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2002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的独特视角,分析了这次双年展以个体思考与群体讨论相结合的策展模式:并从全球化和都市化背景下对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关注,介绍了策展对象、策展内容以及策展主题的确定。最后还分析了在“都市营造”的主题下引发的关于“都市性的审视,都市的文化身份,跨文化的空间,新艺术的家园”等学术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正>不久前,第二届CAFAM双年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以"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为主题,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法国勒马加赞美术学院、荷兰阿佩尔艺术机构、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参与,秉持国际性、当下性、前沿性的学术方向,深入探讨当代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与实验的精神、面貌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尚玉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数量:中国大大小小约有31个双年展之多,被人记得住名字的却也屈指可数。 策展理念:总策展人的个人趣味和艺术观念会对整个展览的思路和模式有很大的局限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设计》2012,(7):286-286
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di Venezia)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圣保罗双年展(The Bienal Intemacionalde SaoPaulo)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并且其资历在三大展览中排行第一,被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2012第十三届国际建筑展以“Common Ground(其同点)”为主题,由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主策展,保罗·巴拉塔担任主席。大卫·奇普菲尔德计划呈现一个包含58个项目的展览,它们分别来自建筑师、摄影师、艺术家、评论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5.
刘涤宇 《时代建筑》2011,(6):128-133
文章聚焦于与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相关的三个主题,即作为"再表述"的展示形式、与观众的互动和一些有趣的误读,以及对2011成都双年展三大主题展策展思路的比较。从不同侧面对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进行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10日,为期3个月的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在深圳康佳OCT艺术中心正式拉开大幕。这届双年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规划局主办,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张永和先生策展,以现代视觉艺术形式,面向大众,探讨和交流城市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第14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于2014年6月7日至11月23日在威尼斯各大场馆举行。此次展览由曾获得2000年普立兹克奖、2010年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的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担任策展总监。展览主题为:Fundamentals(原理、本源),有66个国家参展,其中哥斯达黎加、新西兰、摩洛哥、土耳其等10个国家为首次参展。由国际机构承办和策划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平行展,也将在城市的不同地方进行展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信仰与艺术的重逢——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罗马教廷馆浅析为题,研究了展览的策展理念以及作为展览组成的10座礼拜堂的建筑设计,藉此回应如何在当下社会、在当代的建筑语境中融合信仰与艺术这一展览主题。  相似文献   

9.
戴春 《时代建筑》2011,(5):12-17
文章通过对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的内容策划与展览筹备过程的介绍,呈现了一个复杂多元的建筑展的策展过程,策展团队期望展览能够建构一个推动城市发展的本土的、当代的、开放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新建筑》2015,(6)
展览是影响一座城市思想、文化、社会趣味的中介和平台,策展人往往通过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展览的策划和与参观者的互动。因此,策展人这一身份并不局限于某一领域,在这个交流设计的时代,建筑师的策展实践也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探索。以2014年第14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为例,从交流设计的角度解读策展过程中的"跨"与"界",对新时期的建筑策展作相关的探索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新建筑》2014,(2):52-53
序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港双城双年展”)自2005年由深圳发起,2007年起香港应邀加入,两个城市共同举办,至今已有五届,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城市/建筑为主题的国际双年展。秉承历届双城双年展与城市互动、以展览激活所在地区的传统,第五届双城双年展(深圳)设在深圳南山蛇口区,探讨和呈现有边缘化趋势的蛇口如何“再出发”,进行大规模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的问题。本届深港双城双年展首次由丽个策展团队:  相似文献   

12.
何蕊 《建筑创作》2008,(10):22-22
2008年9月9日,“快城快客”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今天在创智天地拉开帷幕。本次国际学生展由上海双年展组委会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创智天地协办,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学生展,展期一个月。展览开幕式吸引了来自创意、文化、艺术产业的多位杰出代表。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杨浦区区委书记陈安杰,  相似文献   

13.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于2011年12月8日正式开幕,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瑞莱先生.策展主题为“城市创造”。  相似文献   

14.
何宛余 《城市建筑》2014,(19):119-123
雷姆·库哈斯策展的第十四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由一个大主题”原理”和3个副主题“吸收现代性:1914年~2014年”(国家馆)、“建筑的元素”(中央展馆)和”图景宏大的意大利“(军械库展馆)构成。文章对各个主题及相应展馆进行初步介绍.同时引征库哈斯对本届建筑双年展策展的想法及思考.并附上简要解读和个人理解。  相似文献   

15.
雷姆·库哈斯策展的第十四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由一个大主题“原理”和3个副主题“吸收现代性:1914年~2014年” (国家馆)、“建筑的元素” (中央展馆)和“图景宏大的意大利” (军械库展馆)构成.文章对各个主题及相应展馆进行初步介绍,同时引征库哈斯对本届建筑双年展策展的想法及思考,并附上简要解读和个人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策展前言城市动员—另一种双年展的可能欧宁双年展制度起源于威尼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从十九世纪风行一时的国际博览会脱胎而来,与现代民族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以及它们的主权表达需要息息相关。作为双年展制度历史的活化石,威尼斯双年展至今仍保留着国家馆这种以国别为单位的传统组织形式。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世界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双年展也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至今  相似文献   

17.
正1双城双年展与共生实验室(CGD Lab)2017年,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城中村作为展览的主要展场和对城市未来思考的出发点,在"城市共生"的主题之下,是寻找新的理论、新的实验和新的实践模式的平台,是注重"发现"而非预先设定的交流空间,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双年展。总策展人刘晓都、孟岩特发起召集2017 UABB"城市共生"策展系列活动,通过开放式的调研、讨论和交流,将策展行为本身与城中村改造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纳入到整个双年展的过程之中,并将该活动命名为"共生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全球迄今已经有超过300个双年展,双年展的举办对全球文化与艺术格局、推动城市发展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期将从城市与双年展为视角,关注这一艺术事件给城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2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于8月29日至11月25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威尼斯双年展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其中,威尼斯艺术双年展逢奇数年举办,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于偶数年举办。而今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迎来了第13届。本届双年展主题为"Common Ground(共同点)",主策展人大卫·奇普菲尔德计划呈现一个包含58个项目的展览,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威尼斯双年展开展110周年纪念。一个多世纪以来。威尼斯双年展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成为文化界一大盛事。从1895年至今。双年展以先锋著称。致力于推进艺术新潮流、组织各种有关当代艺术的国际活动。且双年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建立于一种多门类模式之上。包括:国际电影节(61届)、国际艺术展(51届)、国际建筑展(9届)、当代音乐节(48届)、戏剧节(36届)以及新增的当代舞蹈节(3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