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浅埋隧道因其赋存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差,同时常受地下水的影响,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加之围岩的变形控制要求,在隧道开挖时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很有必要。而传统超前注浆支护采用全断面水平超前注浆,要达到超前注浆效果,普遍存在注浆距离长、注浆时间长、注浆效果没保障、不经济、影响施工进度等缺点。本文结合长沙地铁5号线高桥南站暗挖地下通道工程,提出一种平顶直墙暗挖隧道分部超前注浆支护方法,为浅埋软弱地质段隧道超前注浆提供更为有效、精准、快捷、相对成本较低的超前注浆方法,以保障后续开挖支护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杨帆 《露天采矿技术》2007,(3):34-35,59
在六潜高速公路磨子潭1#隧道六安端进口浅埋段施工中,采用浅埋段施工挡土墙、水泥稳定碎石土分层回填及地表注浆加固、顶推套拱进洞、钢管注浆超前支护、预留核心土开挖、围岩量测、注浆加强初期支护、偏压加强衬砌等技术措施。施工证明上述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偏压、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确保施工期间及后期安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浅埋黄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围岩变形量大、拱脚稳定性差、地表沉降量大、围岩裂隙广泛发育等诸多弊端。为探究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变形原因及变形控制技术措施,以银西铁路宁县2~#隧道进口浅埋段为研究对象,对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施工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采用三台阶设临时仰拱法,大管棚和中管棚联合超前支护,锚网喷配合钢拱架初期支护,钢筋混凝土二衬支护和围岩监测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最终确保了顺利施工。结果表明,施工方法、支护结构及工艺措施等都会对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有较大影响,支护结构封闭成环是黄土隧道围岩变形控制的关键,现场施工过程中缩短仰拱封闭的时间和距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传书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1):139-141
为了保证浅埋隧道上方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在隧道施工中对高速公路路基本体及路面的沉降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经过长大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及路基本体的注浆加固,且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5,(10):167-169
青岛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强风化断裂破碎带,开挖上方岩土自稳性差,难以形成自然拱,且处于含水层地带,施工风险大。综合工期、成本、效果,提出适合该区段的超前半帷幕注浆施工方案,注浆后围岩等级由Ⅵ级提高至Ⅳ~Ⅴ级,隧道变形及地表沉降量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每延米最大出水量0.05 L/min,开挖面基本无水,软弱围岩加固及止水效果明显,单循环可控制在5 d内。  相似文献   

6.
王义霞  陈彬  张雷 《现代矿业》2013,29(8):107-108,111
通过对牛山隧道施工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工作面预注浆+管棚超前支护加固的施工方案,经实践证明方案满足施工需要,能够顺利通过隧道坍塌段。  相似文献   

7.
张伟 《西部探矿工程》2009,21(11):172-174
介绍了城岭隧道采用42m长管棚超前支护洞口浅埋段的施工方案、施工参数、施工工艺等,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表预注浆和管棚超前预支护技术,对渝怀铁路武隆隧道进口段的浅埋、软弱围岩进行处理。实践表明,本文采所采用的地层预加固方法改善了土体的结构性能,提高其自稳性和承载能力,取得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
杜文 《西部探矿工程》2010,22(1):126-128,136
半山隧道洞口软弱围岩段通过采用长管棚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的方法,增强围岩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实现了快速进洞。  相似文献   

10.
京珠高速公路洋碰隧道右线进口不良地质段采用长管棚注浆加固隧道围岩的施工技术,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长管棚的设计参数、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等,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岭隧道软弱围岩浅埋隧道长大管棚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纪平 《西部探矿工程》2001,13(Z1):214-215
主要介绍杭金衢高速公路新岭隧道进出口端浅埋及软弱破碎围岩段长大管棚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并对其它软弱破碎围岩隧道采用的长管棚施工技术进行了方案调查,总结了部分经验,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铁二号线汉(汉中门站)-上(上海路站)穿越浅埋暗挖富水软弱地层段,施工中如何控制地下水是保证顺利施工的关键。介绍了施工中采取的超前全断面注浆,配合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封闭了掌子面开挖过程中的地下水,超前加固了开挖面土体,并解决了地下水对隧道开挖施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泥化软岩巷道U型钢支护强度不足、冒顶事故频发问题,通过对围岩变形破坏原因分析,提出了采用管棚超前支护及围岩注浆加固措施,并对掘进工艺技术进行了改进。通过工业性试验,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巷道掘进速度得以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沟谷处具有地质情况复杂、断层裂隙发育、冲积覆盖层较厚、地表水汇集等诸多典型特点,以银西铁路宁县2~#隧道浅埋冲沟偏压段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对浅埋冲沟偏压段护拱反压施工进行了系统分析,必须解决偏压、拱顶不稳定和水害威胁;采用预加固桩、混凝土护拱、土石反压联合施工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围岩控制效果,可供同类型隧道施工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三门峡义翔铝业有限公司硖石干式堆存赤泥综合利用项目三标段隧道工程基岩段施工为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情况,通过对比分析煤矿传统超前支护工艺与隧道超前支护工艺特征,确定采用管棚超前支护工艺。分析了管棚支护作用机理,合理确定了管棚材质、规格和注浆参数,有效改善了松软破碎岩层的赋存状态,提高了围岩承载能力,加快了施工进度,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得到了可靠保证,顺利完成了隧道贯通,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白岭煤矿采空区沉降进行计算预测,并建立模型模拟白岭煤矿采空区及隧道沉降,结合急倾斜采空区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采空区注浆加固前后,隧道最大沉降分别为17.9 cm和7.32 cm。华蓥山隧道出口采空区影响段现场监控量测结果显示:治理技术方案实施30 d后,监测断面周边收敛和拱顶沉降累计变形值均未超过30 mm。实践证明,利用注浆加固加大采空区围岩强度,同时配合超前中管棚支护,在公路隧道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后续隧道采空区施工提供了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7.
深圳地铁2号线蛇海区间矿山法Ⅱ段属浅埋暗挖隧道,该区间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下水丰富,且隧道左线需穿越地面建筑,施工难度极大.以隧道左线太子宾馆段的开挖为例,介绍了穿越房屋过程中所采用的爆破控制技术以及袖阀管注浆、洞内深孔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等施工措施,并运用数值模拟对加固效果和地表沉降控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灵岩寺隧道软弱围岩浅埋偏压段注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软弱围岩浅埋偏压地表注浆加固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围岩松动范围和既有裂缝的进一步扩展,改善岩土的物理学性能,提高了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研究深埋膨胀性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后的安全稳定性,依托埋深约为88m的小河沟黄土隧道工程深埋段,借助FLAC~(3D)软件,对设计变更前后的隧道开挖与支护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应力和变形、联合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前方未开挖段的土体位移情况。结果表明,深埋膨胀性黄土隧道施工中,使用管棚外插超前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配合钢拱架和锚网喷联合支护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围岩整体强度和自稳能力,承担围岩荷载,减小土体位移,提高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武汉地铁2号线1期工程武昌段的区间隧道工程以浅埋暗挖法施工为主.为保持开挖工作面的稳定,在Ⅴ级围岩中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对围岩进行加固.工程实践表明,在以风化泥岩、粘土为主的低渗透性地层中,小导管注浆的效果难以保证.结合武汉地铁区间隧道的工程实际,对小导管注浆在地铁隧道超前加固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