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对无线通信信道传输特性的讨论,以瑞利信道和莱斯信道为模型,研究在QPSK扩频调制下接收端信号的同步、多径分离与按增益合并.仿真实现了频率选择性慢衰落信道下的一种Rake接收技术,结果表明用他来减小多径衰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DET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无线通信中,由于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引起的子载波间串扰,严重影响了OFDM系统的性能。因此,接收端的信道估计显得至关重要。基于离散进化变换进行时频分析的方法,可以较完全获得一个受多径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干扰的信道的特性。仿真表明,在大多普勒频移影响的时变信道中,采用时频分析的方法比常规信道估计方法的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通信中,信道衰落、随机噪声、空间多径效应和共信道干扰等因素会产生符号间干扰,造成接收端信号严重失真。为提高MIMO系统传输性能,有效减少信道中相位失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常数模半盲均衡方案(Non-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NCMA)。该方案结合了MIMO信道先验知识对半盲均衡器的初始值进行预设,采用变步长迭代更新均衡器权系数,寻找到最小目标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通过控制变步长减小剩余稳态误差,加快收敛速度,改善信道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4.
MIMO-OFDM系统定时同步算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应用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空间信号资源,提出了基于单个前导符号的MIMO--OFDM系统帧定时和符号定时同步的分集算法,以克服高速无线多径信道中深衰落对MIMO—OFDM系统定时同步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具体的帧定时、符号定时同步的分集算法以及在高速无线多径信道COST207模型下帧定时和符号定时同步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素娟 《通信技术》2020,(3):565-571
OFDM系统中存在较大的峰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特别在多径信道中接收的信号严重失真,星座图恶化,严重影响了系统传输性能。针对该问题,对多径信道下OFDM系统PAPR抑制进行研究,采用频域均衡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径信道下基于压缩扩张的OFDM系统PAPR抑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抑制PAPR的同时能消除多径效应影响,避免信号失真和星座图恶化。对比传统算法,所提算法星座图EVM最大降低0.19,抑制PAPR能力提升1 dB。  相似文献   

6.
余鹏  姚志强  朱蕾  王万蕾 《电讯技术》2016,56(8):833-838
在实际资源受限(带宽受限或功率受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径信道具有很强的稀疏特性,如何利用这一特点更加高效地将接收端获得的多径信道状态信息( CSI)进行压缩、反馈,是目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技术的研究热点。针对现有多入多出( MIMO)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中随机观测矩阵需要较大存储空间的问题,引入了确定性Golay测量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确定性观测的压缩感知MIMO多径信道参数反馈方法。在接收端对由信道估计得出的信道状态信息利用确定性Golay测量矩阵进行观测,将较少数目的观测值反馈到发送端,在发送端通过重构算法恢复出完全信道状态信息。仿真实验表明,与随机观测相比,采用确定性Golay观测矩阵的方法虽然需要的观测值数目会有所增加,但所需存储空间远小于随机观测矩阵,且利用确定性观测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重构性能与随机观测矩阵相当。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无线信号经过信道时,由于多径干扰和多普勒频偏的影响,导致符号间存在码间干扰,造成误码率上升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OFDM信号无线通信方案,该方案采用多路并行的正交子载波进行基带信号调制,从而使系统码率下降,符号周期延长,有效的抵抗了多径的干扰,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所以本文提出的基于OFDM信号无线通信方案的设计与仿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汉文  董淼  宋文涛 《通信学报》2003,24(6):133-138
Nakagami信道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信道模型,MQAM(M-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是一种频谱利用率较高的调制方式。在存在多径影响的无线通信环境中,最大比合并(maximum ratio combining)方式的分集接收是克服衰落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适用范围更广的Nakagami信道模型,在多径衰落的情况下对最大比合并分集接收的MQAM系统误符号率性能作了分析。仿真结果对分析实际信道下具体系统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宽带(UWB)适用于基带多用户通信、战场无线通信和高数据率多媒体业务等通信系统,其数据传输速率高、功耗低、多径分辨能力强。但超宽带脉冲信号时域支撑区极窄,信道为密集多径,将空时编码技术引入超宽带通信系统,能够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与抗误比特率性能。在对UWB空时分组编码系统模型性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空时分组码在单天线UWB系统应用方案与UWB空时分层码方案进进行了简要介绍,利用Matlab对IEEEUWB信道模型进行仿真,提出了空时编码在UWB通讯技术中应用后提升短距高速率无线通信的性能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on Surface, IRS)作为一种由大量低成本的被动无源反射元件组成的平面,通过置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对入射信号进行相位(或/和)幅度实现调控,能够有效提升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因此近年来被认为是新一代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非平稳几何信道模型描述IRS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移动通信模型。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所提出的信道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各种参数配置下的IRS辅助无线通信场景,为系统性能分析、系统开发、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此外,为了能够有效地分析IRS几何信道模型的统计特性,首次提出将移动发射端(Mobile Transmitter, MT)与移动接收端(Mobile Receiver, MR)间的信道分为三个子信道:MT与IRS间的子信道、IRS与MR间的子信道、MT与MR间的子信道。通过分别求解各子信道的复冲激响应函数式,级联一种等效的信道模型分析IRS MIMO信道的重要统计特性,比如时变空间互相关函数(Cross-Correlation F...  相似文献   

