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益民 《轴承》1990,(1):23-27
通过对浪形保持架球兜间隙影响球轴承动态性能的分析,确定了优化设计的205轴承浪形保持架整形模中主要零件冲头与凹模的设计方法。附图7幅,表2个,参考文献1篇。  相似文献   

2.
关于浪形保持架成形模的一般通用设计方法在洛阳轴承研究所出版的《冲压保持架的制造》一书中已有详细介绍。本文介绍的作图方法对于设计特轻、超轻系列轴承浪形保持架成形模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微型轴承浪形保持架成形的不确定性,工件的内径检测困难,成形件的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采用板料成形数值仿真软件Dynaform对浪形保持架的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和优化,分析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对成形件质量的影响,为浪形保持架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福利 《哈尔滨轴承》2010,31(3):28-28,41
针对带爪浪形保持架成型模定位板等分精度低、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将模具中保持架定位槽由非通槽变成通槽,提高了保持架等分球窝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以浪形保持架整形模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高精度的光学复合式三坐标测量仪,检测浪形保持架整形模关键几何量尺寸,检验其是否符合设计尺寸要求,并分析尺寸超差时对保持架参数精度的影响,分析模具的精度在保持架制造精度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铆压浪形保持架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将一半保持架放在平台上,然后将合好套的轴承放在这一半保持架上进行分球,再将另一半装好铆钉的保持架放在轴承上,把铆压模具的下模放在它的上面并将轴承翻转过来,将模具下模在平台上轻轻一碰使下半保持架的铆钉全部进入上半保持架的钉孔中,将模具的上模对准铆钉进行铆压。这种方法对于轻系列轴承铆压工作效率低,并且很容易造成保持架的变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等分夹具,采用这种夹具,能够较精确地加工浪形保持架整体成形模的等分齿形锥面。附图3幅。  相似文献   

8.
郑国容 《轴承》2007,(8):18-19
双套料冲裁模可以一次性冲出两个浪形保持架毛坯,可减少模具数量,提高材料利用率。介绍了双套料冲裁模的结构、设计要点及保持架毛坯和冲裁力的计算方法。并用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介绍浪形保持架成形模卸料环的设计,并对卸料环设计中的关键尺寸进行了推导,附图3幅。  相似文献   

10.
在铆压浪形保持架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将一半保持架放在平台上,然后将合好套的轴承放在这一半保持架上进行分球,再将另一半装好铆钉的保持架放在轴承上,把铆压模具的下模放在它的上面并将轴承翻转过来,将模具下模在平台上轻轻一碰使下半保持架的铆钉全部进入上半保持架的钉孔  相似文献   

11.
《轴承》1974,(2)
我厂后方车间在加工浪形保持架模具中,对成形模的上下模圆弧R部分(图1)的加工,制造了一套简易可靠的夹具,由手工加工变成了机械加工,通过使用,效果良好,加工质量达到图纸规定的要求.以前采  相似文献   

12.
王春举  郭斌  单德彬 《光学精密工程》2010,18(12):2610-2615
设计了箔板U型弯曲试验方案,使用不同凹模槽宽尺寸和圆角半径的微型模具,在三思微型试验机上完成了试验,分析了模具几何尺寸、箔板厚度等对箔板U型弯曲变形中冲头载荷、回弹以及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槽宽尺寸或圆角半径减小时,最大冲头载荷显著增加,且冲头载荷上升和下降速率都明显增大;对比两种不同厚度箔板的冲头载荷显示,冲头载荷减小速率明显快于横截面面积的减小速率,说明产生了明显的尺寸效应;另外,圆角半径或板厚减小,导致回弹角度增大,成形件精度降低;虽然成形件表面比较平整,但侧面出现划痕提示需要提高模具表面质量和采取润滑措施。以上研究结果对指导箔板微成形工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轴承》1975,(1)
向心球轴承浪形保持架的浪形冲压,一般是操作者将工件逐片送入浪形模内,冲压后,工件粘在下模定位芯子上,操作者用竹片将工件拨出模具,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且工效很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浪形保持架整形标准模下模座的改进,优化了模具结构,去除了多余的定位限制,降低了模具加工难度,减少了模具装配误差及加工成本,模具强度、刚性得到提高,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浪形保持架成形模的成形爪子圆锥面,过去用手工制作,效率和质量均较低。文中介绍一种专用铣削夹具的结构与调整方法,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爱红  王鹏 《哈尔滨轴承》2014,(1):11-12,17
浪形保持架原整形模具由于结构复杂,模具各个部件组装后累积误差大,使得冲压过程中容易出现保持架兜孔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及饱满度超差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改进了模具结构,减掉了整形工序退料板,采用在钢球座上加退料销退料的模具结构,减少了模具的加工成本、组装、调整时间和模具的制造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浪形保持架冲孔凹模等分精度低,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将模具结构及工艺进行调整,主要通过线切割实现关键工艺改进,提高了模具精度。  相似文献   

18.
吕柏壮 《轴承》1997,(4):18-19
简述了四点接触球轴承保持架的加工工艺和保持架毛坯外径展开尺寸的经验计算公式。介绍了保持架成形模的特点及工作原理。生产实践表明.保持架的工艺设计合理,模具成形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附图4幅。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定位销这一辅助基准进行定位基准转换后,实现了轴承浪形保持架整形模具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的准确定位和较高的成形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0.
杆系柔性成形模具及其板成形加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可重构、低成本、高效率的板件成形加工模具———杆系柔性成形模,该装置可以快速重构各种形状的板件成形加工模具。详细地分析了杆系柔性成形模的结构及其重构方案,采用可更换的“变形冲压头”与离散杆配合,较好地构成模具成形面,保证板件有较好的成形精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板成形方法———模内压板与成形复合工艺,通过这种工艺方法与杆系柔性成形模相结合,可以抑制板件在成形过程中的受压屈曲与起皱,并可以减小成形板件的回弹量。该模具对复杂曲面板件的成形加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