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令牌总线综合业务局域网,着重讨论 MAC 层协议及其实现。指出在局域网内采用计时令牌协议,可以以统一的分组交换方式实现实时业务(如话音)和非实时性业务(如数据)的综合通信。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局域网内实现综合业务通信,我们研究了线路交换与包交换相结合的环形网。网内的传输与交换均采用时分制(TDM)。每个TDM帧分为两个域:线路交换域与包交换域,前者按照用户的申请分配信道,提供话音等实时性业务,后者采用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协议,提供数据等非实时性业务。本文对该网络进行了性能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用M/G/1排队系统模型分析了包交换域的工作,借助于复合母函数法得出了性能计算公式。性能分析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话音/数据业务的令牌环网的网络访问协议及其流控制协议。并对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个在PRMA/TDD多址协议下的数据-话音综合方案,该方案以动态边界分离话音和数据业务。动态边界的位置由话音子系统的业务负荷确定,使系统在保证话音业务质量的前提下,让数据业务获得最大带宽。通过马尔可夫链建模,推导出了数据业务最大化公式,并进行了计算机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PRMA数-话综合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使系统性能明显提高。动态边界也使话音业务子系统独立于数据业务子系统,因此,数据业务的突发性和潜在不稳定性不会影响话音业务。  相似文献   

5.
PRMA/TDD多址协议下的数据—话音综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任伟利  樊昌信 《通信学报》1997,18(11):71-77
本文提出了一个在PRMA/TDD多址协议下的数据-话音综合方案,该方案以动态边界分离话音和数据业务。动态边界的位置由话音子系统的业务负荷确定,使系统在保证话音业务质量的前提下,让数据业务获得最大带宽,通过马尔可失链建模,推导出了数据业务最大化公式,并进行了计算机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PRMA数-话综合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使系统性能明显提高。动态边界也使话音业务子系统独立于数据业务子系统,因此,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的高速互连局域网(LAN)中防止业务阻塞的协议。网络用桥进行互连。协议依靠周期地传送MAC控制帧(阻塞通知帧),从桥发往信源站。这些帧有实时桥内数据缓冲区容量和话音排队时延信息。在这些信息基础上,信源站可以封锁向网络发送的数据,因此,当桥超载时分配更多的带宽给话音和数据业务。同时阐述了用仿真法评价协议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协议有效地防止了桥的阻塞,改进了话音和数据业务的  相似文献   

7.
下一代网络(NGN)是电信行业的一个目标,表征了一种宽带化、光纤化、大容量、包交换、数据化、层次化、呼叫承载分离、快速开发业务、集中部署业务等的理想网络,下一代网络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PSTN话音业务、无线话音业务、基础数据业务、多媒体数据业务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无冲突话音/数据综合业务的PRMA协议:CF-IPRMA协议,并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法,对CF-IPRMA协议中的数据通信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在保证话音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数据业务通过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局部网话音/数据综合业务发展的历史回顾,综述了在PBXs、CSMA/CD bus以及Joken ring网络中一些典型的综合话音/数据的网络技术;通过对它们的介绍分析,总结出局部网话音/数据综合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文章最后指出了局部网话音/数据综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聂飞翔 《电信科学》2001,17(10):43-45
本文从GSM频谱效率分析入手,分析了GSM网升级到GPRS后的话音业务频谱效率的损失及新增的数据业务接入能力,最终从话音与数据业务接入能力相互替代关系综合考虑了GSM现有频谱下接入综合业务的最大接入能力,对GPRS网络规划具有量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预约ALOHA访问方式,能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的动态使用码资源的码分多址访问协议。在该协议中,话音终端采用预约请求排队访问方式。数据终端采用时隙ALOHA方式传输数据分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码资源的利用率。在系统处于重负载情况下该协议能优先保证话音业务服务质量,而处于轻负载下系统码资源能为数据业务充分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预约ALOHA访问方式,能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的动态使用码资源的码分多址访问协议。该协议中,话音终端采用预约请求排队访问方式。数据终端采用时隙ALOHA方式传输数据分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码资源的利用率。在系统处于重负载情况下该协议能优先保证话音业务服务质量,而处于轻负载下系统码资源能力数据业务充分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话音/数据综合的交换技术——组合电路交换技术。这是一种改进的电路/分组混合交换技术,它以现有的数学程控交换机和数字时分多路传输系统为基础,根据话音业务和非话数据业务的不同特点,用实电路交换方式处理话音业务,用虚电路交换方式处理数据业务,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话音/数据综合。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方式下,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是由两个互相独立的网络———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和数据通信网分别提供的。公共电话交换网基于电路交换的结构,这种技术保证语音有优良的品质,但同时也给PSTN带来线路资源分配方案的效率低和通话传真成本高的局限性。数据通信网则是基于包交换,由于采用了简单健壮的IP协议,使得其在这几年发展迅速。分析了目前在IP通信领域的两大主流协议H.323和SIP的特点和差异,给出了对支持SIP协议的VOIP网关的软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苏宏 《通信技术》1991,(2):45-51
提出一种新型的关于话音/数据综合业务局域网的访问协议,即将介质访问协议CSMA/CD和Token—Passing综合应用于总线型的话音、数据综合网中,既保证了话音的实时性,又兼顾一定的数据吞吐量。理论分析结果及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综合协议在性能上完全能达到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6.
CDMA2000中的移动IP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P网成为基础网以及三网融合目标的发展,互联网在向宽带发展的同时开始向无线移动方向发展。为适应快速增长的数据型业务需求,人们需要的是一个以包交换为基础的无线网络,这种新型网络结构正是移动IP未来的结构。移动IP将是移动技术和IP技术的深层融合,它将真正实现话音和数据的业务融合,移动IP的目标是将无线话音和无线数据综合到一个技术平台上传输,这一平台就是IP协议。移动通信的IP化进程将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移动业务的IP化;之后是移动网络的分组化演进;最后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全IP化。  相似文献   

17.
李芳 《通信世界》2001,(13):51-51
由于具有同步的复用结构、标准的光接口、强大的网管能力和灵活的保护功能,SDH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未开始应用以来,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已发展到高潮,成为承载话音等实时业务的最佳传送网技术。近年来,受IP数据业务爆炸式增长的影响,SDH技术在不断提高交叉容量和复用速率的同时,也正逐渐发展为传统话音和ATM、IP数据业务的综合传送平台。下面综合介绍近期SDH设备发展和应用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RPR技术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传送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PR技术是IEEE802.17定义的一种在环型结构上优化数据业务传送的新型MAC层协议技术,它能适应多种物理层,可有效地传送话音、数据和图像等多种业务。本文介绍了RPR的技术特点、应用方式以及在城市轨道交通传送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PRP技术是IEEE 802.17定义的一种在环型结构上优化数据业务传送的新型MAC层协议,能适应多种物理层,可以有效地传送话音、数据、视频等多种类型的业务。介绍了RPR(弹性分组环)的技术特点、实现方案以及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Loop型单向总线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循环服务功能的虚令牌介质访问控制协议——ADRR协议。该协议能保证传输延时有界并有很高的信道利用率。因此很适合图象、话音、数据的综合传输,其性能要优于CSMA/CD和其它虚令牌DAMA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