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针对如何识别影响整个项目进度的关键工序的问题,提出了面向计划评审技术(PERT)的工序综合重要度分析方法。首先将PERT中工序按照时序关系划分为始工序节点、终工序节点、紧前工序节点和紧后工序节点,并给出了对应工序时间的概率分布计算方法。然后,基于PERT中不同工序对项目整体进度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工序综合重要度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基于工序综合重要度的PERT关键工序识别方法。最后,以神舟飞船研制过程甘特图为例说明了基于工序综合重要度的关键工序识别过程,验证了工序综合重要度与工序持续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2.
金勇 《机械制造》2012,50(10):1-4
针对大型复杂项目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PERT BN模型,其基于贝叶斯网络(BN)而改进的PERT,用于项目进度分析、控制及优化。给出了PERT BN的基本定义,并详述了其包含的节点、有向边和条件概率。然后,以某型号研制项目实验网络图为例,建立起对应的PERT BN模型实例。最后,以模型实例为基础,分析了人、成本和技术等外界因素对工序持续时间的影响,以及总工期变化时对资源的需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关键链项目管理和贝叶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神舟飞船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建立了神舟飞船关键链项目管理贝叶斯网络模型.首先详细描述了如何将关键链中的每个工序按照时间和资源约束的条件分解成贝叶斯网络模型中的6个节点,并进一步简化为4个节点.然后,以神舟飞船研制网络计划图为依据,说明了关键链项目管理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过程.最后,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成功识别出影响神舟飞船项目进度推迟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关键链项目管理和贝叶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神舟飞船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建立了神舟飞船关键链项目管理贝叶斯网络模型。首先详细描述了如何将关键链中的每个工序按照时间和资源约束的条件分解成贝叶斯网络模型中的6个节点,并进一步简化为4个节点。然后,以神舟飞船研制网络计划图为依据,说明了关键链项目管理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过程。最后,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成功识别出影响神舟飞船项目进度推迟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神舟飞船计划评审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项目进度瓶颈识别问题,提出包括项目进度管理不确定性、贝叶斯网络、计划评审技术和重要度的技术路线.抽取神舟飞船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扩展贝叶斯网络,提出一种基于有向无圈图和概率分布的计划评审技术贝叶斯网络模型框架,分析模型的基本性质:基于传统重要度理论,提出神舟飞船项目瓶颈重要度,研究瓶颈识别决策过程;根据神舟飞船项目进度优化目标,分析瓶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思路,为神舟飞船设计师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实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和提高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误差传递网络的工序流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少工序的波动水平是提高工序加工质量的关键,在多工序加工过程中,由于工序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效应,波动源的有效识别是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传递网络的节点波动效应评价方法,基于线性关系建立工序间波动传递方程,进而构建由零件加工特征、加工要素节点组成工序流误差传递网络,在此基础上,定义节点的波动传递系数,并给出不同节点的波动效应值量化方法,通过考察各节点波动效应值,确定工序流需要优先进行改进的工序及加工要素节点。一个三工序加工过程被用于验证提出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工序流薄弱工序节点。  相似文献   

7.
关键工序的有效识别及其质量特征数据不足问题是多品种小批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由此,提出一种基于清晰集与灰色关联分析的多品种小批量制造过程关键工序识别方法,综合考虑加工难度、成本、客户(VOC)等因素,构建多品种小批量质量关键工序的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各品种的关键工序进行聚类分析,进而确定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目前三维环境下工艺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引入工序模型的概念,并提出了工序模型驱动的工艺设计方法.该方法从零件设计模型到毛坯模型逆向生成零件的加工工序,每规划一道工序,生成一个工序模型,然后基于该工序模型进行下一道工序的规划.在工序模型驱动的工艺设计过程中,加工特征识别、加工元生成以及加工元聚类是影响工艺自动规划的关键,为此,对基于工序模型的混合加工特征识别、基于知识的加工元生成以及基于模糊C-均值的加工元聚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某型号飞机双面大框零件为例,讨论了所提方法的应用过程,为三维环境下的工艺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项目进度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资源受限约束的关键链搜索算法(ESCCPM)。当存在资源冲突时,该算法以最早开始时间优先为原则,对项目资源进行分配,并根据资源标记修改有资源冲突工序的紧前工序集。由于修改后的紧前工序集合中不仅包含由时序关系确定的工序,还包含由资源关联确定的工序,证明了该算法能够建立项目最优关键链。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算法执行过程,并与其他资源分配方法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项目进度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资源受限约束的关键链搜索算法(ESCCPM)。当存在资源冲突时,该算法以最早开始时间优先为原则,对项目资源进行分配,并根据资源标记修改有资源冲突工序的紧前工序集。由于修改后的紧前工序集合中不仅包含由时序关系确定的工序,还包含由资源关联确定的工序,证明了该算法能够建立项目最优关键链。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算法执行过程,并与其他资源分配方法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Agent和PERT图的车间冲突消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构建基于多Agent的车间管理信息系统。针对车间中常见的资源冲突问题,建立基于多Agent合作的冲突消解模型,并将PERT/CPM方法引入到多Agent系统的冲突分析过程,根据竞争同一资源的不同Agent的任务在PERT图上的位置关系,对冲突进行分类,并给出相应的冲突消解策略。最后以NCP-CP冲突为例,介绍整个系统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标准化工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重要作用的分析,指出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不可缺少的支柱,通过强化标准化工作,巩固和发展专业优势是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并就标准化工作如何创新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工艺路线管理程序的涵义及其重要性。阐明了更新完善后的工艺路线管理程序在企业生产运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面向质量的集成产品开发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进行有竞争力产品的开发。本文讨论了面向质量的产品开发思想指导下的产品开发决策过程。并以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案集为对象,建立了评价选优的指标体系和基于模糊优选理论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5.
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的综合柔性调度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加工和装配综合的柔性调度中忽略工序间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导致调度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的综合柔性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将设备无关延迟时间转换为设备无关延迟工序,提出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的综合柔性调度工艺模型;通过将设备无关延迟约束工序转换为顺序约束工序的策略,将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的柔性加工问题转换为一般柔性加工问题;对一般柔性加工问题采用短用时策略和设备均衡策略确定标准工序的加工设备,将一般柔性加工问题简化为一般综合调度问题并用长路径优先策略调度;对于路径长度相等且在同一设备上加工的标准工序,提出调度前续短路径策略选择调度工序。实例表明,该算法通过考虑设备无关延迟约束时间使综合柔性调度的结果更精确并且能减少产品总的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16.
基于STEP标准的BOM数据结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BOM的研究对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及效果的重要性,结合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实际需要,研究如何通过STEP标准的部分实体来描述BOM数据结构。介绍了表达BOM数据结构所需引用的两个STEP集成资源构件,产品定义模式和产品结构模式,然后通过一个机械装配产品的范例来详细阐述了基于STEP标准描述和表达BOM数据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Mil'shtein S  Doshi U 《Scanning》2004,26(6):270-272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it is the basis of some security systems and an important tool of government operations such as the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Services,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in the Armed Forces, and so forth. After the tragic events of September 11, 2001, the importance of reliabl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technology became even more obvious. In the current study, pressure-induced changes of distances between ridges of a fingerprint were measured. Using calibrated silicon pressure sensors we scanned the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across a finger pixel by pixel, and also generated maps of an average pressure distribution during fingerprinting. Emulating the fingerprinting procedure employed with widely used optical scanners, we found that on average the distance between ridges decreases by about 20% when a finger is positioned on a scanner. Controlled loading of a finger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reproduce the same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across a given finger during repeated fingerprinting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