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确保乘员们舒适性和安全所必备的功能,汽车空调的安装率目前已达到了100%。左右,但为了提高车辆的乘座性和配置高级音响和驾驶系统,则必须使汽车空调小形化。本文介绍了将空调部件小形化和整体机组化,从而使汽车空调更加小形化。  相似文献   

2.
汪琳琳  杨昭  王丹 《制冷学报》2022,43(1):59-67
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与传统乘用车不同,对采用热泵空调系统并利用液冷冷却电池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制冷剂充注量比传统汽车空调增加了400~800 g.若使用可燃制冷剂,泄漏扩散至乘员舱,燃烧风险将增大.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R1234yf制冷剂在蒸发器破损泄漏随送风进入乘员舱后的浓度变化过程和最高浓度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汽车空调传热特点和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给出的等效温湿度舒适图,分析了汽车空调合理的舒适标准,并提出了温度、湿度控制措施,同时还提出了汽车空调在冬季供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汽车空调贮液干燥器平衡吸水量检测装置的结构、检测过程及注意事项,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CO2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且环境友好的自然工质,是未来汽车空调制冷剂替代方案的重要选择。考虑到CO2系统制冷剂泄漏导致乘员舱气体体积分数超标的舒适及安全问题,本文使用三维仿真软件STAR-CCM+搭建乘员舱CO2制冷剂泄漏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两种不同泄漏速率和泄漏圆孔孔径下乘员舱乘客面部测点CO2体积分数的动态变化情况。在50 g/s的高CO2泄漏速率下,面部CO2体积分数在泄漏完成时能够达到9%以上,需要切换送风模式提供新风来降低乘员舱内CO2体积分数;在0.1 g/s的低CO2泄漏速率下,泄漏完成时面部CO2体积分数不超过3%,处于呼吸安全区范围。  相似文献   

6.
《标准生活》2012,(7):28
有近七成的家长对此几乎一无所知,而在有所了解的家长中,绝大多数对使用儿童乘车安全座椅持可有可无的态度。2012年7月1日,《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规定"生产企业所有在产车型上必须安装安全座椅接口及安全锁等"。所谓"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就是带有保护带扣的织带或相应柔软的部件、调整装置、连接装置以及辅助装置(例如手提式婴儿床、婴儿携带装置、辅助座椅和碰撞防护),且能将其稳固放置在机动车上的装置。其作用是在车辆碰撞事故或突然减速时,减小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汽车空调风道结构影响着风道中气流的流动阻力、气动噪声和出风指向性。在车型开发的早期准确地计算风道中的流体运动可以在缩短开发周期和减少开发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乘员舱的舒适性。为了减少CFD仿真的误差,当前的研究探讨四种湍流模型对风道压损和流量分配的影响,并与四种模型的计算均值对比。结果表明,四种湍流模型的压损仿真值差异在32Pa以内,v2f湍流模型在压损和流量分配的计算上与四种湍流模型计算的均值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GB 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中提出了商用车驾驶室和乘员室改制的技术要求,为了实现测试要求并满足消防车使用的特殊要求,开发研制出一套用于消防车驾乘员室强度、防坠落物性能的测试装置,从而有效验证消防车辆对驾乘人员保护能力,提高消防车对救援人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汽车空调(Heating,Ventilation,and Air-Conditioning,HVAC)存在噪声过大导致舒适性较差的问题,通过试验为主、数值仿真为辅的方法对整车环境下空调系统气动噪声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空调系统产生的气动噪声呈宽频噪声特性。整车环境下空调系统辐射出来的噪声量级比自由场环境高11.7 d B(A),声压级较大的频带更宽,呈现出明显的混响场特征。在空调风机转速为7档、内循环工况时,测点C处的总声压级高达67.9 d B(A),超过企业内部标准要求1.9 d B(A)。风机是主要噪声源,应在后期降噪中加以控制。由于乘员的阻挡和衣物的吸声,乘员舱空间缩小,坐有乘员时相同测点的总声压级小1.5 d B(A),在125 Hz以上各频率段的声压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文中研究可为明确空调系统在乘员舱的声辐射特性和空调系统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经济的稳步增长,有车一族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对汽车乘驾舒适性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汽车空调行业应运而生。在国际环保主义潮流的影响下,汽车空调的环保问题也引起了汽车相关群体的关注,汽车空调正在朝环保化方向发展。汽车空调系统具有制冷、取暖、除霜、除雾、空气过滤和湿度控制等功能。