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濮城文51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开发过程中经过多次压裂改造,地层裂缝发育,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室内研究,开发了盐酸-硅酸钠、氯化钙-硅酸钠近解远调堵剂、水泥复合堵剂、钙土体系等高强度微裂缝和大孔道堵剂,并形成了一套油井分层封堵等工艺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形成的整体调剖技术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提高了注入水波及系数,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濮城沙三油藏属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经多次压裂改造,地层裂缝发育,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应用PI决策优化设计技术,通过室内研究,开发了盐酸-硅酸钠、氯化钙-硅酸钠近解远调堵剂、水泥复合堵剂、钙土体系等高强度微裂缝和大孔道堵剂,以及YH103系列、FD系列、STP-01系列、油井水泥等油井堵水堵剂。通过和堵剂相适应施工工艺:水井施工工艺技术,水井多段塞封堵技术,油井找水工艺技术,油井分层封堵等工艺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提高了注入水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3.
杨建华 《试采技术》2004,25(1):47-51
濮城沙三段属非均质性油藏,开发过程中经多次压裂改造,地层裂缝发育,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应用优化设计技术和PI决策专家系统研究,开发了盐酸-硅酸钠、氯化钙-硅酸钠近解远调堵剂、水泥复合堵剂、钙土体系等高强度微裂缝和大孔道堵剂,以及YH103系列、FD系列、STP-01系列、油井水泥等油井堵水堵剂。通过水井施工工艺技术、水井多段塞封堵技术、油井找水工艺技术、油井分层封堵等配套工艺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提高了注入水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4.
高压低渗微裂缝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濮城油田沙三段油藏属非均质性油藏,开发过程中经多次压裂改造,地层裂缝发育,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应用优化设计技术和PI决策专家系统,进行室内研究,开发了盐酸-硅酸钠、氯化钙-硅酸钠近解远调堵剂、水泥复合堵剂、钙土体系等高强度微裂缝和大孔道堵剂,以及YH103系列、FD系列、STP-01系列、油井水泥等油井堵水堵剂。通过和堵剂相适应施工工艺:水井施工工艺技术,水井多段塞封堵技术,油井找水工艺技术,油井分层封堵等工艺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提高了注入水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特征,在认识油藏特性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堵剂性能与堵剂配方,认为采用水驱流向改变剂+疏水统合聚物复合堵剂是治理裂缝性油藏见水井深部调剖的有效途径,在取得明显治理效果的基础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低渗透油藏后期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复合调剖体系在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特征,在认识油藏特性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堵剂性能与堵剂配方,认为采用水驱流向改变剂+疏水统合聚物复合堵剂是治理裂缝性油藏见水井深部调剖的有效途径,在取得明显治理效果的基础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低渗透油藏后期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低渗油藏压裂投产时形成的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共存,造成角井水淹严重而边井注水不见效.为增大水驱波及系数,调剖堵水是经常采用的增产手段。然而目前该类油藏的调剖堵水效果较差,成功率较低。,综合分析发现,影响调剖堵水效果的关键问题是传统调堵方案设计中未考虑堵剂由裂缝向基质的滤失.方案设计的堵剂用量偏小:文中在渗流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系统与基质系统的渗流方程,考虑不同储层物性和堵剂性能条件下的堵剂滤失,推导出不同条件下的堵刺总量与滤失量的比例.可用于指导具体调剖堵水方案设计,得到最佳堵剂用量。通过现场实施效果验证,该方法可较大幅度地改善调堵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老君庙M层油藏是一个低渗、裂缝-孔隙型油藏,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需整体调剖改善其注水开发效果。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选择最优调剖井,设计了适合于地层条件的堵剂类型和堵剂用量,并对整体调剖的效果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矿场施工结果表明,整体调剖后井区产量上升、含水下降,注水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中原油田封堵大孔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原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大孔道普遍存在,递减逐年加大,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分析中原油田地质特点,开展封堵大孔道技术研究,形成了配套的PI决策技术、示踪剂油藏监测技术、多段塞封堵技术、分层封堵及施工工艺技术,并对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开展了系列封堵大孔道堵剂研究,开发了石灰泥堵剂、水泥复合堵剂、粉煤灰堵剂、纸浆废液堵剂、F917 树脂堵剂、WT-II封堵剂、盐酸—硅酸钠等调剖剂的研究。试验证明,系列堵剂对封堵大孔道具有明显的作用。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高含水期油田稳产探索了一条新路,提高了油田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调堵剂的动态成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部封堵技术是改善窜流型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体系是新型的聚合物凝胶调堵剂。采用30m超长填砂管,模拟了吉林扶余油田的基质和高渗透条带,研究了这种调堵剂在油藏运穆过程中的动态成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调堵剂在运移过程中仍能形成凝胶,其初始成胶时间与在静态条件下基本相同,但完全成胶时间比在静态条件下长;调堵剂完全成胶后,具有很强的封堵能力,封堵系数高达30000。  相似文献   

11.
