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加快,都市边缘地区的发展日益引起关注: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功能凸显,越来越多的地区选择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发展道路。本文在介绍旅游主导型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都市边缘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有增长无发展”、生态约束紧、人文环境荒芜、发展方式选择被动等问题。得出通过旅游主导型发展发挥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走出困境的结论。论文以均属都市边缘地区的广东河源市、广东梅州市、浙江淳安县、广东增城市作为案例,提出了都市边缘地区的旅游主导型发展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即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突破口实现旅游主导型发展环境目标的品牌创造与资源积累阶段、以整体旅游产品为核心实现旅游主导型发展经济目标的景区功能与城市功能契合阶段、以终极旅游目的地为依托实现旅游主导型发展社会目标的产业高度融合阶段,进而分析了都市边缘地区在不同阶段模式下的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45):263-264
探索合适地区旅游发展的模式有利于推动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旅游发展模式视角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舞阳镇和雷山西江苗寨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望有助于填补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问题意识上的缺漏。  相似文献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旅游+"对乡村旅游的功毹和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了新思路。晋城市沁河古堡群地区拥有开发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通过对该地区的资源特征、开发价值和现状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从"旅游+"的视角提出六项规划策略,以此来指导该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实现旅游发展和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梁忠生 《风景园林》2018,25(7):112-116
分析滨湖地区旅游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开发实践,以宿迁环骆马湖地区为实证研究,探索滨湖地区休闲度假旅游的规划途径与策略。首先分析环骆马湖片区发展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策略:即以水资源保护为前提,充分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提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定位并塑造品牌旅游产品;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因地制宜梳理城湖空间关系,完善"外联、内环、慢体验"的交通方式,以保障宿迁环骆马湖地区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嘉政 《安徽建筑》2015,22(1):35-36,72
文章以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以下简称"塔吉克乡")为例,阐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塔吉克乡的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乡镇旅游开发的特殊性,总结少数民族乡镇旅游发展规划的的正确思路和方法,研究少数民族特色乡镇旅游发展策略,对少数民族地区乡镇的旅游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旅游的发展,民族旅游成为西部旅游的一朵奇葩。本文以香格里拉乡规划为例,剖析了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面临的难点问题。论文引入可持续旅游、真实性、旅游影响、主客关系等旅游学理论进行交叉研究,探索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规划策略和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7)
本文通过对广西欠发达地区的高铁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以三江县为例分析了高铁开通后对欠发达地区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终从提炼地方旅游文化、加强区域合作、选择更适合高铁游客的营销方式、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高铁背景下广西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
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充分运用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变革原有的农村体制,让村民参与到旅游项目的投资、运营中去,达到农村致富、旅游发展的双赢目的。本文以广东肇庆砚洲岛为例,提出了以旅游为启动的新型农村建设思路,即以当地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进行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设新型农村,从而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俊奇 《山西建筑》2012,38(28):21-23
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从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针对旅游风景区度假酒店项目开发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五台山地区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探讨了五台山国际度假酒店的开发模式,以期促进五台山旅游风景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
丽江是中国主要旅游热点地区和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完善其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成为迫切要求。探讨旅游小城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以期对区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梳理民族文化、民族旅游、旅游景观设计的概念,特征及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景观设计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库图尔其广场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民族文化对于旅游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应用民族文化进行旅游景观设计时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为创造优秀的旅游景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宋晓霞  张瞳 《山西建筑》2007,33(7):61-62
以广汉市为研究对象,就其城市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探讨了广汉作为旅游型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如何塑造城市形象与特色,以全面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邹正明 《山西建筑》2012,38(21):151-152
以安徽黄塔桃高速公路为例,在解析该区域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对本区域旅游文化发展的影响,指出黄塔桃高速公路景观与沿线景观融为一体,实现了功能性、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石鼎 《山西建筑》2010,36(3):37-38
通过上海朱家角古镇简介,从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阐述了朱家角在旅游开发方面的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法,以使朱家角的旅游开发突出个性,从而在众多古镇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苏文 《山西建筑》2007,33(12):203-204
针对国内不断发掘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的现象,研究如何使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保护平衡发展,探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龚克 《山西建筑》2008,34(17):198-199
在保证桂林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对桂林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重新整合,介绍了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和对策,提出桂林旅游资源的"一心、二环、三轴、四区"整合结构体系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的方向和措施,以推动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业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正逐步成为热点,产业园区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更加强调工业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注重工业旅游景点的文化植入,致力于旅游设施和环境的提升,并形成了多样化的开发模式;商丘城市东南部产业园区具有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的诸多诉求,在园区空间规划过程中从产业选择、土地利用、道路交通、景观风貌和设施配套等方面构建与工业文化旅游定位、景点规划、线路设计、环境营造和服务水平相协调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冷碧霞 《山西建筑》2010,36(30):40-41
通过对南昌市旅游业现状分析、研究,从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的措施和前途,从而提高南昌市的旅游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谈古村镇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丽 《山西建筑》2014,(13):24-25
通过对现有古村镇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古村镇新的旅游开发模式,希望能解决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缓解经济效益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古村镇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蕻 《山西建筑》2010,36(2):15-16
以丽江和西递宏村两个著名旅游景点为例,通过相互借鉴各自在旅游开发中的优缺点,探讨和研究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间的共生与共赢,从而确保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