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钱币艺术一直是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一个代表,有着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对古钱币起源及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之后,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基本界定,归纳分析了中国古钱币中蕴含传统文化元素之美,分别是外形设计的哲学之美、钱币文字的书法之美、钱币铸造的工艺之美以及图案包含的民俗民风之美。  相似文献   

2.
正从手握寿司到回转寿司从鱼类的选择,到米饭的煮制,到手指在鱼和米饭间拿捏,再到食用方法,可以说寿司这种将自然与人工结合之美呈现最真挚的食物,秉承着日本饮食文化和日本审美哲学的含义。日本料理被全世界美食家公认为是一丝不苟的饮食,它同日本文化一样,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虽然会有人对这种"繁文缛节"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我们不能拒绝香水,因为香水似乎被爱神阿芙洛狄忒动了手脚,充满着某种诱惑的魔力”;有人说“我们不能拒绝香水,因为香水为我们创造了一条审美文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光日 《美食》2010,(6):7-7
老实说,中文将英文的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翻译成“非物质文化”,确实容易产生误解。有人更愿意用“无形文化”来形容。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高丙中教授认为,舞蹈要借助于身体的表演,可是并不是指作为物质实体的身体;面花、面塑是以面为载体,但并不是指面本身。饮食当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精于演绎厨艺的中国人而言,简直寄托了国人太多的情趣与意境。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探究丝路文化视域下湖南区域秦汉玉器的溯源,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秦汉玉器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土壤进行分析,得出其具有选材之精、工艺之巧、纹饰之美、内涵之妙的审美特点,为当代文化创新应用提出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味觉具有精神性和情感性的特点,从而具有了美感的特性。当味觉对生理的满足转化为一种心境的满足、情感的满足时,饮食之味往往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而存在,成为人们对生活美的一种追求或情感美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7.
吴余青 《食品与机械》2017,33(8):110-113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元素的"朴拙之美",成为包装设计的潮流。文章阐述了"朴拙之美"的美学意义,指出"朴拙之美"并非简陋、粗陋,而是顺应自然的美,以自然美、含蓄美的形式真实呈现事物的本质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甄别、筛选与提炼,提出了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二月河 《盐业史研究》2009,(3):F0003-F0003
说人是盐做的,你不会相信;说长城是盐筑的,你不会相信;说人类文明是盐成就的,你更不会相信。为什么?理由很简单,人明明是血肉之躯;长城明明是石砌的,是砖垒的,是土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明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但是,有人偏偏要追根溯源,偏偏要引经据典,用考古物证、理论文献、金石档案、翔实数据,让你信服,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人离不开盐;  相似文献   

9.
木易  雪柏 《食品与药品》2006,8(9B):42-44
笑——绝对是西蔓的招牌武器。西蔓爱笑,犹如西蔓爱美一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眼前这个爱笑、爱美的女人,用了8年时间把色彩运用理念带入了中国。如果说8年前有人说她是异想天开的话,8年后,西蔓用实际的行动证明了自己。 如今的西蔓不仅是西蔓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更是一名时尚人物,穿越在形形色色的时尚派对和媒体中。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如何去美,如何用色彩扮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阐述,以及中西美学的对比,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审美的自然之美、形式美、诗情画意之美与文化内涵等要素,以期对我们现代的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行业瞭望     
《中国宝玉石》2013,(5):196-200
工艺创新绽放产业转型升级之美——百泰首饰产品主题发布会演绎“道德和合” 9月14日,百泰首饰“印象百泰,和合之美”产品主题发布会在深圳市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开幕。百泰首饰以“道德和合”为主题,籍水与荷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演绎品牌魅力。产品发布会集产品发布,文化展示和舞台艺术于一体,集中展示自身品牌实力和发展成果。其中凝聚着百泰首饰对文化的思考、表达和诠释,同时也表达了百泰首饰的品牌追求,更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品》2006,(16):5-35
世人说:“成都是文化之都,成都是休闲之都,成都是美食之都。”不如说成都 “是集文化,休闲,美食于世界之首都。”  相似文献   

13.
崔玉波 《五金科技》2009,37(3):11-15
做为名扬全球的知名企业,创建于1930年的山东烟台锁业集团的三个圆相连接的图标可以说家喻户晓。这三个圆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寓意深刻。在三环制锁集团采访时,不断地听到有人说这三个圆环的含义。有人说,这三个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在五十年代,它像征着自主、自尊和自强,在八十年代则象征着改革、探索和拼搏,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则象征着高科、高效、高标。 也有人说这三个圆环,是三环集团公司企业追求的精神象征,那就是科技、人才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有人断言:中国烹饪文化是饥饿年代的产物,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味道不对,因为那样说来,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烹饪文化,岂不成了一部吃糠咽菜的饥饿历史了?我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明白饥饿和烹饪文化各自的含义,以及它们相互之间有着那些联系。首先,人是要吃饭的,一日三餐不能缺少,如果一连几顿都不进食,势必产生饥饿感,这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人到了饥饿难忍时,会做出一些反常举动,于是历史上便有“民以食为天”之说。然而,与吃相关的烹饪文化却又是一回事了。古人说“仓禀足,知…  相似文献   

15.
曹毕飞 《中国宝石》2006,15(1):106-107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文化,包括数千年以来藏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了特有的光芒。在服饰文化方面,构成藏族装饰特点:一方面是金银器物,另一方面主要是天然宝石。藏族人对宝石的喜爱及崇拜,既是藏族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对美的特有追求和表达方式,又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精神与物质文化美结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面对华丽的首饰,每个女人都难掩内心的渴望。首饰不仅仅是一种商品,还是一种文化品位的体现。它是文化与美的有机结合。多少政界名流深谙此道,她们通过合体的装扮,引领了新的时尚潮流。或许有人会喜欢黄金的张扬、钻石的炫目,又或许有人会欣赏珍珠的优雅、宝石的尊贵,不同气质的女性,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首饰来诠释属于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质。  相似文献   

17.
李雪 《北京纺织》2012,(7):76-77
自然堂——你本来就很美,这句广告语深入人心。不急切宣扬护肤品之功效,而是将美的自信与体悟传达给女性,将崇尚自然的美学应用在产品开发和企业文化上,有如此胸怀和理念,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自然堂,这个伽蓝集团旗下的民族品牌之美。  相似文献   

18.
黑白是一个无极世界,它们之间有着最大的反差,可以是对立的,但搭配起来也形成了一种无极之美,有人说,黑白之美很单调,但“La pargay”(纳帕佳)黑白皮草系列却变化无穷,塑造了多种不同的形象,无论裙装,裤装,都呈现出都市间别样的时尚情怀和异域风情,二月里,天气虽然逐渐转暖,但寒气仍然未全部消退,黑白的搭配使心情倍感轻爽。  相似文献   

19.
香港泽黛佳伊服饰秉承一贯的黑白主张,主导着恒久不变的流行元素,继续在黑白两极之间游走时尚。黑白间有着最大的反差,可以说是对立的,可搭配起来却成了一种无极之美,有人说黑白之美很单调,但“泽黛佳伊”却变化无穷,塑造着不同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来马来西亚的人也许会有一种时空交错感,多国人种、多国语言、复杂的民族文化……不必眩晕,耐下心来慢慢体会,细细品味,享受这个国度流淌出的融合之美,领略这个国家丰富的美食底蕴。变化是生活的调味品,这一说法在马来西亚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