低渗裂缝油藏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三中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力油藏之一,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因而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产量递减快,开发效果变差。针对油藏低渗裂缝的特点,研究与应用了NAH(硅酸钠和盐酸)凝胶调剖技术。简要描述了应用区块的地质特点、存在问题,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机理、室内评价情况与适合的调剖剂配方。该技术在沙三中1-5油藏整体实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扶余油田复合段塞调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复合段塞调剖技术是针对扶余油田裂缝和孔道发育的油藏特点而开展的,主要从提高对油藏的认识入手,加强了高强度、快速成胶堵剂的开发研究,形成2套适合封堵裂缝和孔道的调剖体系:体膨堵剂型+钠土聚合物+HJ-Ⅲ型调剖体系、凝胶颗粒+铬凝胶+无机高强度堵剂调剖体系,这2套调剖体系均具有强度高、抗干扰、耐冲刷和成本低的特点。在调剖工艺上采取多段塞注入方式,根据油藏特点,段塞组合由前缘段塞、填充段塞和封口段塞组成。在调剖施工参数优化设计上进一步科学地定量化,调剖半径借鉴示踪剂拟合结果,施工排量考虑了颗粒型堵剂的沉降速度。该技术自2001-2002年度在扶余油田共施工52口井,累计增油5023.8t。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姬塬油田罗1区块低渗裂缝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大裂缝窜流严重、水驱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油水井双向调堵、综合治理的技术思路。对调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优选了堵水剂、调剖剂,堵水剂选择中温凝胶堵水剂G542和高强度有机封口剂G521;调剖剂选择聚合物冻胶调剖剂TP-1和聚合物微球调剖剂WQ-1。现场采用段塞式注入方式,选择注采关系对应明显的注水井X175-15井和油井X175-16井成功实施了双向调堵技术。施工后,油井X175-16井日均增油3.62 t,含水由88.6%下降至54.7%。下降了33.9%;注水井X175-15注水压力提高2 MPa,调堵结束后两个月井组累计增油196 t,取得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该技术为解决低渗油藏裂缝性见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封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沈84-安12块及曙光古潜山油藏高含水开发中后期形成的大孔道及裂缝,研究了粉煤灰及橡胶粉填充的聚丙烯酰胺一三聚氰胺冻胶堵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堵剂封堵大孔道技术.该技术现场应用10井次,取得了明显增油降水效果,对提高油藏水驱波及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调剖技术已成为中高含水油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手段。在实际生产中,常存在堵剂与地层特性或孔隙特征不配伍、堵剂自身易污染地层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先后开发了适用于高温、高盐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预交联颗粒凝胶深部调剖技术和适用于特低渗透油藏的地下合成复合调剖技术,并针对地层特点研究了相应的施工工艺。经过矿场实验证明该类技术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6.
海上油田潜山油藏裂缝发育,油井初期产能较高,随着注入水、边底水沿主裂缝突进,油井含水率突升,产量递减严重,严重影响了油藏开发效果。由于裂缝油藏强水窜通道发育,调堵体系需要更高的综合性能,通过创新制备方法,获得了二次交联凝胶调堵体系。对体系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获得了关键技术指标,并开展影响因素评价实验,建立成胶时间与成胶强度关系图版,结合油藏理论及实验模拟,优化了工艺设计关键参数及段塞设计方法。新型调堵体系在海上油田开展现场试验,对出水裂缝形成了高效封堵,措施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濮城沙三段属非均质性油藏,开发过程中经多次压裂改造,地层裂缝发育,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应用优化设计技术和PI决策专家系统,进行室内研究,开发了油井堵水、水井调剖系列堵剂。通过现场工艺的相继实施,提高了注入水波及系数,使油藏开发指标和开发效果均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张同凯 《油田化学》2018,35(4):726-730
陆相沉积类型的砂岩油藏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长期注水冲刷后形成的窜流通道加剧了平面矛盾,严重影响了油田采收率及开发效果。根据砂岩油藏窜流通道的成因和现状及技术和经济的要求,从堵剂的类型、封堵机理及性能等方面综述了符合砂岩油藏窜流通道特点的六大类堵剂,主要包括聚合物凝冻胶类、树脂类、颗粒类、沉淀类、微生物类和泡沫类调堵剂。六类调堵剂均有各自的优缺点,需根据砂岩油藏的特征,系统全面地研究封堵窜流通道的抑制方法,筛选合适的堵剂。  相似文献   

19.
两性缔合聚合物/有机铬冻胶调堵剂的性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键  郑焰  冯玉军  罗平亚 《油田化学》1999,16(3):214-216,227
用西南石油学院研制的新型水溶性两性缔合聚合物配制了两性缔合聚合物/有机铬冻胶调堵剂,全面考察了成胶体系和形成的冻胶作为调堵剂的性能,探讨了该冻胶的调剖堵水机理,本研究表明,该新型调堵剂具有成胶时间可调,耐盐性极好,抗压强度大,稳定性好等特点,可望在高矿化度和裂缝性复杂油藏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20.
老君庙M层油藏是一个低渗,裂缝-孔隙型油藏,含水上升快,产递减快,需整体调剖改善其注水开发效果。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选择最优调剖井,设计了适合于地层条件的堵在型和堵剂用量,并对整体调剖的效果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矿场施工结果表明,整体调剖后井区产量上升,含水下降,注水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