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卢林松 《海洋石油》2004,24(3):103-103
近日 ,由胜利油田油建公司承担的《大型平台陆地整体预制与海上就位安装技术研究》科研成果顺利通过了中石化集团鉴定。项目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标志着胜利油田海洋工程施工建造能力已跃入世界一流行列。此项技术既有效解决了浅海大型平台不能用浮吊进行海上整体就位安装的难题 ,也可普遍适用于各种海域内 2 0 0 0吨以上大型平台的陆上整体预制 ,及海上一次性就位安装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胜利油田油建公司应用此项技术分别完成了美国EDC公司埕岛西区DAP平台、渤海赵东区块ODA/OPA平台的成功建造胜利油田海洋平台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2.
液压牵引技术在国外大型海洋平台施工中已应用十多年,大港油田赵东区块首期开发的 ODA和OPA平台采用了英国的GSJ-3型和GSJ-27型液压牵引起重设备(缆式起重器)和技术, 进行大型海洋平台的整体滑移装船及海上浮装就位(平面XY坐标就位)后的整体提升就位(纵向Z坐标就位),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该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整体滑移装船卷扬机受容绳量限制、液压千斤顶受行程限制及海上整体吊装受浮吊能力限制的问题。该技术既可以应用于浅海平台施工,也适用于深水平台的施工,提高了陆地预制深度,减少了海上作业时间和作业风险,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海洋平台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导管架是海上平台的重要部分,对平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导管架的就位成为海上平台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它的就位质量直接影响今后平台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由胜利石油管理局和美国能源开发公司在埕岛西区共同投资建造的埕岛西区DPA平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浅海平台之一。其导管架上部的尺寸为34m×28m,下部的尺寸为37.708m×31.708m,高度14.19m。导管架就位处最低天文潮位为6.33m,主导管的平面斜度8∶1,空间斜度为5.6569∶1,导管架的吊装重量为680t。其就位方位为1、2轴线与建北方向呈70°角。本文将针对埕岛西区DPA平台导管架的海上就位的特殊性进行探讨海上大型构件的吊装就位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集海洋工程设计、陆地建造、海上运输和安装、调试、维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工程总承包公司.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依靠自力更生,自己开发研制了我国海上第一座固定式桩基钢质钻井平台--渤海1号钻井平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走向深水,海上平台模块尺寸和质量越来越大,安装高度也很高,距离码头较远,且不能分块安装,外租超大型吊机工期风险太大,不仅不能一次安装就位而且外租费用非常昂贵。为了解决海上油气田大型模块整体安装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大型模块整体提升滑移安装新技术,设计了整体提升滑移安装布置及提升流程,开发了液压提升系统、提升塔架、提升横梁及提升牛腿、连续滑移系统、顶落系统等关键系统,采用基于拉力千斤顶的塔架提升与高空滑移相结合的方式将待安装模块精确安装就位。利用该技术已将南海深水荔湾3-1中心平台乙二醇再生模块成功安装,极大地节省了施工成本,为今后大型模块的安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中国海平台组块海上安装实际情况,开创性地提出了大型组块低位浮托结合牵引提升就位的安装设计方法。综合考虑组块重量、南中国海域环境特征、安装船舶特性等因素,对海上牵引提升的方式及被动式低位浮托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组块低位浮托安装的适应性和海上牵引提升的可操作性。该方法丰富了南中国海大型组块安装设计技术,其理论分析和海上安装的顺利实施对同型平台的海上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海油田大型导管架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胜利埕岛油田西合作区浅海的特点,就导管架整体称重、滑移装船、半潜驳调载、海上拖运及吊装就位等施工难点,探讨浅海区大型导管架施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完全按照美国标准设计、建造的赵东区块ODA大型钻井平台的主结构梁均为FB梁.FB梁为海洋平台的主要构件,技术要求高、制作难度大.文章着重介绍了FB梁的技术要求、制作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南渤海湾KL3-2平台为例,着重介绍了平台上部组块的整体预制、一体化附件携带安装、整体组装等施工技术。通过此项目的实施,证明运用一体化建造技术建造海上平台组块,可优化施工工序,节约资源,减少返工,降低施工风险,达到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臧全斋 《石油机械》2004,32(3):30-31
为了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和风险 ,解决大型平台海上安装受浮吊能力限制问题 ,采用GSJ— 2 7液压倒缆起重器 ,成功地进行了国内最大和质量最重平台的整体滑移装船和海上提升就位。该起升设备主要由液压工作站、液压倒缆起重器、钢缆固定端、钢缆束和计算机系统等 5部分组成。现场应用表明 ,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灵活可靠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可满足大型设备、结构物的水平拖拉或垂直提升的需要 ;钢缆的长度、拖拉距离、提升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解决了大型平台海上安装受浮吊能力限制问题 ,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新型干树钻采储平台基本概念,针对目标平台船体安装流程,分析平台船体运输安装的主要工况,包括船体拖拉装船、干拖运输、船体浮卸和船体扶正.结果 显示:目标运输船拖拉装船满足相关要求;目标运输船需要进行改造以满足稳性和浮卸作业要求;平台船体扶正满足相关要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平台船体直径和重量较大,目标运输船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新型钻井平台推进器系统安装工艺,将其分为舷内部分安装、水下安装以及电动机和浮轴安装等3个阶段。对安装工艺的优化及创新使安装过程更为合理、高效、安全,可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完成钻井平台推进器系统的安装工作,同时降低成本、减少安装人员及安装过程中的风险和失误率。安装工艺对于提高我国海洋平台推进器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田刚 《石化技术》2020,(4):46-47
