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7,(12):82-84
根据九龙川矿井内外部建设条件,结合工业场地的选择原则并借鉴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经验,从工业场地位置、采区划分、井田开拓方式等方面对九龙川矿井进行了可行性设计,提出了九龙川矿井工业场地位置的3个方案,最终选定九龙河河漫滩场地方案。考虑到煤层赋存和开采条件,矿井采取"主副立井+中部南北大巷"的开拓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选择柳壕沟矿井工业场地和确定井田开拓方式,根据井田地形地貌、交通运输、井下资源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等,文章采用多方案综合比选的方法,研究了矿井可能的工业场地和井田开拓方式,以及各方案的技术优缺点、基建投资、矿井生产运营成本、园区运营成本等,结果表明井田东部场地、立井下山开拓方式最适合柳壕沟矿井的实际条件、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根据吴家峁矿井内外部建设条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经验,从工业场地位置、井田开拓方式、开采水平、采区划分和矿区通风方式等方面对吴家峁矿井进行了可行性设计,最终选择了将吴家峁矿井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中部草社村东部的沟谷内,并设计采用"主副斜井+进风立井和回风立井"的开拓方案,为类似矿井的工业场地及开拓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沁水煤田玉溪井田地形地貌并通过现场踏勘对矿井工业场地的位置提出了两套方案,同时结合场地位置及煤炭提升方式提出两个开拓方案,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两个方案的优缺点和合理性,经过综合考虑工业场地位置与开拓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选择了主、副斜井为同一个工业场地,立风井井筒布置在工业场地东侧2km处的半山腰,矿井选用斜井开拓,井下南北向布置三条中央大巷开拓全井田,对于沁水煤田其他同类突出矿井的设计和建设均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段寨井田煤炭资源赋存条件以及地面建设条件,提出了3个工业场地方案;结合场地位置、井筒型式、勘探程度、设计生产能力、技术装备水平等因素提出了3个开拓方案;经技术、经济比选后,最终确定选择下杨家川口场地主、副斜井开拓方案,为类似条件井田工业场地选择和开拓方式设计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婧娟 《建井技术》2021,42(1):16-19
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郝家梁煤矿工业场地与井田开拓方案,根据井田地形、煤层赋存情况及外部建设条件,提出了2个工业场地与井口位置选址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副井提升方式及大巷布置方案,设计了2个开拓方案,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最终推荐选用方案1.即工业场地与井口位于郝家梁煤矿井田东北角,斜井开拓,以3个井筒(2个斜井,1个立...  相似文献   

7.
根据兼并重组后孟家窑矿内外部建设条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经验,对工业场地位置、井田开拓进行了设计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经济技术合理的设计方案,即矿井工业场地选在井田东部边界,采用主副双斜井开拓方式.该设计方案比选可为类似兼并重组矿井的工业场地及开拓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井田地形地貌、工业园区项目位置、煤层赋存条件等因素,对矿井工业场地位置提出三个方案。同时,结合场地位置及煤炭运输方式提出了三个开拓方案,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三方案的优缺点,从经济角度比较了三方案的合理性,经过综合考虑工业场地位置与开拓方式之间的制约关系,分别选择了主、副井工业场地位置和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峰 《煤炭工程》2009,52(6):43-47
为了合理确定固贤煤矿工业场地位置和井田开拓方案,根据固贤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采煤方法以及地面外部建设条件等因素,本着合理开发、简化开拓系统、减少井巷工程量、保证矿井生产采区正常接替等原则,提出了田家会场地和官荘村场地2个工业场地选址方案,并详细分析了两个工业场地优缺点,最终确定田家会场地为矿井工业场地,并在田家会工业场地的基础上提出采用 “斜立混合开拓+无轨运输”的井田开拓方案。结果表明,该井田开拓方式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使得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促进了科学、均衡生产,为煤矿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峰 《煤炭工程》2020,52(6):43-47
为了合理确定固贤煤矿工业场地位置和井田开拓方案,根据固贤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采煤方法以及地面外部建设条件等因素,本着合理开发、简化开拓系统、减少井巷工程量、保证矿井生产采区正常接替等原则,提出了田家会场地和官荘村场地2个工业场地选址方案,并详细分析了两个工业场地优缺点,最终确定田家会场地为矿井工业场地,并在田家会工业场地的基础上提出采用 “斜立混合开拓+无轨运输”的井田开拓方案。结果表明,该井田开拓方式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使得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促进了科学、均衡生产,为煤矿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姜国成 《现代矿业》2016,(4):266-269
