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珂冰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27(5)
工业化是现代化发展的起点和核心内容.工业化导致要素的空间聚集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工业化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也彻底改造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但是,我国目前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却受到了空间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升空间使用效率才能解决空间供求的巨大矛盾.这个提高空间使用效率的方法就是土地资本化.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本化的相关问题,为城镇化提供更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交通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城镇城市结构、路网结构、交通结构和交通管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小城镇交通问题症结所在,并初步提出小城镇交通规划和交通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培三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39(9)
回顾了城镇化区域布局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指出我国城镇化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影响其布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进城就业缺乏竞争能力、社会保障不足,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在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在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政府要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文红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39(3)
根据贵州省实际情况,从城镇化水平、农村人数、基础设施和乡镇企业发展状况等方面论述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胡泊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8)
在新农村建设的条件下,以城镇化和小型乡镇企业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契机和重点,从加快国内一二线城市以外周边城镇、县城的发展建设入手,使得城市规模的适度扩大的重点倾斜到中小城市及其附近的城镇,从而能够更好的集中优势资源,形成一个以大小城镇为网络纽带的经济辐射区域,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把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概括为城镇化,并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城镇化进程划分为城市化和城镇化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张清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5)
三峡库区在城镇化落后的情况下,随着三峡工程的不断推进、移民工作的展开,新的发展机遇的来临,库区的城镇化发展成为库区人民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库区的城镇化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提出了要增强规划布局、发展地方特色城镇、加强产业的培育、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德安县域人口的历年变化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进而对县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作出科学的发展预测,并选择县域合理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以遵义市小城镇发展为例,提出了发展小城镇应当着重处理好产业与人口集聚、城镇与农村发展、适度超前发展与量力而行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小城镇空间布局,顺应市场规律合理引导人口、劳动力与资本的集聚与投放领域,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小城镇专业化生产网络以及创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土地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也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在促进农地流转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受侵害.本文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此促进农村土地的健康有序流转和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城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职能和地位;城镇职能、地位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城镇土地;对城镇土地进行评价、定级,成为城镇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陇南同谷市作以城镇用地评价。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发展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从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出发,对重庆都市圈小城镇发展状况进行SWOT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都市圈小城镇发展在区位、市场、产业及宏观发展战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规划等劣势;在未来发展中既有国家、地方政策所带来的机遇,也面临着周边趋同性发展及市场激烈竞争的威胁.重庆都市圈小城镇发展应确立中心城镇的区域领导地位,增强城镇自我积累能力,明确自身发展特色,避开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13.
陈超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23(1)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引发的文化转型是不容回避的命题.作为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快速的城市化不仅直接改变了其传统的社会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人的生活方式,还造成了对传统岭南文化精神内核与价值伦理的强大冲击.因此,从现实情怀出发,关注转型期岭南文化的传统嬗变与新质素的产生、渗入,审视岭南文化在这一过程如何更好地构建其新的精神与时代品质,这既是"岭南文化"这一概念获得当前学理价值和丰厚时代内涵的现实要求,又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文化转型过程中的理论需求. 相似文献
14.
15.
刘峥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39(19)
通过分析小城镇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环境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这些要素的重要度,从而为小城镇环境建设提供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强调历史文化古镇是我国地方文化与特色传承的重要基地,在总结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的特点与模式的基础上,以大圩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为例,介绍了大圩的保护现状,并揭示出其缺乏社区居民"原真性"行为景观、商业行为取代了"原真性"民俗、旅游设施不完善、传统聚落面临破败风险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策略,主张做好古镇保护、建设、旅游规划,切实做好功能转换定位,实行有机的旧城整治并加强旅游设施的规划建设,促进古镇可持续发展;拓展旅游产业链,强化区域联合;积极推进原住民参与古镇保护与开发;实施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管理和原住民参与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分析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土地供需关系,探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是否能够满足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通过使用联合国法、时间序列模型法、灰色系统模型和"S"型曲线模型法预测2020年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并利用人均用地指标法、限制条件修正系数法测算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结果表明,测算出的现实潜力能够满足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