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生产工艺、智能质量检测和数据分析等在陶瓷制造中的前沿应用。计算机技术提供了高效的陶瓷设计和生产工具,数字化生产工艺实现了个性化和高效率生产,智能质量检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数据分析帮助优化生产过程。这些前沿技术使陶瓷制造业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的前提下,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基于计算机的各项技术也日渐深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计算机技术与工艺美术领域的结合为工艺美术品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论述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艺美术品设计的优势,并就计算机技术在陶瓷、琉璃、雕塑工艺品中的应用进行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从动漫陶瓷衍生产品的现状、动漫陶瓷衍生产品的特点和动漫陶瓷生品的发展趋势三个部分,研究探讨我国陶瓷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语境下和跨文化背景下,从漫画艺术的造型元素和醴陵本土地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视角,将漫画造型形态在醴陵陶瓷设计中巧妙运用,将赋予醴陵陶瓷产品新的文化性和精神性。本文从漫画艺术视角探索如何创作富有醴陵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醴陵陶瓷产品,有助于树立一个优秀的醴陵文化平台,吸纳更多的动漫文艺爱好者投身到陶瓷产业中。传承传统湖湘文化精神,探索当代醴陵陶瓷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夏天,中国陶瓷大师联盟组织中国陶瓷设计大师,以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题创作陶瓷作品,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把大师精心创作的优秀作品捐献河南焦裕禄纪念馆,这是陶瓷艺术大师对一个伟大灵魂的永久纪念。通过这些作品让焦裕禄精神在中国薪火相传,同时举行的爱心捐献活动和陶瓷文化复兴讲座,为传统的陶瓷产业注入了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与陶瓷产业新机遇》。  相似文献   

6.
高扬  陈鹏屹 《陶瓷》2024,(3):91-93
笔者旨在探讨陶瓷艺术与数字技术的交叉点,以及这种交叉对陶瓷工艺和创新的影响。通过对数字技术在陶瓷设计、制造和展示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笔者将展示数字技术在陶瓷艺术领域的潜力和创新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为陶瓷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工具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改变了陶瓷制造过程和陶瓷作品的展示方式。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陶瓷艺术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人切身体会到陶瓷文化独有千秋的魅力。文创产品作为陶瓷文化的器物载体,展现了陶瓷精妙绝伦的创作技艺,含蓄表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而陶瓷制品的设计也成为了老百姓日常生活、民俗文化、审美价值的浓缩映射。本文从文创产品的定义、陶瓷文化与文创产品密不可分的联系入手进行理论阐述,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部分产品为例,梳理了陶瓷文创产品在生活、艺术、民俗三个方面的应用,旨在守正创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各种数字化、信息化的生产制造技术开始在陶瓷行业彰显优势,其中,3D打印技术便是走在发展前沿的技术之一,为陶瓷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探究3D打印技术在陶瓷文化传承中的实际应用,此次以3D打印技术为切入点,陶瓷为研究对象,先深入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概念内涵,而后重点分析该技术在陶瓷文化传承中的应用体现。通过研究得出结论:3D打印技术的具体应用可体现在对陶瓷作品的设计开发、陶瓷的修复补缺、异型陶瓷制作等等,通过积极推广3D打印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能为我国陶瓷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乐雅陶艺     
正株洲乐雅陶瓷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个集陶瓷艺术创作,图文设计制作,文化创意传播,艺术品销售等文化传播公司。邹氏三代以"艺归于心"为艺术设计理念,凭借多年在湖南省陶瓷硏究所工作创作设计经验,由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总编邹明林与工艺美术师、讲师邹幸,传承并发展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原湖北美院汫师、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陈列馆馆长)邹国华的艺术思想,共同创作  相似文献   

