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GOOSE的综合型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配网自动化的馈线自动化方案中,智能分布式FA目前相对是一种最为快速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方案,但是配电网网架复杂多变,FA方案也需要有较好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型配电终端和单元型配电终端的综合型智能分布式FA方案,详细阐述了该方案的系统架构、故障定位原理、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以及工程配置模型等全过程。从试验检测到实际运用证明了该方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配电自动化是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作为新一代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快速处理故障,实现毫秒级故障自愈,但是容易受到光纤通信的制约.本文针对5G网络的发展和其相关技术优势,将5G网络与智能分布式FA技术结合,阐述智能分布式FA的处理策略,对5G通信应用于智能分布式FA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常成  熊炜  袁旭峰 《电测与仪表》2017,54(22):35-41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主动配电网实现自愈控制的关键,而配电终端为其核心设备。在集中式配网自动化系统中FTU只有监测和控制功能,主站与终端间配合过于依赖通信网络,一旦通信网络异常就难以实现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文章结合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系统的配电智能终端,在原有FTU监测、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线路保护功能,就地实现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文中针对主动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改进差动保护方案和自适应整定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验证了该终端的工作效果,对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型馈线自愈控制方案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主干线的分布式和集中型自愈控制方案,分别介绍了其处理逻辑流程,总结了各自的优点、缺点。针对主干线分布式和集中型自愈控制方案的优缺点,考虑IEC61850在自愈控制方案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愈控制方案。该方案对于故障诊断、定位和隔离采用和分布式自愈控制相同的逻辑流程,对存在多恢复方案的故障下游失电负荷的供电恢复采用执行故障处理预案的方式。故障处理预案在主站事先定义好,并通过IEC61850通信规约下发到相应的智能配网终端,由智能配网终端在故障恢复时判断当前电网状态后执行相应的故障处理预案,实现故障下游负荷的供电恢复。该改进型自愈控制方案集中了分布式和集中型自愈控制方案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其缺点和不足之处。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表明,提出的改进型自愈控制方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罗滨  郑淑仪 《电工技术》2019,(9):112-114
目前,在配网自动化的馈线自动化方案中,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案根据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的速度可分为速动型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和缓动型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通过论述两种方案的动作策略及优缺点,讨论自动化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配网馈线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对目前普遍应用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装置自动转供电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该动作策略设计上的不足及可能给电力系统及运行管理带来的危险,并以中山供电局作为典型案例,提出了对联络开关FA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等以实现可靠的配电环网自动转供电目标的解决方案,为配网馈线自动化的深层应用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现有的馈线自动化(FA)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针对有源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节点配置方法和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高速通信处理机制的智能分布式FA实现方法。该方法结合功率方向保护元件与智能分布式对等网络(peer to peer)的通信特点,既满足了有源配电网FA的需求,又降低了故障处理过程对终端间通信信息的依赖问题;还提出了通道异常的后备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越级跳闸。基于以上智能分布式FA实现方法,结合IEC 61850标准化建模技术及GOOSE高速信息交互技术,采用双核CPU平台设计研制了新型智能配电终端装置。该装置可快速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目前,该装置已在全国多个重点工程中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愈功能,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系统的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网自愈控制系统。描述了配网自愈控制系统的结构,详细说明了其核心部分——预防性自愈控制和校正性自愈控制;阐述了基于Multi-Agent系统的配网自愈控制系统的三层结构、各A-gent的功能以及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该自愈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预防配电系统中潜在事故的发生,及时检测、隔离故障元件,尽可能地保证供电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光伏安装方案有利于降低配电系统的供电成本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需要根据供电经济性指标确定配网中分布式光伏的最佳接入容量。提出一种基于配网运行裕度的光伏最佳接入容量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配网运行裕度信息,把高维的光伏多节点并网优化问题降至1维的光伏总接入容量优化,且利用分布式调度实现了不同主体的协同运行。通过对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开展算例分析发现,根据所提方法确定的光伏最佳接入容量超过了配网最大负荷与线路容量之和,为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城市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各供电公司都在探索更有效的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通过对宁夏吴忠城市配网中安装的分布式智能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城市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应用的成功案例.应用结果表明:智能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自愈能力强,维护量小,可极大地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智能分布式具有快速定位、隔离故障并转供复电的特点,基于智能分布式的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城市配电网的重要供电区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然而,对于采用IEC61850对等通信的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终端,不同厂商终端之间的互操作对通信模型和功能逻辑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导致实际工程中互操作成功率非常低,这也成为推广智能分布式技术的最大阻碍。为此,本文基于实时数字电力系统仿真平台,研究并提出了适用于智能分布式自动化终端互操作的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该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广东电网智能分布式终端互操作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互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现场测试及落地投运扫除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12.
智能配电网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智能配电网是未来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将会对电力系统运行保护控制产生深刻影响。智能化后的配电网中不但有各种智能电气设备,而且允许分布式电源和微网广泛接入,这进一步提升了对电网的供配电智能化要求。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智能配电网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重点,以自愈为研究的最终目标,阐述了了分布式与可再生能源接入、供配电与需求侧管理、自愈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指出了智能配电网中尚未解决和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大电网联合仿真培训系统,在已有的仿真系统上加入10 kV配电网,从而形成包含各个电压等级,实现中心站、变电站、配电站、配电网联合仿真.遵循国际标准的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软件支撑平台,使得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需求侧响应等问题,提出了"智能电网中低压一体化配用电监控管理系统",为智能电网的配电和用户侧的智能化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系统面向智能配电和智能用电2个环节,覆盖20/10/0.4 kV中低压配用电,实现基于GIS的配网自动化、配电管理、设备管理、负荷管理、远程抄表、分布式电源和微型电网接入等功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由于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A)的对等式通信对通信介质有着严苛的要求,目前主要采用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或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光纤通信方式。该通信方式需要铺设费用昂贵的光缆通道,因此难以适用于老城区或旧线路改造区域。文中通过研究智能分布式FA故障处理过程和无线通信情况下智能分布式FA的自适应性,提出基于4G/5G无线通信的智能分布式FA技术。针对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通信中断、通信延时与丢包、通信多包等异常情况,采用应用层协议控制与故障处理流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终端之间通信时间指标与FA过程的严密配合,完成无线通信情况下的分布式故障处理。通过模拟多场景测试和现场应用情况,表明文中算法能够适应不同的无线通信条件并准确完成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的恢复,验证了文中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分布式FA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配电台区是电网与广大用电客户直接连接的核心环节,通信平台是智能配电台区的重要支撑。在智能配电台区通信技术体制尚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文章综合配电自动化通信和智能电网通信的共通性,以《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为依据,分析对比智能配电台区可采用的各种通信方式,结合赣州电网实际情况重点论述公网通信方式的的可行性和实施方式,提出适合赣州电网的智能配电台区通信解决方案,对其他智能配电台区通信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将后备分层保护技术特点引入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层备用保护型馈线自动化算法。根据配电网络拓扑结构及供电方向定义每回线配电终端的区域属性和层级属性,同时采用组播传输方式实现智能分布式FA通信,最终实现故障快速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经过RTDS仿真验证及现场验证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完成故障处理,当终端通信故障或下级开关动作失效时,上级开关自动动作,在减少故障处理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施耐德电气的智能化低压配电网络。结合典型的上海地铁、天安门广场智能配电工程项目,介绍了产品选型及配置方案,详细阐述了智能化低压配电网络的构成及应用。该方案可为智能化配电网络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