对于当前石化工工艺管道的运行来说,安装施工质量可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其管道整个安装工序繁多,较为复杂,输送过程易燃和易爆,很容易产生有毒物质,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工艺管道施工安装作业作为整个工程的关键内容,给各类设备提供一定的联系,其属于很重要的输送工具。所以,需要高度重视石化工艺管线施工安装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重量约10 000 t的上部平台组块为例,对应用双船浮托法进行平台海上安装的短距离运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水池模型试验研究,并对其中典型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2艘短距离运输船的六自由度运动以及桩腿对接耦合缓冲装置(Leg Mating Unit, LMU)的受力响应随着波浪方向与周期的变化可知,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趋势相似;从数值上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小于或接近于模型试验的结果;当波浪方向确定时,各缆绳张力随着波浪周期变化的幅值较小。对短距离运输进行分析研究,可为海洋平台采用双船浮托法安装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套应用于海洋工程的虚拟仿真系统,此仿真系统由软件Vortex和Vega Prime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函数共同开发。使用三维建模软件Creator建立几何与地理模型,并建立基于Vortex的碰撞检测和动态响应的物理模型。完成仿真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的搭建,详述船-缆-体多体耦合系统仿真整体流程,结合海底管道终端(Pipeline End Termination,PLET)海上安装实例阐述仿真系统的操作流程。该虚拟仿真系统对实际海上工程建设、投产及生产维修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培训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轻型化设计理念对东海某一个导管架平台的轻型化优化设计过程。海洋工程结构的重量、强度、刚度和韧性是海洋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要素。如果能在减轻结构重量的同时又能保持和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就有可能大幅度提高海洋工程的经济效益。此文设计的平台的优点是安全可靠性高、运输安装可行、建造容易、轻型化、结构构造简单和投资成本低,并分析了与国内原有类似导管架平台设计相比的优势,旨在为今后类似平台结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固态流化采掘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多相非平衡管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密闭管线将破碎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颗粒向上输送至海面平台,是固态流化采掘水合物藏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但水合物固相颗粒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温度升高、压力降低的影响,至某一临界位置将会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井筒中的流动变为复杂多相非平衡管流,进一步加剧了井控、固相输送等安全风险。为了研究水合物在上述过程中的动态分解规律,通过建立井筒温度和压力场、水合物相平衡、多相上升管流中的水合物动态分解、耦合水合物动态分解的井筒多相流动数学模型,提出了数值计算方法并予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应用数值模型分析,得到了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的液相排量、固相输送量(日产气量)、井口回压对多相非平衡管流的影响规律;(2)提出了基于多相非平衡管流特征的现场施工措施,适当提高固相输送量可以提高天然气产量,应同时增大液相排量、施加井口回压来保障井控安全。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为施工参数优化和井控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其他海区水合物藏固态流化采掘多相非平衡管流预测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8.
海上固定平台一般采用导管架+桩基的结构形式来适应300 m以内水深的环境,导管架的桁架结构的刚度在顺应此水深范围内的环境荷载、节省材料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导管架的建造工艺、安装工序较复杂,成本较高。对于水深较浅的情况,海洋环境荷载要求较低,结构基础绝对高度也较低,不需要考虑利用结构柔性传递释放荷载,因此对于浅水固定式平台提出取消导管架、采用大直径钢桩基础的方案,大直径钢桩直接伸出水面作为上部组块的基础。以乌石项目海域工程为背景,对采用超大直径钢桩基础替代传统的导管架基础进行了计算分析,证明了超大直径钢桩基础在技术上可以满足浅水固定平台的需要,在安全性、经济性方面优于传统导管架形式的浅水固定平台。取消导管架可减少导管架建造和海上安装环节,简化建造和安装工艺,降低工程风险,大幅度降低建造和安装成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未来10年仍然是我国管道建设的高峰期,随着管道建设的不断深入,管道技术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文章从管道建设的需求及所遇到的技术难点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管道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从多种油品顺序输送技术,稠油、超稠油管道输送技术,大口径、高压力、高钢级输气管道相关技术,LNG接收站技术,地下储库技术,海洋管道技术,管道完整性管理相关技术,以及其他介质管道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管道行业发展所需要攻关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