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黟县籍画家汪友棠作的浅绛彩瓷绘"右军潇洒出风尘"瓷版,从了解瓷版画中的人物故事入手,欣赏浅绛彩瓷名家的画中意境,领略浅绛彩瓷绘名家汪友棠瓷绘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为研究徽学,特别是研究黟籍画家在当年景德镇形成绘瓷的一个画派提供了史料。  相似文献   

2.
新安画家程门,以他为首创建的浅绛彩瓷绘,开创了瓷绘工艺与高雅的中国画艺术全面结合的先河,并孕育了一大批徽州籍的制瓷名家,将新安画风直接带入瓷画之中,为徽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新史料,极大地丰富了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  相似文献   

3.
新安画家程门,以他为首创建的浅绛彩瓷绘,开创了瓷绘工艺与高雅的中国画艺术全面结合的先河,并孕育了一大批徽州籍的制瓷名家,将新安画风直接带入瓷画之中,为徽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新史料,极大地丰富了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  相似文献   

4.
论新粉彩瓷的源流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粉彩瓷是中国釉上彩瓷发展的重要阶段,继承了传统粉彩和浅绛彩工艺与文人画风格,大师辈出,成就斐然,对当代粉彩瓷艺术面貌的形成与发展亦有非常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雅昌艺术论坛第十届中国文人瓷画研讨峰会在常熟召开,会上举行了《中国晚睛浅绛彩瓷器》新书首发式。此次峰会的主席,是长期致力于浅绛彩瓷研究和推介的徐锦范先生。由徐先生和陈兵先生主编的《中国晚睛浅绛彩瓷器》(下称新书)一书,材料丰实,条理明辨,无论在资料的收集、整理还是研究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成就,为进一步开展浅绛彩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新书尤以收录程门“筱园”风格者为数甚多,而且有不少重要内容为他处所无,仅见于此。‘完全可以说,就研究程门的“筱园”风格而言,此书是最主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6.
粉彩瓷从清康熙晚期初创发展至清晚期,所形成的宫廷化审美风格,经过清末民初浅绛彩、“新粉彩”与中国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融合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画审美开始成为粉彩装饰的主流。如今,粉彩在保留中国画审美风格主流地位的基础上呈现出相对多元的发展面貌。促使粉彩瓷艺术风格变迁的因素主要与外来的工艺和材料、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这些外来因素的介入,对粉彩瓷艺术风格的变迁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绛彩瓷是清末民初最流行且艺术成就很高的一种釉上彩绘瓷器。浅绛彩瓷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在瓷器上表现出来,使得陶瓷工艺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开创了陶瓷绘画的新面貌。浅绛彩瓷画面色调清雅柔和,笔墨放逸、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从保留下来的优秀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回归生命本真的美。在近些年,浅绛彩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收藏价值非常大。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雅昌艺术论坛第十届中国文人瓷画研讨峰会在常熟召开,会上举行了《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新书首发式.此次峰会的主席,是长期致力于浅绛彩瓷研究和推介的徐锦范先生.由徐先生和陈兵先生主编的《中国晚晴浅绛彩瓷器》(下称新书)一书,材料丰实,条理明辨,无论在资料的收集、整理还是研究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成就,为进一步开展浅绛彩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新书尤以收录程门"筱园"风格者为数甚多,而且有不少重要内容为他处所无,仅见于此.‘完全可以说,就研究程门的"筱园"风格而言,此书是最主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9.
程丽芳 《陶瓷研究》2012,(3):109-110
没骨花鸟画是花鸟画中的一大门类,在釉上彩瓷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有粉彩、浅绛彩、新彩等表现形式,具有雅俗共赏、院体与文人画风相结合、中西合璧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传统粉彩和浅绛彩瓷都是我国陶瓷彩绘史上意义深远的艺术作品。传统粉彩与浅绛彩瓷在材料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画面的装饰形式,绘制以及施彩手法上略有差异,是粉彩装饰风格与技法的演变和革新。通过比较两者的装饰技法,可以感受宫廷化审美到中国画审美的演变。追溯新粉彩产生及发展的源头,从而以史为鉴,推陈出新,更好的发展当代粉彩艺术。  相似文献   

