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针对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河道洪水预报中,由于大流量样本少而使洪峰模拟精度不高的问题,在自适应BP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峰值识别理论,即对峰值样本的网络误差加入合理的误差修正系数,建立一种BPPR算法模型.并将两种算法(BP,BPPR)模型进行了对比,通过实例计算,加入误差修正因子的BPPR算法模型比没有加入误差修正因子的BP算法模型对洪峰峰值的预报精度明显提高,而且总的模型的预报精度也有所提高,这对河道洪水预报在延长其预见期和提高其预报精度方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刘开磊  李致家  姚成  韩通  钟栗  孙如飞 《水利学报》2017,48(4):390-397,407
针对冗余训练样本会降低BMA参数求解效率与精度问题,本文提出在BMA运算之前采用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算法筛选有价值训练样本,并用于BMA参数求解的改进模型。模拟试验在淮河王家坝站进行,分别以k-最近邻筛选、不筛选两种方案为BMA提供训练样本,统计分析两种方案中王家坝站流量模拟结果,评价BMA改进法的性能。模拟结果显示,采用k-最近邻样本筛选方法后,BMA模型对洪水过程以及洪峰的预报精度提升明显;概率预报结果的离散程度降低的同时,可靠性程度获得提升。k-最近邻样本筛选方法的引入,能够有效去除BMA模型训练样本中的冗余数据,以少量的样本获得更可靠的模型参数,改善集合预报性能。  相似文献   

3.
人工神经网络峰值识别理论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文在总结大量洪水预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峰值识别理论及相应的改进BP算法(Error Back Propagation with Peak Recognizer,简称BPPR).该理论及算法在修改网络权重时,偏重大值误差,即大值误差对权重的修改起主要作用.这种BPPR算法使人工神经网络洪水预报模型对洪峰的预报精度显著提高,从而保证了洪峰预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河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大量洪水智能预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作了两方面的工作:(1)提出了一种能够进行峰值识别的改进BP算法(Error Back Propagation with Peak Recognizer,简称BPPR),该算法在个性网络权重时偏重大值,即大值误差对权重的个性起主要作用。从而提高模型对洪峰峰值的预报精度。(2)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的初始权重,以解决BP网络训练容易落入局部极小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翔  朱学愚  文成玉  陈崧 《水利学报》2000,31(12):0059-0064
本文采用遗传学习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来训练前馈人工神经网络(BPN),即先用遗传学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再用BP算法进行精确训练,使网络收敛速度加快和避免局部极小。作为实例,本文将该方法运用于多维时序问题。根据山东省黑旺铁矿的矿坑充水条件建立了一个网络,以矿坑充水的各种控制因素相关资料作为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并用训练好的网络预测矿坑涌水量。网络的训练速度及预测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较快,预测精度很高,为矿坑涌水量预报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学习率自适应动量BP算法建立了吉林西部地下水埋深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自回归分析方法确定网络输入输出样本,而后应用“试错法”确定隐含层节点数,最终建立了6∶10∶1的ANN地下水动态模拟预报模型,最后应用VB语言依据改进BP算法编制计算程序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模型检验可知该模型模拟和预测精度均较高,完全可应用于地下水位动态预报。2002年以后的预报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应及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柳志强 《红水河》2023,(1):32-36
针对猫街水文站采用物理模型进行洪水预报时过程复杂、适用性和快捷性较差等问题,笔者选取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预报模型进行洪水预报研究,选取2013—2018年猫街水文站共计6年主汛期逐日水文观测资料作为训练样本,2019—2021年共3年主汛期资料作为测试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数据条件下,除部分特殊年份外,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洪水预报的精度较高,整体预报精度较好,对实际预报作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具有误差修正功能,随着模型学习训练期的延长、预报次数增加,预报精度还会相应提高,未来可运用到实际预报作业当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AM-MCMC算法的贝叶斯概率洪水预报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邢贞相  芮孝芳  崔海燕  余美 《水利学报》2007,38(12):1500-1506
本文在贝叶斯预报系统的框架下,利用BP网络能描述非线性映射的特性建立了基于BP网络的先验密度和似然函数的模型,并采用基于自适应采样算法(Adaptive Metropolis algorithm,简称AM)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简称MCMC)求解流量的后验密度,最后给出流量的概率预报。实例表明,基于AM-MCMC的BP贝叶斯概率水文预报的精度高,且能给出预报的方差,使得防洪决策可以考虑预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BP网络的河道径流预报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道径流预报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复杂非线性函数关系的逼近过程。BP网络具有表达任意非线性映射的特性,因此建立了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BP网络的径流预报模型。其中采用自相关函数确定网络输入层的神经元数,通过比较样本均方误差值来确定隐含层的神经元数。利用清江渔峡口以上流域1989~1995年的径流量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检验,从而完成了该流域年径流量的预报,并且用多项精度评定指标对其进行了精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所选流域的径流预报精度达到了乙等以上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优选BP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陈守煜  王大刚 《水利学报》2003,34(5):0116-0121
