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贾哲  郭庆军  郝倩雯 《人民长江》2019,50(1):202-206
为提高深基坑变形预测精度,在基坑地表沉降预测中引入反馈型Elman神经网络模型,利用Elman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基坑沉降位移时间序列的滚动预测。以西安地铁5号线某车站基坑工程为例,基于组合预测思想,结合神经网络和马尔科夫链两种预测方法,建立了马尔科夫链优化的神经网络基坑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借助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其随机扰动误差进行修正,并与前馈型BP神经网络滚动预测模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修正前、后的预测效果均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开发出的基于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GUI)预测系统实现了模型预测过程便捷化,使预测过程能够以图形结果动态展现,具有较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曲靖市潇湘水库总氮预测为例,采用SPSS软件分析总氮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选取与总氮显著相关的pH、DO、NH_4~+-N、NO_2~--N、NO_3~--N和透明度作为网络输入,总氮作为输出,构建单、多隐层Elman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并构建RBF、GRNN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作为对比模型。结果表明,单、多隐层Elman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算法稳定,预测精度随着隐层数的增加而提高。单、多隐层Elman神经网络模型均可用于水质预测预报,可为水质预测预报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一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误差波动大、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SVM、BP和Elman神经网络基本模型的加权平均集成需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相关分析和ADF单位根检验,选取需水预测主要影响因子。为避免模型过度拟合,引入虚拟维,并针对BP、Elman神经网络标准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值的不足,采用自适应动量算法改进BP和Elman神经网络标准算法,依次构建SVM、BP和Elman需水预测单一模型,并对上海市2002—2011年需水量进行预测;最后,基于加权平均方法对各单一模型预测结果进行综合集成。结果表明:利用加权平均集成模型对上海市2002—2011年需水量进行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1.8004%,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为3.6995%,精度和泛化能力均大幅优于各单一模型。说明本研究建立的加权平均集成模型用于需水预测是合理可行和有效的,它综合了各单一模型的优点,有效避免了单一模型预测误差过大和不稳定的缺点,具有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误差变化幅度不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坝位移预测问题的复杂性、时变性和传统预测模型的不足,结合遗传算法(GA)的全局随机搜索能力和Elman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动态反馈信息和记忆功能的特点,建立了GA-Elman神经网络模型。与Elman神经网络模型相比,GA-Elman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大坝变形时具有全局收敛的特点,可以克服Elman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将该模型用于预测某水电站大坝实测变形数据,表明GA-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高,在大坝位移预测中具备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大坝位移预测模型。大坝位移的原始监测信号的一维向量经小波去噪、分解后,依次对分解各层次建立SVM预测模型,并基于量子遗传算法对SVM参数寻优,小波重构模型结果,求得大坝位移预测结果。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较传统SVM方法,预测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6.
基于组合预测思想,结合BP神经网络和马尔科夫链2种预测方法,构建了一种新维BP神经网络-马尔科夫链大坝沉降预测模型。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利用新维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对沉降位移时间序列的滚动预测。在此基础上,借助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其随机扰动误差进行修正,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将构建的组合模型应用于长洲大坝船闸控制楼沉降位移时序预测中,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靠性好,提高了模型的中长期预测能力,为大坝沉降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BP和Elman神经网络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并以盐城市大丰区连续27年的降水资料为实例对预测模型进行了具体的应用。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都可以有效预测降水量,但是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要优于Elman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徐留兴  梁川  王上辅 《人民黄河》2006,28(11):24-25,41
Elman递归神经网络具有上下层,它将隐含层前一时刻的输出反馈到当前时刻的输入,这种反馈连接使Elman网络能够检测随时间变化的序列信息;径流是一种受时问变化影响比较大的信息。因此,采用Elman神经网络理论进行径流预测比较符合径流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利用黄河青铜峡水文站数百年的天然年径流时间序列,采用Elman递归神经网络对黄河青铜峡的天然年径流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在黄河上游的长期预测中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的Elman神经网络在大坝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浩军  蒋建群  李富强 《水力发电》2005,31(1):31-33,37