11.
于水红  宁钢 《中国陶瓷》2006,42(11):75-76,80
浅绛彩绘瓷器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时曾大放异彩,达到了其兴盛极点。它出现于咸丰年间,也即是粉彩艺术盛极而日渐衰落之时,最兴盛于同治、光绪时期,在民围初期便开始蜕变,随之就走向了衰退。虽然在陶瓷的历史长河中浅绛彩绘瓷器只存在了短暂的几十年,但它的影响尤其是文人画概念的影响是久远的,是研究彩瓷发展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景德镇瓷器中最富创新精神、最具代表性的釉上彩瓷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晚清民初时期景德镇陶瓷艺术主要成就是以程门为代表的浅绛彩瓷和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粉彩瓷,他们独特的绘画手法,创造出了具有文人画气息的艺术作品,在景德镇陶瓷绘画史上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浅绛彩瓷山水和粉彩山水的艺术成就,对近代釉上山水画有了具体的理解和把握,有利挖掘其创作精神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当代陶瓷山水画创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晚清民国时期釉上瓷绘牡丹的文化涵义、绘画特征、基本格调三个方面阐述晚清民国时期釉上瓷绘牡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间,民间喜欢浅绛彩瓷的收藏者日益增加,而且市场价位不断攀升,甚至有个别作品已超过清代官窑的瓷器价格,由此使得已经被人遗忘的浅绛彩瓷被人们重新认识,而且声名显赫,这浅绛彩瓷到底是怎样的由来和特点呢?对于现代瓷画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和启发?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解一下浅绛彩瓷。  相似文献   

15.
黄鑫  郭婷 《佛山陶瓷》2023,(10):127-130
新粉彩瓷是我国釉上彩瓷发展中一次重大变革,其继承以传统粉彩和“浅绛彩”工艺,融入文人画风格。清末民初之时,大师辈出,是作为传统粉彩与现代粉彩的过渡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溯其源流,究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新粉彩,对当代粉彩的发展乃至整个粉彩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蓓  周俊 《陶瓷研究》2011,(2):115-115
一、浅绛彩瓷画的概念 浅绛彩瓷画是景德镇瓷画的特殊品种。景德镇瓷艺界及文物收藏鉴赏界所言“浅绛彩”,  相似文献   

17.
正墨彩瓷,诞生于清康熙初年,历经三百余年的不断传承、创新、发展,衍变为装饰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瓷绘艺术重要流派。自上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科学技术与艺术思想的不断发展,墨彩瓷绘艺术接受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双重洗礼,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创新发展。创作过程中,开始摆脱传统墨彩瓷绘中存在的"传统图案化、装饰化依附器物功能"的理念,逐步尝试跳出"器物功能制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是人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时期的陶瓷艺术家对传统的墨彩瓷绘艺术的发展经过长时期的探索与反思,普遍认为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是墨彩瓷绘艺术的惟一式样,墨彩瓷绘艺术既可是一种陶瓷器物上的装饰画,也可作为一种纯绘画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中国画、油画相比,只不过是艺术表现的媒介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9.
通过40年的釉下五彩山水画艺术的创作实践,探索釉下五彩山水画艺术的瓷绘语言规律及其人文内涵特点;结合自己艺术实践的感悟和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出醴陵釉下五彩山水画的瓷绘语言及技法,体现在"泼绘结合的工艺技法""色彩肌理的形式创新"和"层叠渐染的画面表现"等三个特色上;同时,醴陵釉下五彩山水画在人文内涵上,表现在"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20.
孟树锋 《陶瓷学报》2005,26(2):138-144
本文以宋代耀瓷为对象,就其烧造历史演化、器皿造型、装饰纹样、处理手法、做工技巧、釉色机理、地方民俗和美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美术、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上阐述了宋代耀瓷艺术的成因及风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