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概述了石油气体脱硫、液态烃与汽油脱硫醇工艺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强化脱硫效果的几项新技术和近年来国内炼油厂采用静态混合器脱硫醇新工艺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油品中硫醇的催化氧化脱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硫醇是提高汽油等油品质量的重要环节。综述了油品脱硫醇工艺在碱性介质、酞菁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催化氧化脱硫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段云臣  钱军 《甘肃化工》1998,(3):5-6,10
介绍兰州炼油化工总厂重油催化装置汽油脱硫醇的情况,运用添加助溶剂法脱除硫醇,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汽油Ⅱ型脱硫醇工艺工业试验,该工艺采用石油大学开发研制的新型催化剂体系(CP-01,SD-1),结果表明装置运行良好,基本无污染物排放,精制汽油质量优于固定床催化氧化工艺,完全能满足生产要求,特别适用于重油催化裂化汽油脱臭精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汽油Ⅱ型脱硫醇工艺工业试验,该工艺采用石油大学开发研制的新型催化剂体系(CP-01,SD-1)结果表明装置运行良好,基本无污染物排放,精制汽油质量优于固定床催化氧化工艺,完全能满足生产要求,特别适用于重经裂化汽油脱臭精制。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我厂1972年建成了催化汽油液—液一步法脱硫醇装置,经几次开工和改造,使汽油中硫醇性硫脱至10ppm左右。1987年我厂引进了美国斯韦公司的掺炼重油催化裂化技术,由于催化原料变重,硫含量增高,因而催化汽油的产量、质量都有很大变化。汽油中硫醇性硫含量由改造前的90ppm增加到改造后的150ppm,原来的液—液一步脱硫醇装置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工装备》2009,(3):35-35
在经过对动力车间4太中低压燃油锅炉半年多的拆除工作之后,齐鲁石化炼油厂90万吨汽油脱硫醇项目7月初正式开始土建施工。该项目包括新建一套90万吨汽油脱硫醇装置、第二催化装置技术改  相似文献   

8.
催化汽油加氢装置采用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ALG技术,该技术采用全馏分液相加氢、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和脱硫醇工艺,采用的加氢催化剂ALT-1、AGP-1和APT-21,可将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低到1.0×10-5以下,并且辛烷值损失可控制在3以内,但装置开工以来,产品辛烷值损失较大,并且R5201和R5202经常出现飞温现象,为解决以上几种现象,提出解决方案,以减少辛烷值损失和避免出现飞温现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西石化公司催化液态烃脱硫醇装置的主要流程,以及液(界)位控制在液态烃脱硫醇装置中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碱液氧化再生(REGEN)系统液(界)位控制方法,并提出了在实际操作中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催化车间汽油脱硫醇装置的工艺流程,反应器R3101再生流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造办法。  相似文献   

11.
雷俊侠  高智荣 《广东化工》2011,38(7):118-119
介绍CANON脱氮工艺、序批式脱氮除磷工艺(包括传统SBR法、CASS工艺、MSBR法等)、A2/O工艺、氧化沟系列脱氮除磷工艺和生物膜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12.
甲醇制丙烯工艺催化剂的汽蒸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醇制丙烯工艺采用ZSM-5型催化剂,为优化其丙烯选择性,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汽蒸。介绍了系统的氮气预热流程和工艺蒸汽预热流程;从工艺过程出发,简述了催化剂的汽蒸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弥永丰 《化肥设计》2007,45(3):11-13
论述了合成氨原料气精制过程所采用的铜氨液吸收工艺、液氮洗涤工艺、甲烷化工艺、醇烷化工艺的技术原理和工艺特点;从各工艺对CO变换和CO2脱除的要求、对氨合成过程的影响以及吸收洗涤剂的来源、能量消耗、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合成氨原料气体精制工艺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新戊二醇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热性和耐光性,这些优良的特性使新戊二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新戊二醇工业上采用甲醛和异丁醛缩合合成,歧化法用液碱催化缩合,加氢法先用三乙胺催化,然后进行催化加氢。加氢法在产品质量、经济指标和环保要求方面均优于歧化法,因此,建议改进现有歧化法工艺装置,新建装置尽可能采用加氢法。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及其他含氯高聚物的生产工艺,尤其是干燥工艺及设备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指出干燥工艺及设备的开发重点是组合干燥方法、设备的系统化、自动化、专业化以及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6.
尹滨宁 《辽宁化工》2011,40(3):296-298
介绍了焦炉气非催化转化的工艺、投资和消耗,并与催化转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5,5-二甲基乙内酰脲无氰镀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5,5-二甲基乙内酰脲为配位剂的无氰镀银工艺.在讨论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外观质量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电镀工艺.阴极电流效率、分散能力、覆盖能力、结合强度等性能的测试表明,5,5-二甲基乙内酰脲无氰镀银工艺在某些方面达到甚至优于氰化物镀银工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广东化工》2012,39(14):81-83
目前国内聚丙烯生产工艺主要有Basell-Spheripol的环管法工艺、BP-Innovene气相法工艺、Dow-Unipol气相法工艺以及ABB-Novolen气相法工艺,由于各工艺特点不同,生产的聚丙烯产品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文章将对不同工艺生产的聚丙烯产品性能及市场上常见的牌号在不同应用领域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莹 《山西化工》2003,23(1):64-65
简述了传统炼焦工艺和新开发荒煤气裂解的两产品炼焦工艺的优点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新型热回收焦炉的结构和工艺特点及其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该工艺比传统工艺节水30%,节电30%,总投资为传统工艺的2/3.从而降低了焦炭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氯酸钠氧化法制偶氮二甲酰胺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传统的通氯法生产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DC)存在的反应过程难于控制氯气逸出和大量副产品盐酸所导致污染严重、环保费用高的问题,研究了以氯酸钠为氧化剂、卤化物为催化剂联二脲氧化法制备ADC的合成工艺,探讨了各氧化条件对反应过程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得出合理的生产工艺技术参数:BX3、NaBr、助剂W的含量分别为2.5~3.0 g/L、0.18~0.36 g/L、0.27~0.90 g/L,酸浓度为3.5~4.5 mol/L,反应温度为45~54℃,反应时间5~7 h,产品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