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被动式热释红外线传感器制作的报警器和自动开关类的文章,在不少杂志上刊登过。本文介绍一种与众不同的热释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该报警器的探头部分使用廉价的4运放LM324完成对热释红外线信号的放大、比较、输出,用51系列单片机AT89C2051做报警器的主控部分,二者之间只用一根双线连接,这条线路既完成给传感器的供电,又传送探头部分向主机部分发回的报警信号。该报警器具有在监测范围内进入报警、断路报警和短路报警三种功能。可以说:即有对外监测,又有对本身系统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随着安防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红外报警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电池供电的无线红外报警器存在不能长时间持续供电的应用缺陷。因此,对无线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布防/撤防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一种太阳能低功耗无线红外报警器的改进设计方案,实现了进一步降低报警器的功耗、增加报警器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该报警器增加了太阳能供电电源模块,具有接收解码功能的无线收发模块及接口电路;根据报警器的布防/撤防命令,增加了对红外探头电源的通断控制;利用CPU的掉电唤醒功能,编写了报警器测控软件程序,实现了报警器的低功耗工作模式设计。实际测试和应用表明:该设计有效降低了报警器的功耗,实现了报警器18个月的超长时间持续供电。其设计思想对其他移动太阳能电源和低功耗设备的设计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外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本文所设计的为被动式红外报警器。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利用热释红外线传感器探头作为探测器的多路防盗报警器.该报警器能够自动完成交直流供电转换,具有灵敏度高、电压适用范围宽、准确可靠等特点,并配有多种声光报警方式.给出了该报警器的基本原理和方框图。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款基于GSM模块的家庭防盗报警器,采用无线红外探头作为监视探头,MSP430G2553作为微处理器。通过SIM300模块及时向机主发送报警信息。当有不速之客进入你的防区后,传感器及时通过无线向微处理器发送,后者经过处理后会给机主打电话,并且通过短信告诉机主情况。本系统由MSP430G2553单片机、语音播放模块、SIM300模块、无线红外人体感应报警器、遥控器和用户终端组成。经过长时间测试,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的稳定性,应用价值广阔。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工业语音报警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工业语音报警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单片机8031为例,采用ISD1420语音芯片进行工业语音报警器的开发和设计,并给出了语音部分的电路及子程序。该语音报警器采用了直接模拟量存储技术DAST,完成语音的录入、存储及分段调出。  相似文献   

