖南包装》2023,(1):22-25+29
对湖南博物院文创产品及其设计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阐释湖南博物院文创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设计要义。应用符号学的基本方法,对湖南博物院文创产品进行符号学分类,同时通过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对文创产品的意义进行辨析。湖南博物院文创产品在符号学理论的探讨下,文创产品在湖南博物院馆藏文化符号的应用下,让馆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人们对湖南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博物馆文化符号集中的重要窗口,将文化符号与产品相结合,使场馆文化得以更好传播。  相似文献   

6.
李红超  王昕宇  李维钰 《包装工程》2021,42(12):263-271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的符号开发与设计策略.方法 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旅游纪念品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引入符号学的观点,提炼北京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符号,并对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结果 北京地区旅游纪念品设计应把握市场性、文化性、系统性、创新性、艺术性、实用性和绿色设计的策略,通过创新不断提高北京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水准,为游客带来更佳消费体验的同时,不断推动北京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结论 北京旅游纪念品设计应通过对城市文化符号的提炼,将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在设计研发时应制定合理有效的设计策略,建立完善、具有系统性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7.
奥运产品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具有理性的外延性意义和感性的内涵性意义,并分析奥运产品中一些中国元素的应用.可以看出:符号学作为交流的方法的工具,在现代设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产品是文化的物质形式,是符号的集合体,在国际性的设计中,设计应将中国的文化融入到奥运产品中,通过产品为符号及文化的载体,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宋蓓蓓  费文倩 《包装工程》2022,43(6):288-296
目的 针对安徽省博物院现存文创产品的状况和问题,以其馆藏砖雕精品——百子图砖雕为例,研究和创新富有安徽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为安徽省博物院的文创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方案。方法 通过分析百子图砖雕的文化价值、艺术特色,进行产品的定位分析和主题构建,梳理百子图砖雕图案寓意,进行百子图砖雕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结果 在造型提炼、色彩选择、字体构成的设计实践基础上,开发以青少年为消费主体的文化创意文具系列。结论 通过探索百子图砖雕在文创产品上的设计应用,进一步挖掘安徽地域文化之美,传承发展徽州砖雕艺术。设计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实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促进安徽省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对地域性特色文创设计和实践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金梅  赵婷  刘畅 《包装工程》2021,42(22):293-297
目的 挖掘龙江地域的冰雪文化资源,探析冰雪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思路,赋予产品人文情怀,传播龙江冰雪文化,树立龙江文化自信,打造龙江品牌形象.方法 从符号学的视角,对龙江冰雪元素进行多维度梳理和符号解析.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理论探究冰雪文化结构、文创产品属性和用户情感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冰雪文化的龙江地域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模型并进行设计实践.结论 对于地域性冰雪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而言,设计要素的重新塑造和创新应用需要深入挖掘冰雪文化内涵,融入恰当的设计手法,并契合用户的情感认知,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设计以冰雪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系列,为开发具有龙江地域特色的冰雪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蔚县剪纸历史悠久,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扶持推广农村特色产品销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调研发现蔚县旅游纪念品包装存在缺乏地域特点、文化性弱等问题,国外时尚品牌大量使用中国元素增添了产品文化气息又获得了品牌价值,挖掘蔚县剪纸的艺术特征融入品牌包装设计对于蔚县经济发展意义深远。研究了蔚县剪纸的色彩、构图、工艺、题材四方面特征,探讨了蔚县剪纸技艺应用于包装设计的可行性,对现有包装存在的设计简单、文化性弱、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蔚县剪纸技艺应用于包装设计应遵循尺度把握,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可拓语义分析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对文化内涵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拓语义分析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蕴含的文化因子并提取出可以表征文化内涵意象的词汇,然后通过构建文化基元的可拓表征模型将文化语义与文化的关系进行量化,计算文化语义的设计空间,进行文化语义初步评价,利用图解思维将词汇语义转换为图解语义,并依据关联度函数和优度计算的评价模型进行图解语义集收敛,选取最优图解语义集,再次运用图解思维进行详细设计,最终将文化特征以语义符号的形式与产品造型相融合达到文化创意设计的目的.以夜郎文化为例进行设计,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产品设计中文化的表达要素解析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张路得  李志春 《包装工程》2011,32(20):117-120
以产品设计中如何表达文化内涵为研究目的,阐述了产品设计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解析了文化符号、形态语意、色彩语意、材质语意等设计要素的文化表达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产品设计中运用设计要素来表达文化的方法,并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地区文化特色产品的具体设计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3.
