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同“增钙”情况下低质粉煤灰活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粉煤灰活化技术研究现状 ,对两种Ⅲ级粉煤灰活化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采用石灰膏与磨细熟石灰粉对粉煤灰水泥砂浆中的粉煤灰进行“增钙” ,在此基础上掺入各种激发剂与其不同掺量来激发粉煤灰的活性。通过测试砂浆试样的不同龄期力学强度和 pH值 ,对粉煤灰活性激发效果和粉煤灰活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磨细熟石灰粉对粉煤灰进行“增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蒸养条件下机械粉磨和不同化学激发剂对粉煤灰活性的激发效果并得出其最佳掺量值。试验结果表明:蒸养条件下,粉煤灰的机械活化激发效果最好;碱性激发剂Ca(OH)2和CaO最佳掺量为2%,Na2SiO3.9H2O和NaOH为6%;硫酸盐激发剂CaSO.2HO合理掺量为4%左右;氯盐激发剂NaCl对粉煤灰活性激发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空心砖原料制备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介绍了高掺量粉煤灰混合料的处理方法、处理设备以及效果等 ,特别是强制混料、捏练和陈化等工艺对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和测定掺入30%活化粉煤灰水泥强度的方法,研究了粉煤灰、石灰、石膏质量比、热养温度、热养时间、粉磨时间等因素对粉煤灰活化效果的影响。找出了影响粉煤灰活化的主要因素和生产的最佳条件。并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能变化并结合XRD探讨粉煤灰活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按此最佳条件生产的活化粉煤灰,活性较高,掺量30%时,水泥28d抗压强度达36.4MPa。  相似文献   

5.
采用硫酸盐单掺、硫酸盐和熟石灰复掺,磨细、非磨细等低等级粉煤灰的活性激发手段,取水胶比为0.25和0.30,分别对不同掺量粉煤灰的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激发方式、粉煤灰掺量与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硫酸盐和熟石灰与粉煤灰共同磨细的激发方式,对粉煤灰火山灰活性激发效果最明显,能配制得到粉煤灰掺量达50%~70%,强度为80MPa的高强混凝土;不磨细处理时,单掺和复掺激发剂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了活化煤矸石与粉煤灰制备复合水泥的力学性能,对双掺活化煤矸石与粉煤灰超叠复合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28天抗折抗压强度影响显著的因素依次为活化煤矸石与粉煤灰的总掺量、碱激发剂、活化煤矸石与粉煤灰的配合比、石膏掺量,其中总掺量为30%,活化煤矸石:粉煤灰=7:3,石膏掺量为7%时,其功效系数最高,当活化煤矸石与粉煤灰的总掺量为30%时。对3d、28d抗折抗压强度活化煤矸石与粉煤灰有一个最佳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7.
鄢朝勇 《粉煤灰》2004,16(3):22-23
以生石灰、磷石膏为化学激发剂,采用化学激发、水热激发与机械磨细相结合的高效复合活化技术对低等级湿排粉煤灰进行活化处理,可得到高活性粉煤灰。用此活化粉煤灰并掺入石灰石微粉、稻壳灰及三乙醇胺等复合材料配制出42.5R~52.5R级高掺量粉煤灰水泥。  相似文献   

8.
李书进  厉见芬 《粉煤灰》2010,22(6):10-11,14
将熟石灰粉、氢氧化钾(KOH)等碱激发剂掺入大掺量粉煤灰胶凝材料中以激发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并结合XRD测试分析,探讨了碱激发剂对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激发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碱激发剂能够有效地激发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尤其是早期活性),复合碱激发剂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熟石灰粉单掺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复合碱激发剂协同处理高钙粉煤灰研制土聚水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碱激发剂协同处理高钙粉煤灰研制土聚水泥,试验确定了复合碱激发剂的模数和掺量、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并研究了高钙粉煤灰基土聚水泥的抗压强度、反应产物和微观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碱激发剂适宜的模数为1.5,掺量为Na2O当量10%;适宜养护条件为75℃养护8h,然后在23℃室温养护至所需龄期,其28d抗压强度达63.4MPa;碱激发高钙粉煤灰过程中体系内同时生成土聚水泥凝胶和水化硅酸钙凝胶,并有类沸石矿物生成,反应产物与未反应的粉煤灰颗粒胶结成较为密实的高钙粉煤灰基土聚水泥硬化浆体。  相似文献   

10.
大掺量矿渣-粉煤灰复合水泥活性激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三乙醇胺、硫酸钠、生石灰、生石膏等复合激发的作用下,大掺量活性掺合料(工业废渣掺量70%)的活性激发与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复合激发剂对工业废渣进行活化激发可以显著提高大掺量矿渣-粉煤灰水泥的强度,其中三乙醇胺(TEA)、硫酸钠与生石膏复合激发效果最好,并得出了复合激发剂的最佳设计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