7.
智能防盗防火报警器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采用 80 31单片机研制而成的多功能报警器。该报警器配用相应的标准保安探头 ,可以实现防开启、防接近、防玻璃破碎、防火灾等全面的保安功能。介绍了该报警器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详细阐述该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硬件和软件设计思想及其实现过程。经过开发阶段理论分析及现场运行时期考验 ,证明此设计方案合理 ,产品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可取代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8.
钢丝绳广泛运用运输等领域,长期连续使用断丝存在等问题,不能实时检测造成安全隐患。为解决此问题设计钢丝绳断丝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探头、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报警器。探头包括拾磁元件和励磁元件两部分,拾磁元件采用线性霍尔元器件错位式无死角周向:排布,励磁元件产生磁场使钢丝绳内处于磁饱和状态。信.号处理电路采用差动滤波放大电路,减少霍尔传感器的静态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当检测到钢丝绳断丝损伤时,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大于05V,单片机输出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由MCS-51系列单片机构成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高性能,构成集散式多单片机网络系统。集中报警器与区域报警器之间,区域报警器与各编码式光电烟感探头之间均采用串行通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工作可靠、功能强、造价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智能报警器的设计方法:该报警器采用NRF401为发射和接收芯片,配以高速处理芯片P89LPC930和高精度A/D,实现了报警信号采集和处理的智能化,并给出了部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流程图。该报警器应用范围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听漏仪是供水管网检漏的重要仪器.介绍了一种基于ATMEG8535微处理器的多通道多功能便携式听漏仪.它由基于压电陶瓷的高精度拾音器、前级放大电路实现声电转换;由ATMEG8535微处理器控制多路带通滤波器、精密检波器、AD转换器实现频谱分析,并具有频谱模式、选频模式和混频模式3种功能.实践表明,所研制的听漏仪能有效地检测供水管线的漏损.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输油管道微小泄漏检测方法有限、检测成本高、阻塞管道风险大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个基于ARM—Linux和MEMS传感器的球形管道内检测器,其直径小于待检测管道直径。详细论述了该检测方案的原理、球形检测器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等内容。通过在输水管道内的多次模拟泄漏实验,证明该球形检测器检测流程简单、运行安全,能有效地检测出泄漏并给出较精确的定位信息,为输油管线微小泄漏的高精度、低成本的实用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罐箱/槽罐车液化石油汽(LPG)运输安全,研制了一套实时探测器,它与GPS/GPRS终端共同组成LPG罐箱/槽罐车安全监测系统,对LPG气体泄漏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罐箱/槽罐车的结构,探测器设计由一个主探测器和两个副探测器组成,当气体传感器检测到LPG泄漏气体浓度超过预设报警值时,探测器可主动向GPS/GPRS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石油化工仪表的防雷安全性,进行防雷接地系统的优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漏感和励磁电感增益分配和检波控制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法,基于麦克斯韦全电流定理,进行石油化工仪表防雷接地的电磁场分析,以双运放LM358放大器为核心进行石油化工仪表防雷接地系统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了交流放大器设计、滤波器设计、检波器设计和直流放大器设计,在检波设计中采用8阶高通滤波器(S3529)并联,提高防雷接地系统的输出运放性能,最后进行系统调试和电路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石油化工仪表防雷接地设计,防雷的阻带衰减大于51dB,对雷击信号具有较好的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性能,较好地保护了石油化工仪表安全。  相似文献   

15.
基于SOPC的雷电探测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探测仪是探测大气电磁场中的雷电信号和记录发生雷击时间信息的仪器。上一代雷电探测仪存在集成度低、功耗大、探测性能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雷电探测仪,采用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技术,将NiosⅡ处理器、雷电判别模块、本地时钟模块集成在一块FPGA上,提高了系统集成度、降低了系统的功耗并提升了探测性能。新型的雷电探测仪通过了一致性实验和联网定位实验,目前已经服务于中国雷电监测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单片微机控制的火灾自动探测报警控制器。将烟感、温度探测器接入单片微机,经单片微机逻辑判断,经专用声光报警集成电路来进行火灾报警、异常报警(烟感、温感其中之一动作)、故障报警,并发出不同的声光信号、显示出事故类型及位置。本控制器适用于总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m^2的各种地方,如图书馆、档案馆、计算机房等处。  相似文献   

17.
陈骥  刘磊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30(11):111-114
为了提高气体检漏仪的智能化水平,设计了一种基于ARM9硬件平台的气体测漏仪.系统以S3C2440为控制核心,采用高精度A/D转换器,双气路设计和压力检测法检测气密性,具有自检,数字显示,实时曲线绘图和数据存储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不仅操作简单,满足在线检测的要求,且有很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能谱型核测井仪的设计方案,其目标是研制适用于铀矿勘查的便携式测井仪,满足测井生产的需要。该仪器采用碲锌镉CdZnTe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高端的32位嵌入式ARM处理器S3C2410A为仪器系统控制核心,并在此硬件平台上移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编写了基于MiniGUI的测井仪监控终端软件。仪器具有实时性、体积小、功耗低、灵敏度高、成本低、便于携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便携式检波测试仪选取超低功耗的16位单片机MSP430为主控MCU.选择μ/OS-Ⅱ作为系统地实时操作系统,采用低功耗的智能处理策略,实现多任务处理、超长待机,便于野外长时间作业.  相似文献   

20.
医用管道空气探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血浆单采仪中血液采集、回输、成份分离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输注管道内空气气泡问题 ,探讨了检测方法 ,研制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空气探测器 ,并在血浆单采仪上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