根据MATLAB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能够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点和具有反映系统动态特性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利用:Elman神经网络建立大坝位移预报模型的方法。通过实例比较Elman模型与BP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所建立Elman神经网络模型不仅收敛速度快,且其预测精度高于BP网络模型。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能使工作者从繁琐的编程中解脱出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改进Elman神经网络在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静态前馈神经网络动态性能较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Elman神经网络连接权值的GA-Elman多元变量年径流预测模型.以新疆伊犁河雅马渡站径流预测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并构建传统Elman,传统BP和GA-BP多元变量年径流预测模型作为对比模型,预测结果与文献IEA-BP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GA-Elman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略优于文献IEA-BP模型,该模型用于多元变量年径流预测是合理可行的,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②在相同网络结构及传递函数等条件下,GA-Elman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优于GA-BP模型,传统Elman模型优于传统BP模型,表明具有适应时变特性的Elman反馈动态递归网络预测性能优于BP网络;GA能有效优化Elman神经网络连接权值,使网络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滑坡位移序列的单调性和非线性,将滑坡位移分为趋势项和偏离量,建立曲线回归-BP神经网络模型对滑坡位移进行动态预测。以三峡库区树坪滑坡为例,首先通过曲线回归提取滑坡位移趋势项;然后在选取滑坡位移动态变化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逼近位移偏离量;最后将趋势项和偏离量预测值叠加,得到滑坡位移预测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更好地反映影响因子动态变化对滑坡位移发展的关键作用,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3%,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河流水位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传统的神经网络预测存在误差较大、收敛速度慢、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实现对河流水位的有效预测,提出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河流水位预测模型。将GA与Elman网络进行有效结合,解决了单一Elman网络存在的不足。选取永定河的监测站点水文数据对河流水位进行预测与检验,并分别将其与Elman网络与BP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GA-Elman水位预测模型的收敛速度快、精度高,可根据预测结果实现对水库、拦河闸合理调用,实现对河流水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满足灌溉、发电、防洪等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应用E lm an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建立了E lm an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给出E lm an小波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并将其应用到挠力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预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较快的收敛特性和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混凝土坝位移趋势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 PCA) 和径向基( RBF) 神经网络的混凝土坝位移趋势性预测模型( PCA - RBF) 。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将混凝土坝多测点 的径向位移监测数据降维,消除影响分量数据集的多重相关性,分别提取出主元位移和主元影响分 量。然后,把主元位移和主元影响分量输入径向基神经网络并构建模型,对提取出的主元位移进行预 测。最后,将本法应用于某混凝土坝,结果表明,PCA - RBF 模型的均方根误差( RMSE) ,平均绝对 误差( MAE) 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MAPE) 分别为 2. 037 8 mm,1. 698 6 mm 和 3. 32% ,显著低于传 统的多元回归统计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 RBF) 和利用经主成分分析进行因子处理的 BP 神经网 络模型( PCA - BP) ,说明 PCA - RBF 模型有着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滑坡位移预测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滑坡位移预测方法。以某流域大华滑坡为例,基于时序分析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将原始序列重构为趋势项和波动项,趋势项位移受滑坡内部因素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法与多项式方程进行拟合预测;波动项位移受库水位、降雨、地下水位等周期性因素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和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对输入因子进行筛选与降维,并用粒子群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耦合模型(PSO-LSSVM)进行建模预测。最后将趋势项与周期项预测位移相加得到累计预测位移,并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EEMD-KPCA-PSO-LSSVM组合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较传统BP神经网络、LSSVM等单一模型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同类型滑坡位移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滑坡体变形预测对滑坡灾害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边坡的演化特性,在研究得到滑坡是一个非线性动态系统,其监测数据具有分形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改进变维分形预测模型对滑坡体的监测数据时间序列趋势项进行预测,并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对时间序列的偏离项进行纠偏优化,从而建立滑坡体监测数据的改进变维分形-人工神经网络(IVDF ANN)耦合模型,并以茅坪滑坡体的实测位移为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证明,该模型充分利用分形理论的自相似性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抗噪性,对小数据量的监测数据能够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预测长度,为滑坡体安全监控预测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边坡变形呈现复杂非线性演变特征。借助支持向量机(SVM)可有效解决小样本、高维数、非线性等问题的优点,对边坡实测位移进行数据挖掘,预测边坡变形趋势。为了避免人为选择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的盲目性,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引入改进的蚁群算法(ACO)对模型参数进行寻优,结合位移时序滚动预测方法,建立了适合边坡变形预测的ACO-SVM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2个边坡的位移预测,研究结果表明,ACO-SVM预测精度高,模型建立正确。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优化SVM的预测结果相比,ACO-SVM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预测结果更加合理,在边坡变形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