10.
乐雅陶艺     
正株洲乐雅陶瓷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个集陶瓷艺术创作,图文设计制作,文化创意传播,艺术品销售等文化传播公司。邹氏三代以"艺归于心"为艺术设计理念,凭借多年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工作创作设计经验,由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总编邹明林与工艺美术师、讲师邹幸,传承并发展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原湖北美院讲师、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陈列馆馆长)邹国华的艺术思想,共同创作出新醴陵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1.
丁宁 《佛山陶瓷》2014,(1):33-35
陶瓷数字喷墨打印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陶瓷装饰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陶瓷装饰材料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具有传统陶瓷装饰工艺无可比拟的的优势。本文探讨了喷墨打印陶瓷墨水的制备及其在陶瓷制造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陶瓷墨水的合成方法、墨水的性能要求和喷墨陶瓷打印工艺的应用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笔者认为喷墨打印陶瓷墨水的成功研发及其与喷墨打印机兼容性研究是该技术应用的基础,喷墨陶瓷打印技术可为实现陶瓷制品表面装饰的复杂化、自动化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因而在制备高附加值瓷砖领域,具有巨大的竞争力,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袁筱英 《中国陶瓷》2006,42(9):52-53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陶瓷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块丰厚的创作沃土。如何将中国特色的陶瓷文化与世界时尚流行文化有机地结合、融会贯通,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受要世界推崇喜爱的陶瓷制品,使陶瓷设计创作向着更加广阔的领域扩展,是陶瓷设计师不懈的努力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陶瓷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其艺术形式、创作主题以及陶瓷文化影响了很多国家的陶瓷艺术,在世界陶瓷史册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工业机械化大生产的出现、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经历了各种设计思潮跌宕起伏的欧美等国,其陶瓷艺术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美感、亲和力、细腻精致的日用陶瓷设计,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动摇了中国日用陶瓷所占据的地位,唤醒了对中国的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发展宗教陶瓷创作的大国,但是在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其他方面的发展过快,对于宗教陶瓷创作的发展越来越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在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传统宗教陶瓷雕塑创作的文化缺漏,如果长此以往,我国传统宗教陶瓷雕塑创作得不到重视,那么有朝一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不再存在。为了改善我国存在的这种现状,保留我国固有的传统优势,因此本文对于传统宗教陶瓷雕塑创作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丁易名 《中国陶瓷》2023,(6):108-111
文化语境和陶瓷茶具之间存在着联系并相互制约,因此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陶瓷茶具形式,这些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并且在陶瓷茶具设计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审美意蕴。本文将中国、日本和土耳其三个国家的陶瓷茶具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希望能从全新的角度向大众辨析陶瓷茶具设计风格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陶瓷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教学策略及面临的挑战。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将其融入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审美体验,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于是本文提出了五种策略,包括融入课文、实地观摩、模仿创作、开展主题创作和结合科普知识。这些策略相辅相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体验。但是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教师专业知识、学校资源限制、学生兴趣培养等挑战,这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自然给予人类造物活动灵感和启发,为创作提供了参照物,随着时间的发展与进步,陶瓷装饰在材料、工艺、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而以自然为灵感的创作源泉始终未变,本文从自然与陶瓷装饰的概述、知名陶瓷品牌装饰的自然元素、将自然元素应用在陶瓷装饰设计三方面,给设计者提供新思路,创造出更多美丽的陶瓷。  相似文献   

18.
《陶瓷》2019,(11)
在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陶瓷艺术占据着重要地位,陶瓷造型的设计、色彩的搭配与运用使得陶瓷艺术别具一格。笔者联系实际,围绕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展开分析,旨在促进色彩在陶瓷设计中的合理化应用,促进陶瓷艺术设计美学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俊 《江苏陶瓷》2000,33(2):41-42
陶瓷艺术品创作是人类最早的文明活动,历史发展到今天,不难发现,任何一个时期的陶瓷生产活动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具新的特色和要求,特别是包括陶瓷在内的工艺美术产品,引发出不同层次的追求。作为陶瓷工作者,企盼中国创作陶瓷艺术精品,并带有新的需求特征。目前大部分的陶艺作品显得平庸,缺乏匠心独运的创作构思,人们疾呼和力图改变阻碍陶艺理性发展的现状。 作为当代陶艺工作者,当责无旁贷,应在广阔无垠的创作空间,努力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20.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2):I0001-I0001
乐雅陶瓷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邹氏艺术馆主要以陶瓷艺术创作,文化创意传播,艺术品销售为主。该公司以"艺归于心"作为作品设计理念,主要由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总编辑邹明林与高级工艺美术师、讲师邹幸等组成,传承并发展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原湖北美院讲师)邹国华的设计理念,创作醴陵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