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电网建设速度的加快,高压输变电工程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噪声等已成为环保热点问题。通过对高压输电线路线下地面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的计算,分析了110 kV输电线路工程对环境的电磁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直流线路与交流线路同走廊时混合电磁环境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总结了工频电场、合成电场、工频磁场、直流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的标准,提出了交直流同走廊架设时混合电磁环境的合成和评价方法。以上海地区±800kV直流线路与不同电压等级多回交流线路同走廊为例,对混合电磁环境进行了分析计算,包括混合电场、混合磁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提出了±800kV直流线路及500kV、220kV交流线路间平行接近距离,给出了各条线路导线对地最小高度,确定了集中规划走廊内建筑物及民房的最小拆迁范围。  相似文献   

3.
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及其污染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2,他引:20  
从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方面论述了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 ,并列举了有关限值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4.
750 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DEGS软件包,对750 kV交流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以三相双回架空线路为模型,分析了导线对地高度、相序布置、分裂导线的根数、分裂间距、分裂导线子导线直径等因素变化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线路周围电磁环境的措施;根据工频电场的限值划定线路走廊的宽度;并分别比较了大雨、湿导线和晴天时输电线路周围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仿真结果表明影响750 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可听噪声和工频电场。  相似文献   

5.
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邬雄 《电力设备》2005,6(12):24-27
在总结了国内外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初步设计的主要塔型和导线型号的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分析,提出了1000kV级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对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等参数控制指标的建议,如公众容易接近地区、线路跨越公路处的场强限值为7kV/m,跨越农田的线路的场强限定为10kV/m,无线电干扰设计值为55-58dB,可听噪声设计标准控制在55dB以内等。  相似文献   

6.
在中山市6个110kV变电站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监测结果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110kV变电站环境影响问题,得出在人口密集区建设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结论,并就降低110kV变电站工程电磁环境影响和声环境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1000 kV级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邬雄  万保权  路遥 《高电压技术》2006,32(12):55-58
基于总结国内外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初步设计的主要塔型和导线型号的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分析,提出了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参数控制指标的建议,如工频电场限值为公众易接近地区或线路跨越公路处7kV/m、跨越农田10kV/m、邻近民房4kV/m,无线电干扰设计值55~58dB,可听噪声设计值控制<55dB。  相似文献   

8.
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方殷 《电网技术》2007,31(22):1-6
输送相同功率时,对采用1000 kV特高压输电和5回500 kV输电所需线路走廊及其电磁环境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说明:1 000 kV特高压输电较5回500 kV输电所需的线路走廊可节省98~111 m;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影响范围也大为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研究750kV/330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文中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同塔四回混压输电线路导线下的工频电场,采用毕奥—萨瓦定律计算磁场数值,并采用激发函数法进行了无线电干扰的计算,同时运用BPA公式进行了可听噪声的计算。针对同塔四回混压输电线路不同导线相序布置、不同分裂间距、不同杆塔呼称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A、B型塔采用A6和B6相序布置可以有效改善线路下方电磁环境;导线分裂间距对电场、磁感应强度影响较小;电场、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随着杆塔呼称高增加而降低,其中电场、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减幅较大,可听噪声减幅较小。依据相应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获得了满足电磁环境要求的杆塔呼称高度。  相似文献   

10.
《河北电力技术》2010,(6):F0002-F0002
<正>电磁环境实验室电磁环境实验室始建于2006年,主要承担河北省南部电网电力设施电磁环境监测、分析,以及电磁环境防治措施的研究工作。实验室拥有工频电磁场测试仪、射频电场测试仪、射频磁场测试仪、无线电干扰测试装置、噪声分析仪等先进仪器,可开展电力设施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输变电工程建设电磁环境监测与评价,电磁兼容、无  相似文献   

11.
高电压等级紧凑型输电线路由于电压等级高、相间距离短,其电磁环境一般不够友好。由于子导线之间的互相影响,子导线在等圆周排列情况下的表面电场分布并不均匀。这种不均匀性增大了相导线的最大表面电场强度,进而增大了线路的无线电干扰与可听噪声。通过改变子导线排列方式改变子导线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优化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分布,进而改善了线路的电磁环境。同时,对子导线优化排列方式对电气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所得结论对我国超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导线截面及分裂形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线路损耗和电磁环境指标,降低线路造价,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及分裂形式,通过分析1 000kV交流输电线路不同分裂形式和不同子导线直径的导线表面电位梯度、导线起晕电压、导线电晕损耗、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比较了各种导线方案的优劣,并研究了高海拔条件对导线起晕电压、导线电晕损耗、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影响,对比了各导线方案对不同海拔地区的适应性。最终结合工程提出了满足电气性能和机械特性要求,适合于我国特高压输电的导线截面及分裂形式,对保证输电系统经济运行和节约工程投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500 kV架空送电线路空间工频磁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蓉  蒋忠涌 《中国电力》2000,33(3):36-38
为探讨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500kV架空送电线路周围空间工频磁场的分布进行研究。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架空送电线路附近磁场以水平分量为主,所测试的线路磁感应强度都未超过0.1mT,周围架空送电线对被测线路辐射的磁场产生干涉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磁环境问题是制约同塔多回线路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介绍了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220、110kV同塔混压四回电力线路的4种主要杆塔类型,以其中一种杆塔为例,计算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这4个方面对电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电力线路电磁环境的措施,最后讨论了220、110kV同塔混压四回路电力线路的最优、最差相序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  吕英华 《电网技术》2008,32(2):26-28
针对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模态转换方法得到了电晕电流注入线路后的分布情况,然后对沿线电流元辐射场强进行积分叠加,得到了沿线某点的无线电干扰情况,对影响无线电干扰强度的因素和干扰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线路平均高度的增加、相间距离的增加以及导线分裂数的增加都会使被干扰点的无线电干扰水平减小,而且此时磁场干扰占据优势。本文的结论为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抑制、测量和防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110 kV同塔六回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工程指导,深入研究了输电线路下方的电磁环境;在Matlab环境下,建立110 kV同塔六回线路模型,编程计算不同相序布置方式下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值,分析不同的相序布置对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影响;验证了工程中采用的经验布置方式是较优的相序布置方式,并通过遍历所有的相序布置方式,找到了理论上最优的相序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