近年来,环保和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汽车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拥有一套节能高效、性能可靠的空调系统是必要的。在维修和车辆报废时使用制冷剂回收和再利用设备是减少温室气体直接排放的措施之一。对制冷剂回收工艺的研究,实现提高汽车空调维修新技术的规范化、教学的工艺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SF6断路器及GIS设备的大量使用,在减少供电企业对设备维护工作量,提高设备使用率的同时,也带来了SF6气体的回收与处理的问题。因此,SF6气体回收装置也投入到了日常的使用,而对回收装置的日常的使用和维护管理,也成为了我们重视的课题。本文对SF6气体回收装置使用与维护管理方法等进行了解析,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检修现场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电能计量装置,也就是日常所说的电表,它是用来测量用户使用电量多少的工具,并作为供电部门结算费用的依据。目前,很多用户使用各种方式方法对电表改造破坏来减少缴费追求个人利益。因此,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防破坏性提出很高的要求,下文中提出了对电表的设计制造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KULI仿真软件搭建整车降温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中间换热器(又称同轴管,IHX)、后出风吹面装置以及乘员舱衣帽架对乘员舱降温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其单一装置及其组合方案对整车降温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当取消单一功能配置时,衣帽架对乘员舱降温性能影响较大,平均温度升高2.2~2.4℃;后吹面装置次之,平均温度升高0.6~0.8℃;同轴管的影响最小,平均温度升高0.2~0.4℃。而且衣帽架单一装置对乘员舱降温性能的影响大于同轴管和后出风吹面装置组合对乘员舱降温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为整车及后续车辆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及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的加注,是汽车保养和维护的关键项目之一。通过制冷剂性能和歧管压力计工作原理的介绍,利用歧管压力计进行制冷剂的加注,并结合其压力检测功能、制冷剂状态等判断制冷剂加注量;并对常用的六种检漏方法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此提高汽车空调的利用率,增加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盛晓峰 《硅谷》2010,(23):128-128
随着电力客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水平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建立安全可靠的输电线路自动化保护系统已成为线路运行发展的必然方向。实际运行中线路故障绝大部分都是突然瞬时的,永久性故障所占比例较小。对自动重合闸装置在不同系统中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后,结合自我经验,对日常运行中自动重合闸装置出现"误动"、"拒动"现象的原因进行认真探讨,并总结一些改进措施,有效提高自动重合闸装置的综合使用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热量表流量传感器及热水表的日常检定或测试过程中,各地的生产厂家和计量检定机构都希望使用冷水代替热水,其原因是冷水检定装置的价格比热水检定装置低,且日常维护费用少。笔者对评价冷热水等效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制冷速度不够快”是J.D.Power公布的有关汽车空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回归了J.D.Power数据和最大降温速率的函数关系式,将该函数用于汽车空调系统设计,有助于指导汽车空调设计工程师评估空调系统降温特性对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上海汽车空调器厂利用航天高科技优势并从日本引进了“底盘测功机”等关键设备和仪表,于日前研制成功汽车空调测试装置。经专家鉴定这套装置达到八十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第一套汽车空调环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以国内CRH1型动车组为例,通过对其车辆减振装置中液压减振器和空气弹簧装置的研究,分析CRH1型动车组减振装置在高速运行下对车辆舒适性的影响,并对动车组减振装置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讲述在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以人机工程常用工具为基础进行设计分析,使得设计出的汽车产品能更好地满足乘员使用舒适性。重点介绍了人机工程学主要的应用方面,主要包括整车视野设计、坐姿舒适性、进出方便性、机盖背门开启舒适性等。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积累,提出了一些设计经验参考,该文章对新产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