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纳米硫酸钡增强增韧尼龙6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硫酸钡增强增韧尼龙66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硫酸钡含量对增强增韧尼龙6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硫酸钡对尼龙66有显著的增强增韧作用。尼龙66的韧性、刚性和强度随着纳米硫酸钡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纳米硫酸钡质量分数为3%时,力学性能最优;对比空白样,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7.1%,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5.74%和11.57%,拉伸强度和模量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纳米粒子增强增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纳米粒子的特性和增强增韧聚合物的机理,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纳米粒子增强增韧聚合物的性能和应用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增强增韧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弹性体增韧塑料的状况,介绍了刚性粒子塑料的优点,对纳米粒子的特性,制备方法及表面处理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报道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微裂纹化增韧机理,基体层厚度对增韧效果的影响,以及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增强增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无机纳米粒子增强增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的增韧机理与表面改性,并叙述了无机纳米粒子用于增韧增强聚合物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增韧增强改性尼龙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聚烯烃弹性体、橡胶、苯乙烯系共聚物等增韧尼龙和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增强尼龙及增韧增强相结合改性尼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增韧增强尼龙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高流动性尼龙6和尼龙6的增强增韧改性材料,考察了增韧剂添加量对改性材料的加工流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流动性尼龙6的增强增韧改性材料的熔体流动性优于尼龙6的增强增韧改性材料,当增韧剂质量分数为10%~15%时,高流动性尼龙6的增强增韧改性材料力学强度和冲击韧性均优于尼龙6的增强增韧改性材料,实现了材料高刚度性能和高抗冲击性能的完美平衡。  相似文献   

7.
摘要:研究了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对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型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增韧尼龙6的影响。探讨了ALMA用量对核壳粒子平均粒径、凝胶含量、增韧尼龙6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接枝剂提高了凝胶含量,但对平均粒径没有影响。引入适量的ALMA可以使增韧尼龙6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达到20kJ/m2和35MPa;熔体黏度、结晶度和熔点均降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增韧尼龙6断面的形态,表明PBA/P(MMA-ITA)核壳粒子增韧尼龙6符合空穴化理论。  相似文献   

8.
尼龙6增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用聚烯烃、橡胶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及ABS等对尼龙6进行增韧的研究进展情况,其中以聚烯烃、橡胶弹性体的应用最为广泛,但需要一定的相容剂;而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则是一种较新的增韧方法,可以在提高材料韧性的同时,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ABS与尼龙6共混可获得较理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霍丽  姜巧娟 《广州化工》2014,(19):19-21
探讨了国内外尼龙材料增韧研究的现状,目前尼龙材料增韧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用尼龙与弹性体共混制备超韧尼龙,包括聚烯烃类弹性体增韧尼龙,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增韧尼龙,核-壳型冲击改性剂增韧尼龙,以及离聚物为增容剂增韧尼龙;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尼龙,能在提高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的同时,保证不降低其拉伸强度和刚性;有机刚性粒子增韧尼龙。  相似文献   

10.
摘要:研究了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对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型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增韧尼龙6的影响。探讨了ALMA用量对核壳粒子平均粒径、凝胶含量、增韧尼龙6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接枝剂提高了凝胶含量,但对平均粒径没有影响。引入适量的ALMA可以使增韧尼龙6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达到20kJ/m2和35MPa;熔体黏度、结晶度和熔点均降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增韧尼龙6断面的形态,表明PBA/P(MMA-ITA)核壳粒子增韧尼龙6符合空穴化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纳米粒子对RPVC的增韧增强效果及纳米粒子和CPE的协同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纳米ACR对RPVC的增强增韧效果是显著的。且在其与CPE的复合改性体系中。纳米粒子与CPE产生了协同效应。通过扫描电镜显示。在此复合改性体系中。出现了拉丝及网化结构。使低温韧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聚酰胺的高性能化及改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聚酰胺高性能化的改性方法,介绍了其研究的最新进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聚酰胺的高性能化进行了探讨,例如聚酰胺的增强、增韧、阻燃、防静电以及纳米尼龙等。最后,对尼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尼龙粒子-1和尼龙粒子-2作为增韧组分[熔点分别为142、217~℃,平均粒径均为(20±3)μm]、环氧树脂(EP)为基体和碳纤维(牌号T700)为增强材料,采用热熔预浸料法和层间增韧法制得可中温(130~℃)固化的EP基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尼龙粒子后,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压缩性能和弯曲性能无显著变化,但层间剪切强度降低,并且其韧性变化与尼龙粒子熔点相关。经尼龙粒子-1或尼龙粒子-2增韧后,复合材料冲击后的压缩强度(CAI)为265 MPa或183 MPa,比未增韧体系提高了39%或-4%。  相似文献   

14.
尼龙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尼龙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尼龙增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从不同方面对尼龙的增韧进行了探讨,例如"壳-核"共聚物增韧尼龙、聚烯烃弹性体增韧尼龙、有机刚性粒子增韧尼龙以及无机非弹性体增韧尼龙。  相似文献   

15.
纳米科技在聚合物改性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综合了无机、有机、纳米材料的优良特性,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无机纳米粒子对聚合物改性,尤其是增强增韧的应用成果及最新进展,并分析了改性机理,指出了国内纳米粒子改性聚合物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碳纤维和尼龙通过挤出共混制成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的用量、长度等因素及界面层对材料增强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尼龙11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尼龙11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尼龙11的增韧、增强、增塑,以及特殊助剂对尼龙11改性的作用,并展望了尼龙11改性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尼龙6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几种最新的对尼龙6进行增韧改性的方法,包括弹性体增韧、“壳-核”聚合物增韧、刚性聚合物增韧和无机粒子增韧,并从机理、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环氧树脂增韧增强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综述了国内环氧树脂增韧增强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纳米粒子、液体橡胶、热塑性树脂、原位聚合物、液晶聚合物、核壳聚合物、大分子固化剂和膨胀型单体增韧增强环氧树脂的一些重要研究现状。对它们的增韧增强环氧树脂的优缺点和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纳米碳酸钙粒子增韧增强不饱和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纳米级碳酸钙填充不饱和树脂的性能研究,探讨了碳酸钙含量和钛酸酯偶联处理对不饱和树脂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试样的断裂口形貌,结果表明,用偶联剂处理的纳米碳酸钙粒子含量在4份左右时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比未加纳米粒子的和未处理的材料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70%和170%,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170%和150%,SEM分析说明未处理粒子增韧不饱和树脂的机理是粒子的“钉扎”效应和钝化裂纹,而偶联剂处理的纳米粒子增韧不饱和树脂的机理主要是料子导致基体产生了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