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品与质量》2013,(25):15
当今时代,改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国梦"的号召,振兴民族品牌,打造中国品牌形象,实现中国品牌梦。我们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推出《中国品牌梦·民族企业巡礼》专刊。一、专刊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出"实现中国梦"的号召,强调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人类有梦想才有动力,国家有梦想才有未来。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企业的品牌梦。实现中国梦,对于  相似文献   

2.
"民族复兴中国梦",其本质定位的根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进行到了"强国福民"阶段,其具体内容是多视角辩证矛盾关系的统一。"民族复兴中国梦"最本质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实现中国梦必须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当前要在解决妨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落实的问题上下功夫,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要适时地以一定具体实践为载体,将其客观存在的价值体现出来。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的驱动力不可或缺。中国梦的提出、实现经历了从寻梦、筑梦、追梦再到圆梦的发展历程。寻梦孕育于文化源生的自省力;筑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追梦取决于文化的创造力;圆梦归结于文化民生的凝聚力。文化的自省力为实现中国梦提出了必要、文化的生命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可能、文化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国梦解答了路径。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立和不断发展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传家宝。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努力做到在带领人民中实现中国梦,在造福人民中实现中国梦,在依靠人民中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立和不断发展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传家宝。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努力做到在带领人民中实现中国梦,在造福人民中实现中国梦,在依靠人民中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号召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动力。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途径;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源泉。"中国梦"为中国的"世界梦"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的"世界梦"又为"中国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外部环境。"中国梦"有赖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而科学发展观则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自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之后,社会各界掀起了讨论"中国梦"的热潮。在这视域下,大学生党员梦的内涵是什么呢。从时代发展、国家需要和自身身份的角度出发,该研究组认为应是"先锋",核心体现为理想信念、公民道德、综合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先锋。在先锋梦下,大学生党员肩负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学习先进文化的重任与使命。先锋梦的实现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高校可以通过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平台和先锋激励磁场来促进先锋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从解析中国梦与高校研究生教育出发,分析了高校研究生教育主体性的发挥,站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角度,在"中国梦"这一鲜明的新时代特征下深入思考中国梦与高校研究生教育主体性发挥的关系,主要从"中国梦"是动力,主体性发挥是途径;"中国梦"是指引,主体性发挥是指导;"中国梦"是目标,主体性发挥是过程;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析。期望这篇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成为当前一段时期继承和发展高校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个话题,并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添油助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内涵丰富,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梦"宣传教育意义重大。应以"中国梦"为引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自我教育、发挥党员学生先锋作用等途径,探索建立一套长效的教育、学习机制,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状态是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只能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人民的梦,是民族的梦。中国梦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为人民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与中国的世界梦相联结,中国发展自己的同时需要建立与其它民族和国家共同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实现中国梦的主动力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张謇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致力教育事业数十载,筹办初等、中等、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又创办一系列高等院校,在南通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成为全国办教育的典范.他希望通过教育开启民智,培养人才,实现教育救国、育才兴邦、国家富强的中国梦,但由于时代局限性和特殊社会现实,这些梦成为未圆之梦.  相似文献   

12.
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新生力量。在高校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有重要意义,应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六方面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生观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探究"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对培育大学生人生观的导向作用,提出了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将大学生人生观的培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由理论转向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有关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推进“中国梦”教育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既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为保证“中国梦”进课堂的效果,教师应深刻阐释“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在准确把握“中国梦”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选取合理的教学渠道,将“中国梦”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中,使学生真正认同、理解、接受、感悟“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民族复兴中国梦内涵丰富,其辩证特征表现在:它是个体梦与群体梦的辩证统一,是国家梦与民族梦的辩证统一,是强国梦和强军梦的辩证统一,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辩证统一,是当下梦与未来梦的辩证统一。中国梦既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其彰显本质,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称中特)的发展和升华。因为“中特”新阶段的国情特征规定了中国梦的历史方位,“中特”总任务规定了中国梦根本要义,“三个自信”打牢了“中国梦”实现的坚实根基,“五位一体”规定了“中国梦”实现的空间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了“中国梦”实现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所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中国梦必须遵循的八项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已经在全国上下普遍开展起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在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把中国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中国梦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这不仅是做好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客观要求,也是进一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危机,"中国梦"的提出是一个良好契机,对引领其价值观有重大意义。但是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只有经历认知、认同、实践的过程,才能使"中国梦"真正注入大学生思想深处;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并通过榜样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要把"中国梦"教育日常化;采取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同时,为"中国梦"传播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公民教育存在着一个盲点和两个误区,盲点是宪政教育的缺失,两个误区是用思想政治教育取代公民教育、用理想道德教育涵盖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要回归公民教育的本位,就必须正本清源,搞清楚什么是公民身份,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那些,其实现的途径、方式方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内涵,是中国梦的精髓和灵魂新,新形势下,高校积极引导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当代中国大学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有力回答。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毛泽东阐述了认识和实践、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基本原理剖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从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上回答了中国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论》和《矛盾论》中论述的原理、方法、立场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于实现中国梦仍然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实现中国梦既要以普遍原理为指导,同时又要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