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计算机最主要的功能是处理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声音等。向计算机输入待处理的信息,都是转换成二进制编码的电脉冲信号,经过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后,再输出给控制设备  相似文献   

2.
随着控制、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换沟通的领域正在迅速覆盖从工厂的现场设备层到控制、管理的各个层次,覆盖从工段、车间、工厂、企业乃至世界各地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将通信设备所有必要运行信息同时传递到通信调度中心并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相结合,对通信设备运行监控接入充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远动设备接收到的电网实时信息,通过多路远动输入控制器,送给计算机加工处理。多路远动输入控制器一端连接远动设备、一端连接计算机,构成信息传输的桥梁。通称多路远动输入控制器为接口装置。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监控和信息机房使用了大量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电子元器件,这些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通过对计算机监控和信息机房环境条件的测量,从温度、湿度、尘埃、振动、噪声、电磁干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计算机监控和信息机房的环境条件对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工业控制领域大量应用,提高了传统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现场总线使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测量和控制设备成为网络的节点,从而构成可以相互交换信息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水厂自控系统防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厂的自动化控制普遍采用由工业计算机IPC或PLC组成的集数据采集、过程控制和信息传送于一体的监控网络.由于这些设备大量采用高度集成化的CMOS电路和CPU单元,其对瞬间过电压的承受能力大幅降低,成为水厂受雷电损害的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8.
5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改造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实现500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满足网省调度对500kV枢纽变电站实时信息的较高要求,北京超高压公司对所辖房山、昌平等投运年代较早的500kV变电站进行监控改造.限于建站时的技术手段,站内变电设备的监视与控制只能在控制屏上实现,实施改造难度较大.在监控改造过程中大量采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全面实现站内运行设备的计算机监视与控制,并对监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微波中继通信系统是当前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干线采用的主要通信方式。它担负着传输许多电网运行中的重要信息,如调度生产电话、远动、计算机数据、电网自动控制信息和水文气象数据等等,因而微波中继通信线路在运行中的质量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现今,世界上的微波中继通信网存在两种监控方式。一种是对微波站上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视与控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人值守微波站。这种方式只能监视微波设备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郑志刚 《电气时代》2010,(12):108-109
系统的配置及特点 系统按照田东电厂改扩建2×135MW机组气力输灰的工艺特点,控制总体采用PLC+PC两级控制结构方式,利用PLC对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而通过上位计算机的人机接口对系统设备发出控制命令,同时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在上位机LED上直观、动态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1.
开展设备状态检修促进电网安全运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介绍了巢湖供电公司检修工作存在的问题,重点说明设备状态检修是基于目前电网结构比较合理、技术监测手段比较先进、数据管理系统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根据各种仪器的监测结果和运行人员的巡查记录,经过运行技术人员的分析,按照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策划设备检修的行为,并强调了状态检修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张红先  陆佳政  方针  王颖川 《湖南电力》2005,25(2):25-26,37
随着状态检修的深入进行,对电力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地发送到设备维护人员手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提出利用手机报警向设备维护人员手机中发送报警信息的方法,确保报警信息的快速、及时、准确送达,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3.
电力领域施工中,检修设备需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目前安全距离的保障依赖于人员观察,由于松懈、视角受阻等原因,会出现误判,从而导致设备损坏及人员损伤等事故。针对此临近电位作业距离实时测量及保障需求,基于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部件,设计了用于临近带电体作业距离测量系统。通过无线网络通信WiFi方式,解决装置处在临近带电状态下布线困难问题。此装置在南荆线1000kV特高压变电站500kV机组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在临近带电体施工时能告示带电体的带电状态,并准确测量与带电体的距离参数以及实现警示动作,有效地提高了维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通信电源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通信设备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确保通信电源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文章从几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选用高可靠电源系统;建立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是对蓄电池的维护;高度重视电源系统的防雷接地;加强人员培训管理工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Safety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requires proper attention to power system and equipment grounding. The 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MSHA, IEEE, ANSI, and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codes contain regulations or recommendations on system and equipment grounding. Proper grounding practice can be achieved with several different methods and combinations of equipment. The use of ``portable' equipment in quarries requires specific grounding method and ground check monitoring. Current practice and recommendations on ground fault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in modern cement plants and associated quarr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董国兴  张凤舜  石刚 《黑龙江电力》2002,24(2):101-102,107
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过程的规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规范化的变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变电MIS)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作,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日常运行、设备验收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运行监控、交接班、设备验收、异常事故处理等方面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以利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以SDH微波传输设备网管系统功能为切入点,阐述北京—武汉数字微波设备网管系统EMS的构成、网管接口之间的协议以及DCC通道、DCN组成;针对郑州中心站微波设备网管系统的组成,介绍MS3201设备网管系统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以及运行维护人员在日常维护中所遇到的常见故障(如网元托管故障、微波设备故障、复接设备故障等),总...  相似文献   

19.
将电能计量现场作业的各项工作全部实现模拟仿真培训,一直是电能计量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采用试验室电能计量检定装置和电能计量第一代仿真培训系统对计量人员进行培训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新型电能计量装置智能培训仿真系统的方案设计、实现原理以及功能特点。通过在大连地区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A thermography survey program, using appropriate equipment and properly trained personnel, can be an extremely effective cool to prevent equipment failures potentially resulting in lost production, equipment damage and personnel exposure to hazards. Basically, there are no limits to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hermography in the hands of a certified, qualified inspector. Any equipment or object where temperature patterns or levels indicate equipment condition is a good application for infrared thermography. However,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are essential in being able to safely collect useful data and to accurately interpret the data gathered. Without proper equipment operated by, and acquired data interpretation done by, well trained personnel with proper certification a thermography program can easily result in misinterpretation and lead to more harm than g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