以澄城矿区太贤矿为背景,为了合理选择工业场地和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结合安全可靠性、工程地质条件、交通运输、开采技术条件及地面建(构)筑物分布情况等因素,采用多方案综合比选的方法,分别从安全可靠性、技术优缺点、基建投资、生产运营成本等方面分析论述,最终选择经济技术较优的郊城场地东西翼大巷加北翼下山立井开拓方案,为多因素影响的矿井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峰矿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及开拓方式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韩城矿区王峰井田地形地貌并通过现场踏勘对矿井工业场地位置提出三个方案,同时结合场地位置及煤炭运输方式提出两个开拓方案,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两方案的优缺点,从经济角度比较了两方案的合理性,经过综合考虑工业场地位置与开拓方式之间的制约关系,最终分别选择了主、副井工业场地位置和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结论对于本矿井开发和韩城矿区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井田开拓方式和工业场地位置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对矿井采用小角度主斜井布置、主斜井和集中大巷布置的方案,从井巷工程量、设备配置、施工工期、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确定了最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煤》2016,(5)
以新疆达拉布特二号矿井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工业场地位置、矿井开拓方案进行对比,综合考虑供电水源运输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了技术上合理、经济上优越的方案2,即矿井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东部,采用主斜井、缓坡副斜井的开拓方式。该设计方案比选对类似地质条件新建矿井的工业场地及开拓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龙山煤矿兼并重组后矿井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两个工业场地位置选择方案,并针对两个工业场地选址提出了立井开拓和斜井开拓二个开拓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用方案一,即利用原福富煤业工业场地,并在井田东部无煤区新建工业场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可为类似兼并重组矿井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井田开拓巷道的布置形式提出两个方案,在技术上方案一较方案二具有便于矿井集中生产管理;无需办理征地手续;两水平间辅助运输系统较为简单;矿井初期开拓巷道工程量少等优点。在经济上方案一较方案二总投资少5595.0万元。因此选择方案一,即在原晋杨矿井工业场地内,主斜井东侧80.0m处布置一副斜井,矿井主、副井工业场地均利用现有场地。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开拓方式有利于矿井生产和管理,探究开拓方案确定的过程路径是矿井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井田内地形切割破碎、沟壑纵横、黄土梁峁地貌为主的天云煤矿为例,从征地费用、煤层埋深、外运距离、场地压煤量、场地土方量、防洪工程投资以及生产运营费用等方面分析了矿井工业场地的选择;在满足井田开拓方式确定主要原则的情况下,结合3个可选场地位置及井下开拓部署方式,提出3个开拓方案并详细论述,且从经济和技术层面综合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了有征地费用相对较低、外运条件好、建井工期短等优势的开拓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确定流程和方法对类似矿井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矿井开拓方式的合理选择关系到矿井施工、生产、运营等一系列问题。根据龙王沟井田的实际情况,经技术和经济比较后确定了矿井的工业场地;结合周边矿井的建井经验,对副井开拓的3种方案———缓坡斜井(5.5°或6°)开拓、斜井(22°)开拓和立井开拓,从矿建工程、土建工程、井筒的提升设备、辅助运输及供配电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和分析,确定缓坡斜井(5.5°)开拓方案最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根据小回沟矿井内外部建设条件,分析了小回沟矿井开拓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工业场地位置、井田开拓方式、开采水平、采区划分和大巷布置等方面对小回沟矿井进行了设计,最终选择了将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东北部西圪台头村附近,并设计采用"四斜一立"的开拓方案,为类似矿井工业场地选择及开拓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合理确定哈密一矿工业场地位置和井田开拓方式,根据地形地貌、交通运输、井下资源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等,采用多方案综合比选的方法,研究了矿井可能的工业场地和井田开拓方式,以及各方案的技术优缺点、基建投资、建设工期等,结果表明浅部斜井开拓最为合理,为类似矿井工业场地选择和开拓方式确定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