在模糊优选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提出融入遗传算法的模糊优选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对模糊优选BP神经网络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其基本思路是:在BP算法训练网络出现收敛速度缓慢时启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的运行参数,把优化的结果作为BP算法的初始值再用BP算法训练网络,这样交替运行BP算法和遗传算法,直到达到问题要求的精度。在新疆雅马渡站年径流量的预报中,预测模型在预报精度和算法的收敛速度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标准BP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的易陷入极小值、训练时间长、网络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构建GPS高程异常拟合模型。通过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将该模型的结果与平面拟合、二次曲面拟合及标准BP神经网络模型所得结果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使用遗传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高程异常拟合,模型误差和中误差均较小,故基于遗传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应用于GPS高程异常拟合问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编制水利定额存在收敛慢、精度低、稳定性差的缺陷,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PSO)来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阈值的模型,优化模型结合了粒子群全局搜索能力和BP网络的局部探优能力。在运用MATLAB对算法模型进行编程中,首先确定模型的关键参数和开展数据的预处理,其次利用标准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连接权值阈值,最后将优化的连接值带入BP模型训练并预测,实验中连续运行了50次模型。结果表明:BP模型的双输出预测精度分别为11.13%和8.41%,有10次未达到目标精度;PSO-BP模型的双输出预测精度分别为5.65%和5.44%,全部达到目标精度。因而得出结论,PSO-BP模型比单纯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更好,更适合用来指导水利定额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改进Elman神经网络在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静态前馈神经网络动态性能较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Elman神经网络连接权值的GA-Elman多元变量年径流预测模型.以新疆伊犁河雅马渡站径流预测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并构建传统Elman,传统BP和GA-BP多元变量年径流预测模型作为对比模型,预测结果与文献IEA-BP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GA-Elman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略优于文献IEA-BP模型,该模型用于多元变量年径流预测是合理可行的,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②在相同网络结构及传递函数等条件下,GA-Elman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优于GA-BP模型,传统Elman模型优于传统BP模型,表明具有适应时变特性的Elman反馈动态递归网络预测性能优于BP网络;GA能有效优化Elman神经网络连接权值,使网络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收敛速度慢、计算量大、易收敛于局部最小点的缺点,引入遗传算法与LM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并对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与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具有训练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的特点,更适用于大坝的实时预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传统预报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和新方法——BP网络和投影寻踪技术,分别建立预报模型.利用长江宜昌站8-12月径流资料来研究预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表明,3个预报模型的精度均在20%以内,尤其是BP模型预报精度均在10%以内,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文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特征,以长江三峡宜昌站1904~2003年年平均流量为例,分别建立了小波分析(WA)与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耦合的预测模型,探究了两种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并与传统的单一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并采用5种常见的预测性能评价指标分析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组合模型预测成果的精度较单一模型显著提高;组合和单一模型中RBF网络模型均优于BP网络模型;小波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具有较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是提高预测精度的有效方法,在径流预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粗粒土渗透性能受颗粒级配、密实程度等因素影响而呈现明显差异,提出一种粗粒土渗透系数预测方法。收集并整理得到93组粗粒土数据,以全级配(d10~d100)和孔隙比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与阀值,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粗粒土渗透系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GA-BP神经网络经过55次迭代之后精度满足要求;87组训练样本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10%,其中有75%的样本相对误差小于平均相对误差;6组检测样本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39%,该网络模型泛化性能良好。采用GA-BP神经网络,由全级配和孔隙比能较好地预测粗粒土的渗透系数,且收敛速度、预测精度及泛化性能均优于标准的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8.
精确的水文预报是防洪减灾中重要的非工程措施,水文模型是开展水文预报最有力的工具。采用LM算法改进了的BP神经网络水文预报模型,以闽江富屯溪流域为例,进行了BP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在日流量模拟预报中的应用比较。结果表明:两个模型总体均达到水文预报的精度要求,水文预报合格率可达到90%以上;新安江模型在丰水年模拟效果较好,相比而言,BP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精度更高一些;两个模型均可用于闽江流域的水文预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提高水文预测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组群教学优化(MGTLO)的随机森林(RF)预测方法,利用MGTLO算法对RF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构建MGTLO-RF预测模型,并与基于MGTLO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两种常规预测模型作对比分析。以云南省龙潭站月径流和年径流预测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利用前44 a和后10 a资料对MGTLO-RF等3种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GTLO-RF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可作为水文预测预报和相关预测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需水量影响因子多、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灰色关联分析、思维进化算法、BP神经网络三者耦合的改进预测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GRA)筛选需水量主要影响因子,采用全局搜索能力极强的思维进化算法(ME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从而构建GRA-MEA-BP耦合需水预测模型,同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比。实例应用结果表明,GRA-MEA-BP耦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预测速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需水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