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广西程阳八寨旅游景观保护与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阳八寨以其独特的侗族景观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但是随着旅游业的深入,程阳八寨暴露出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程阳八寨开发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开发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与民族村寨保护传承的背景下,乡村景观意象研究对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景观独特性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程阳八寨为例,采集旅游者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图片数据,通过内容分析法解析程阳八寨景观意象特征。研究表明:(1)在认知意象上,程阳八寨景观意象划分为9个景观意象元素范畴、3个景观意象维度及4种典型景观意象组合;程阳八寨景观意象热点主要集中于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传统侗寨建筑,热点区域为岩寨、马鞍寨以及平寨三个村寨。(2)在情感意象上,游客以“独特、宁静、壮观”的积极情感为主。(3)程阳八寨景观意象特征为民族文化的标志性、空间结构的层次感、整体氛围的乡村性。研究结论对于延续标志性、认同性与区域性的聚落整体景观意象,明确民族景观遗产保护和利用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与湖南、贵州接壤的三江县境内,有八个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不仅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楼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古老传统,而且在与现代生活交融中继续发扬光大,成功地发展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44新村,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  相似文献   

4.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由八个风貌独特的原生态侗族村寨构成,其选址按风水意向的基本原则和风格,并结合侗族生活特征进行布局,传统民居建设就地取材,干栏式建筑布局和结构适应地形,村口园林以林溪河和风雨桥为主,富含生态和美学思想,体现了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5.
广西传统民居的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萍 《规划师》2008,24(9):62-64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由八个风貌独特的原生态侗族村寨构成,其选址按风水意向的基本原则和风格,并结合侗族生活特征进行布局,传统民居建设就地取材,干栏式建筑布局和结构适应地形,村口园林以林溪河和风雨桥为主,富含生态和美学思想,体现了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6.
以三江程阳八寨为例,分析了广西侗族村寨的建筑特色及其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基础,对广西侗族村寨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旅游景区营销需要进行转变与调整。本文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为例,分析旅游景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为背景,以旅游景区管理为手段,探讨研究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景区旅游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8.
孙永萍 《山西建筑》2009,35(32):20-21
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借鉴当代可持续发展观,以程阳八寨传统民居建筑及其环境的营造为例,分析了民居村寨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等方面蕴涵的生态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在民居建设、环境保护、节约及开发能源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促进具有良性生态循环和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居住家园的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是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境内的程阳八寨侗族民居的传统建筑与民间工匠为调查依据来展开田野调查。在这里主要介绍了民居的营建仪式,民居的营建仪式最能体现出侗族的风土人情。民居的建设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会有相应的仪式对应。民居建筑一般都是从选基开始一直到到踩门才算是整个仪式完成,仪式伴随着整个民居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位于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山地气候明显,雨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夏季有暴雨高温,秋季易发生干旱,冬季有严霜。全年平均气温27.4℃,冬季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7.3℃;夏季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温度27.4℃;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平均年降水量为1557.3mm,全年相对湿度81%。该地处于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形崎岖不平,多为山地丘陵,平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带,面积狭小。  相似文献   

11.
龙脊十三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东部,是由二十多个大小村寨组成的聚落的统称。"十三"只是一个虚数,主要的寨子有廖家寨、侯家寨、平寨、平段寨、平安寨、龙堡寨、新寨、江边寨、枫木寨、金竹寨、八难寨、马海寨和黄洛瑶寨等。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些寨子拥有一位共同的头人,各寨团结一致,共同进退。十三寨的地形可概括为"两山夹一水",金江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北岸是龙脊山,南岸为金竹山。这二十几个壮寨、瑶寨就分布在河水两岸的山腰和山脚下。  相似文献   

12.
<正>来到程阳是2005年11月,我们乘车从桂林出发先到龙胜,然后再转车去往位于广西北部与湘黔两省相接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该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惟一的侗族自治县,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程阳,正是位于此县。侗族有三件宝:大歌、鼓楼和风雨桥,程阳桥是我国保护最完好的风雨桥,与我国的赵州桥、泸定桥及罗马尼亚的诺娃上沃钢梁桥共同被称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  相似文献   

13.
苦荞寨     
屈指算来,我已经整整十个年头再未去过苦荞寨了。 在八百里逶迤盘亘的哀牢山深处,苦荞寨也算得上是个大寨子。这个有着上百户人家的彝族山寨,依寒山,临瘦水,庄稼五谷之中,就只有一种名为苦荞的杂粮长得好。七沟八梁一面坡,秋荞收了种冬荞,冬荞收了又种春荞。一年四季,满目尽是荞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5)
<正>乌公侗寨位于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北部,属雷公山山脉。建寨约于清朝雍正八年(1731年),共140余户,640余人,有杨、龙、李、吴、姜、赵六姓居住,全为侗族。乌公寨四面群山环抱,清澈的瑞里河水蜿蜒绕寨前而过,木屋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掩映在古榕翠竹之中。如桃源仙境,原生原态,古韵悠悠。是环雷公山苗风侗韵旅游精品线上一颗闪亮的明珠,是榕江寨蒿四十八寨侗族文化的精品。2011年被评为"魅力侗寨",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被评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
<正>由蚊子传播、有可能引发新生儿小头症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自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以来已经有22个美洲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感染病例。同时,欧洲、北美等地的多个国家报告发现输入性病例。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或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存在可传播寨卡病毒的媒介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4):157-165
<正>麻鸟村位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东南部,地处雷公山西南山区,坐落在海拔880-1180米之间的崇山峻岭,以苗族聚居为主,共有7个村民小组164户744人,土地总面积499.1公顷。山峦延绵,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63%,寨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古柏、三尖杉等古树,寨边380余亩的层层梯田直抵山脚,梯田坡度大,级数很高,规模宏大,气势磅礴。2012年,麻鸟村列入贵州省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和黔东南州100个民族文化村寨之一,2013年入选"中国传  相似文献   

17.
在简介程阳风雨桥的基础上,分别从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的角度详细分析它的力学、结构和造型等,最后探讨侗族的文化与风俗。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4):157-160
<正>控拜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村寨主体坐落在海拔近1000米的半山腰的阳坡上,由上寨、中寨、下寨和新寨组成,杆栏式的纯木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疏密有致,四周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延续着古老的稻鱼生产传统。有202户共有12个小组总人口为1292人,主要有李、穆、杨、龙四大姓。历史上共有9寨,800余户,4000余人,清代"改土归流"期间,反抗清军起义失利后,九寨被清军烧毁,人们亦四散逃难,被迫流落他乡,后来控  相似文献   

19.
成兰铁路九寨沟地区线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旭初 《山西建筑》2010,36(21):270-271
根据成兰铁路九寨沟站选址的特殊性,首先对九寨沟可能的站址进行了分析比较,选择了设站条件较优的上四寨站位和八郎沟站位,然后从地质、环保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最后得出最优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麻栗寨梯田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中面积最大、最壮观的一部分。为做好麻栗寨梯田景区防火工作,红河消防支队积极拓宽思路,结合民族特色,努力构建麻栗寨火灾防控格局,为哈尼文化的传承提供坚实保障。监督管理多方统筹麻栗寨共有17个自然村、1910户居民、20244人,873亩农田均为梯田。2013年哈尼梯田成功申遗,州政府更加重视麻栗寨的经济发展和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