11.
基于DMF捕获系统频率选择性信道下捕获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数字匹配滤波器(DMF)捕获系统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捕获性能进行了深入讨论,利用状态转移图推导出单次驻留判决方式时平均捕获时间的表达式,对平均捕获时间与多径分量的关系进行了数字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对于多径分量为非衰落信号时,多径分量之间的能量差别越大,系统捕获性能越好,多径分量的能量相等时,系统捕获性能最差,且随着可以分离的多径路数的增加下降;对于多径分量为慢衰落信号时,多径信道的捕获性能好于单径信道(非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且多径分量之间的能量差别越大,系统捕获性能越差,当多径分量的能量相等时,捕获性能最好,这与非衰落信道的情形相反。因此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采用分集接收可以改善系统的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12.
陈柱 《通讯世界》2018,(5):33-34
近些年,许多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人们希望通过无线方式高速,高质量地传输信息。因为无线通信是一个开放的时变信道,因此它非常容易受到多径干扰,多址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无线信道,必须根据无线信号的缺点开发更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法,因为在长途通信中,4G通信系统的成本较高,各种影响会造成信号衰减,将导致通信迟缓。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4G多点无线通信系统弱信号的补偿通信方法。对4G通信信号频率和幅度衰减的干扰突变采用逆算子和维纳滤波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4G多点无线通信系统中速度效应产生的弱信号具有非常有效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室内LED光无线通信多径效应抑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立  朱娜  张宁 《通信技术》2010,43(7):198-200
针对室内无线光通信系统中以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灯作为通信信号发射源的特点,分析了由于各个LED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差而引起的多径效应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提出采用有保护间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来抑制多径效应对通信性能的影响,并在采用不同调制方式的条件下进行了误码率特性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有保护间隔的OFDM信号有很强的抗多径效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超宽带信号经多径信道传播会产生严重的时间弥散。采用RAKE接收是提高超宽带接收机性能的重要手段。介绍了Intel的UWB多径信道模型。对采用TH-PPM调制的超宽带系统在Intel多径信道模型下A-RAKE,S-RAKE和P-RAKE的误码率性能和对系统复杂性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在实际的RAKE接收机设计中,S-RAKE和P-RAKE的性能与支路数有关,S-RAKE要优于P-RAKE。S-RAKE和P-RAKE的性能随着支路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 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从空间、时间、频率的维度形成多因素的阵列信号,传统的矢量或者矩阵代数的建模方法在处理多因素信号问题上显得不足,无法利用多因素间的关系,而张量分析在解决多维阵列信号处理的问题上具有优势。针对MIMO无线通信系统,结合OFDM技术,研究了张量信号的建模及分解方法,并充分利用张量信号的分解唯一性提高无线接收信号的检测能力。提出了基于CP( CANDECOMP/PARAFAC)张量分解方法对未知信道状态( CSI)的MIMO-OFDM系统进行接收端的张量信号建模和盲检测,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接收天线数目大于发送天线数目且各径信道独立情况下,基于CP分解的接收信号盲检测算法在误码率为10-4时,随着接收天线数目增加,信噪比可获得约5 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6G毫米波无线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中的车辆状态估计问题,提出了车辆位置、速度和时变信道联合估计算法。为了应对多径反射干扰、随机信道衰落、非凸函数优化等技术难题,挖掘时变信道及反射传播特点,提取多径反射传播模型的隐含线性结构,并采用下行多载波通信信号回波,联合推算车辆位置、速度及信道状态,以抵消多径传播干扰和信道扰动,进而补偿多普勒效应对车辆定位的不利影响。由于在干扰抵消、扰动补偿、非凸函数优化等方面的特殊设计,所提算法的定位及测速性能优于以往技术。仿真分析发现,定位精度和测速精度都随着子载波和收发天线数量的增加而提升,但是随着目标距离的增大而下降。由于车辆定位只利用了回波信号的基带特征,车辆定位精度与中心载波频率无关,但是随着系统带宽的增加而增加,且当系统带宽在150MHz以上时,车辆定位性能增益非常小。相比之下,车辆测速精度随着中心载波频率的增大而提升,而受系统带宽的影响很小。另外,相比于车辆测速,车辆定位受传输距离和收发天线数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陈发堂  滕旺 《电信科学》2012,28(2):74-78
多径传播是无线信道所固有的特性,信道时延的存在将会导致符号间干扰(ISI),严重影响接收端信号的解调.本文重点研究了多径信道下TD-LTE系统中的定时同步模块,并对基于循环前缀(CP)的能量差分算法加以改进,联合主同步信号(PSS)精确估计定时同步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径衰落信道下能获得较好的定时同步性能,即使在信道时延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传播模型。为了研究发射分集技术对抗多径效应的性能,文中总结了无线通讯系统中室外场景下的传播模型。针对传统的Okumura-Hata传播模型来研究不同环境下发射信号的功率损耗,在接收端计算各信号副本的接收功率,通过与预设的接收功率门限作比较,得出每个信号副本以及各副本等增益合并后的信号可用性,从而研究发射分集对于信号可用性的提升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分集技术能明显提升接收机接收信号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超宽带信道模型中多径分量的到达采用了两个泊松随机过程,各径幅度衰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对模型的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宽带信道中存在较多可分离的多径分量,通过Rake接收技术对这些多径分量有效的合并,能提高超宽带系统的性能,由于多径信号衰落的非递减性,采用选择Rake技术的性能优于部分Rake.  相似文献   

20.
由于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极大地影响了接收端的信号质量,为了对抗ISI引起的信号畸变,通常要在接收端进行信道均衡。该文分析了基于MMSE-DFE的Turbo均衡原理并提出两种低复杂度的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