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Planning》2019,(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不再仅是将束之高阁的文物进行陈列与展示,而是开拓了更多的领域对公众进行历史、文化、艺术的传承与教育。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博物馆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它融合了博物馆自身藏品的特点、当地地方特色和现代的创造设计思维。本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特征,并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在文创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概括分析了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文创产品时更加注重产品所带来的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文章旨在探析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新策略,通过赋予文创产品生命力,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提出在开发文创产品时首先要明确消费群体,其次从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入手,提取造型元素和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还需考虑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体验,从而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活态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近年来,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兴起,其中,国内文创产业刚刚起步。各高校要通过文创产品宣传自己,输出高校文化、高校精神,但目前的文创市场存在同质化产品较多、产品文化性和实用性难以平衡等问题。该文研究国内外文创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例总结设计思想和手法,将其应用到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的研究,提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引入语义学的必要性。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学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这三个层面阐述文创产品设计语言的构成因素与设计方法,提出了运用语义学原理对博物馆文创产品所带来的实际意义与价值,从而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引入科学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0)
博物馆文创是人们认识、了解博物馆文化的新形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设计问题。为了突破当前的瓶颈,学习、借鉴快时尚设计是一个好方法。鉴于此,该文首先论述博物馆文创设计和快时尚设计的概念,其次剖析快时尚设计的设计策略,最后阐述其设计策略对博物馆文创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创产品设计与推广策略,目的是解决文创产品行业日益显现出来的设计质量和推广方式问题。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需要站在产品设计的视角,分析市场上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整合实用功能和文化元素,形成合理有效的文创产品创作思路,并通过分析文创产品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开拓更优化的产品形式和推广销售途径。最终总结出以用户为中心、以文化元素为连接、以元素重构为手段的文创产品设计思路以及利用移动终端的手机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半成品设计和个性定制下单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2)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的热潮各地兴起,从旅游文创到博物馆文创,再到企业文化创意的扩展,都是在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一批又一批新的生命力,进一步带动了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贵州茅台的文化发展现状,结合文化茅台战略的要求,主要探讨文化茅台下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新思路,提出文创设计的生态体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4)
近年来,在故宫博物院文创设计潮流(图1)的推动下,国内掀起了一波博物馆文创设计热潮。当前,文创设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但是文创产品的研发水平参差不齐。该文研究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探讨文创设计的发展路径,引导设计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敦煌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彰显,蕴含了美学、艺术、包容、创新等多维度的文化价值.对于文创产品而言,文化的非物质性较难在载体中进行传达与表现,而情感化设计的方式则为文创产品的情感传达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新敦煌"系列文创产品为例,结合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阐述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策略,使设计既体现出文化表层的内容又富含文化深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6)
本文是关于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文创产品与现代设计理念互动的探究。文创产品设计作为近年来持续走高的设计趋势在设计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文创产品不是单纯将文化生搬硬套应用在周边产品上,而更应当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是功能性与文化内涵相融合的产物。而对于一大部分文化底蕴不足以支撑自身进行文创生产的传统文化,如何将这部分文化也应用到文创产品中就成为当下文创市场需要重视的问题。"羽仙记"仙女湖文创产品设计将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设理念相融合产生互动,展现传统文化的文创设计创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2)
新形势下,博物馆转型及文创产业的兴起具有同质化背景,都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应对市场化及产业化冲击,是博物馆界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博物馆与文创产业的关系,然后借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文创产业发展之路,提出了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6)
博物馆文创产品现今已成为各大博物馆争相推出的"香饽饽",其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可持续销售。本文首先对现下文创产品的现状及局限性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之后以敦煌博物馆文创销售"飞天"系列滑板为例,分析其此次利用"粉丝经济"盈利的成功之处,希望对其他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推广销售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7)
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快速,不仅给国家典籍博物馆带来大量的参观者,还为国家典籍博物馆持续发展与进一步市场化提供了契机。为了将国家典籍博物馆旅游融入首都文化旅游之中,国家典籍博物馆需要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建立业务协调机制,并且与其他博物馆联合推出博物馆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有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形成"以展带会、以会促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文创产品中引入武夷竹编技艺元素,实现传统手工艺复活和文创产品生态化发展.武夷传统竹编技艺历史久远,通过实地调研和图片搜集,研究武夷山竹材特性和编织技法,论证竹编元素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结合武夷传统竹编工艺造物手法和发展现状,将竹编技艺文化进行元素提取,推演出若干个基本图案.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大众对挖掘竹制品文化创新设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竹"为题,结合应用载体,在继承传统竹编技艺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现代文化创意设计手法发掘竹文化之魅力,以视觉转译方式将基本图案延展至整套文创产品设计,即以"原型→基本图案→转译→应用"的设计路径呈现,使竹编制品更符合现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达到探索竹编技艺在文创产品中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1,(1)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经过世代传承,延续至今。合理地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潮"线上店铺的兴起使具有中国风的文创产品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国潮"线上店铺的成功之处在于设计师精准地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合理化的表达。该文从设计角度出发,厘清文创产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和发展理念,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继而促进文创产品的开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筑是智能空间的产物,3D打印博物馆正以全新的展陈内容和方式出现,3D打印博物馆虚拟数据模型的收藏将是博物馆在3D打印文化编年史上的一个重要输出.为研究3D打印在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应用特征与价值,为相关设计、技术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文章从3D打印的科学原理出发,对博物馆3D打印产品的关键特征和应用内涵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化智能空间的展陈艺术和虚拟空间的展陈方式的有机结合形式,基于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文物古迹修复、复制文物等方面的应用,以及3D打印与新技术之间的融合案例,对未来的3D打印发展趋势及应用进行预测,为未来以新技术为特征的"3D打印+"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3)
近年来我们课题组进行了博物馆文物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在该课题中我们针对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资源进行了拓展性的文创设计,通过设计让文物资源活化应用在现代产品中,其文创设计既是独立的研究部分,同时也是整个课题在艺术方面的特色成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强调文化自信的文化氛围,以"‘非’常鄞州"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浅析中国非遗元素在当代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非遗元素赋能当代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非’常鄞州"系列文创设计以宁波鄞州非遗文化元素为设计对象,致力于将传统非遗元素特色与时代文化审美特征有效结合,紧跟当代设计潮流趋势,使其文创产品能更好地被人所接受,进而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0)
文创产业即文化创意产业的简称,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文创产品竞争趋势更加激烈,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更为紧密。目前,文创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方式应运而生,使文创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本文将举例浅谈文创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方式,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设计逐步出现地域性文化归属感的缺失与同质化现象等问题.文章以建筑元素为基础,提取建筑元素中具体的文化内涵,选择具有广泛性和易解码的建筑元素.针对地域性建筑元素显性与隐性特征的研究,总结出建筑元素文创产品的形式整合设计方法,建立起地域性建筑元素与文创产品紧密又自然的联系.并以提高地域性建筑元素的附加值、传播力与影响力为目的,最终在不同的地域之间产生深远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