刘琳琳  蔡煜渲  段金娟 《包装工程》2022,43(24):262-268, 301
目的 针对大运河文化资源在设计转化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基于可拓语义分析的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大运河文化,分析其文化特征并提取词汇语义,进一步构建可拓基元模型;将词汇语义转化为图解语义,计算图解语义的可拓设计区间,量化文化与特征词汇的关系;通过形状文法演变得到新的设计元素,以天津北辰农民画为例,开展设计实践进行验证。结论 可拓语义分析在文化创意设计中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行性,可以为大运河文化等线性文化资源的设计开发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杨晓燕  石沅也  王伟伟  王宁 《包装工程》2023,44(12):306-313
目的 针对运用唐朝传统服饰纹样进行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难以客观、有效地对其源文化实现表征与转化,导致所设计的产品脱离纹样原本蕴含的语义内涵与时代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可拓语义与模糊评价相融合的传统纹样创意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以陵阳公样为例,在前期策划阶段,通过梳理陵阳公样的源文化,以可拓原理对其语义进行分析,将优选得到的特征词汇进行综合图解语义评估,结合可拓变换重构理论构建图解语义集;在后期评估阶段,可视化形态意象特征并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融合用户需求进行设计方案的满意度评价。结论 融合可拓语义与模糊评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可以为传统纹样的创新转化及应用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杜鹤民  蒋俊杰  谢君沂 《包装工程》2020,41(16):266-273
目的研究清代南京云锦补子纹样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其典型特征的提取与创新,实现传统云锦补子纹样与当下审美的融合,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法首先,对清代南京云锦中的补子纹样进行收集整理,从文化内涵和图形及色彩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其次,以南京云锦老虎补子纹样为例,对其图形及色彩构成要素进行解构,提取和归纳其图形因子及色彩因子,并结合现代审美,寻找二次开发创新设计的方向;最后,从产品形态语意、文化内涵的角度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目标产品,使其形成契合虎纹样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结论清代云锦补子纹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产品文化形态语意对其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的二次设计开发,能够丰富产品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传播和推广南京云锦艺术,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玲 《包装工程》2013,34(14):41-44
应用符号学、修辞学等语意学相关理论,对产品设计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在产品中植入文化意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立起基于语意学的产品文化意味表达的设计范式。  相似文献   

17.
李娟  陈香 《包装工程》2020,41(8):160-165
目的针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同质化、地域性文化元素识别性特征较弱以及文创产品与用户、市场需求脱节等现状,围绕传统文化正确传承与产品设计创意创新2个重点,寻找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的出路,激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潜能。方法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3个维度对无锡博物院馆藏文化以及现有文创产品进行分析,提取地域特色文化符号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文创产品设计中。结论总结出基于符号学理论的产品设计方法要素,提出一种符合地域性文化应用方式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即"提取语义—解剖语构—改善语用",以达成博物馆文创产品内容创新、功能创新以及设计创新。以无锡博物院泥人"阿福阿喜"为例导出产品设计,为地方性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俞凯 《包装工程》2022,43(8):266-279
目的 基于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鼎新,对徐志摩名人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与研究,以提升产品的内在文化价值。方法 从徐志摩名人文化和嘉兴海宁地域文化2个层面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运用设计符号学,对徐志摩名人文化与嘉兴海宁地域中的文化符号元素因子进行可视化提炼与研究,根据提取的显性符号元素因子运用耦合理论进行隐性符号元素因子提炼。运用语言学与产品语义学挖掘徐志摩名人文化背后的创作题材,结合嘉兴海宁地域文化特色因素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结论 从文学作品、名人故居、地域特色、非遗技艺等方面,探索名人文化、地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融合的新路径,并赋予徐志摩名人文化创意产品新的生命力,使其传承与复兴的同时提升嘉兴城市文化自信力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灯具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超艳 《包装工程》2012,33(14):64-67
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精神内涵以及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的关系,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回纹元素的特点和寓意,将回纹进行抽象变形加入现代元素,通过灯具产品设计实例,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在产品设计中进行传承与应用,即传统文化元素形的提取、意的延伸、语义表达、形与功能的结合等,进而丰富了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20.
缪玲  贺亚雯  殷光吉 《包装工程》2024,45(4):244-252
目的 针对彝族太阳纹文化资源在设计转化中形意匹配不确定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以彝族漆器中的太阳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因子并提取特征词汇,以构建可拓表征模型,从而量化纹样与文化语义之间的关系。计算语义的可拓空间,进行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评估,并将词汇语义进行图解,得到优度表征与核心语义。以最优图解语义集为制约因素,结合太阳纹的原始形状、色彩、图示等特征,对太阳纹进行形状文法推演,生成创新图案。通过图解语义,对新图案进行综合评估及形意适配度验证。结论 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在彝族太阳纹创新设计中具备有效性,为彝族太阳纹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