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防辐射复合纺织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添加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制备防辐射复合纺织材料,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均属于结构吸波材料,制成承受压缩、弯曲及剪切载荷的结构件,碳化硅纤维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正交形成电路模拟结构,正交排布的碳化硅纤维和炭纤维构成一个平面导电网络,在入射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欧姆损耗和  相似文献   

2.
屈瑾 《合成纤维》2023,(5):34-37+58
碳纳米纤维材料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将金属氧化物修饰到碳纳米纤维材料上,可以防止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团聚。选用聚丙烯腈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原材料,利用静电纺丝-煅烧法制备了氧化铈/碳纳米复合纤维膜,研究了复合纤维膜对水中As3+、As5+的吸附率,并以亚甲基蓝溶液作为污染物,研究了其催化和氧化性能,为材料优化和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拓展碳纳米纤维在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得多功能型碳纳米纤维薄膜,利用静电纺丝法将氧化石墨烯(GO)与碳纳米纤维前驱体复合。以聚丙烯腈(PAN)基碳纳米纤维为载体,氧化石墨烯(GO)为改性添加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预氧化、炭化处理制备石墨烯/碳纳米纤维复合纤维膜,研究不同GO含量和炭化温度对复合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纤维膜的导电和吸油性能随炭化温度和GO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炭化温度为1 100℃,GO添加量为4%时,复合纤维膜电导率达到1.63 S·cm-1,是未添加的2.64倍;吸油系数为23.3,是未添加的1.36倍;水接触角均大于90°,表现为疏水性;添加少量GO后复合纤维膜导电、吸油和疏水性能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和碳纳米交叉领域,涉及一种静电纺丝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用多层柔性聚丙烯腈/沥青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通过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纤维,脱油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再经静电纺丝制备混纺纤维并收集在聚丙烯腈纤维上,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制得具有多层结构的聚丙烯腈/沥青复合纤维材料,经过预氧化和碳化,制得多层柔性聚丙烯腈/沥青碳纤  相似文献   

5.
树脂基复合吸波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了目前应用在吸波中的几种新型的树脂基吸波复合材料,如碳/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 树脂基复合材料、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文中还结合材料的研究,阐述了表征材料吸波性能的方法,如反射系数和 电磁参数。最后讨论了树脂基吸波复合材料在飞机、战术导弹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吸波材料由于密度大、吸收频带窄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新型吸波材料的探索和研究将成为吸波材料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新型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石墨烯)在聚合物吸波材料中的应用,展望了碳基吸波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20065164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法本田摩托;JP2004-211239(2004.7.29)(日)碳纳米纤维与加热可除去的液态热固性粘合树脂混合,该流动的共混物单轴拉伸可得到碳纳米纤维沿着长度方向取向的产品,然后加热处理除去粘合树脂得到碳纳米纤维束。液态热固性树脂在产品成形后固化可作为增强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近年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螯合机理以及其应用情况,并对今后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开发具有消臭、抗菌等多功能纤维,制备纳米金属/聚丙烯腈基复合纤维,将会被更多关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9.
吸波纤维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目前复合吸波材料中所用的吸波纤维,包括碳纤维、碳化硅纤维、多晶铁纤维等及其改性纤维的吸波机理和性能。简述了吸波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排布方式、长度和含量对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吸波纤维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20056090 静电纺制造连续纳米纤维 Fennessey S.F.…;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2003. 61 st(Vol.3),P.3766(英) 静电纺是生产纤维的一种方法,它依靠静电力生产 纤维,纤维的直径范围为10nm至数μm。从DMF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制备聚丙烯腈(PAN)非织造 布纳米纤维网,其目的是制造碳纳米纤维增强复合 材料。在8-16kV下从10%-15%(wt)溶液静电纺可  相似文献   

11.
由齐齐哈尔东北超微粉制造有限公司承接的纳米硅基陶瓷粉生产线是国家“八五’湖间“863”计划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成功,被国家科委列为一九九六年国家级火炬计划。年产吨级一步法合成纳米陶瓷粉技术能够批量生产硅粉、氮化硅、碳化硅、碳氮化硅复合粉等纳米硅基陶瓷粉。该产品的商品化生产将成为多种技术领域中发展跨世纪的高技术、新产业关键的基础材料,是纳米复合增强、增韧、高性能结构陶瓷制品、新型的电子器件、量子器件、传感器件等所必需的功能原料。同时也是优良的吸波和透被组元器材、纳米级极强的耐磨材料、纳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4大类高性能纤维20种主要品种的新情况和新进展,包括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沥青基碳纤维、纤维素纳米纤维、对位芳酰胺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液晶聚芳酯纤维、蜘蛛丝及人造蜘蛛丝、聚酰亚胺纤维、酮酐类聚酰亚胺、酚醛纤维、聚醚醚酮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及聚二唑纤维。此外,还有十几种高性能纤维因篇幅有限未能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军事国防领域对隐身技术的需求,解决5G时代广泛的电磁污染问题,各类型的碳基吸波材料异军突起。生物质衍生碳基材料相比传统碳基吸波材料,不仅提高了吸波性能,还具有轻质、低成本和可持续的优势。简要叙述了生物质碳材料的合成方法,系统地介绍了可食用和非食用2种生物质衍生材料在碳基复合吸波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综述了近几年来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材料在吸波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不同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微波吸收性能的差异,并概述了不同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材料吸波机理,最后讨论了具有高效微波吸收性能的生物质碳基复合吸波材料所面临的挑战,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从事生物质衍生吸波材料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背景,并有望进一步推进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单一纳米纤维材料逐渐呈现出性能缺陷,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受到人们的关注。光学复合纳米纤维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被广泛深入地研究。光学复合纳米纤维包括电化学发光复合纳米纤维和光致发光复合纳米纤维。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光学复合纳米纤维光学特性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应用广泛的联吡啶钌(Ru(bpy)2+3)、稀土元素、量子点及晶格或发光中心吸收发光的光学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材料特点及应用。指出光学复合纳米纤维材料面临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纳米纤维的光电特性的进一步提高,光学复合纳米纤维的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等;光学复合纳米纤维在生物传感、芯片实验室、纳米器件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电纺丝法结合滚筒收集装置制备了有序排列的Co/C复合纳米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纳米纤维的物相、微观结构、电磁参数进行表征,并对其微波吸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后期热处理复合纳米纤维由无定型碳和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Co纳米粒子组成。滚筒表面线速度对纤维的微观形貌影响较大,随着滚筒表面线速度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的有序度逐渐提高。当滚筒表面线速度为5.0 m/s,涂层厚度为2.0 mm时,有效吸收带宽达到最大5.1 GHz,相比于无序纤维吸波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纤维过滤材料由于其三维结构特性,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和较低的气流阻力.针对空气过滤材料用功能纤维研究现状,介绍了聚丙烯基、聚丙烯腈基、聚乙烯醇基、聚四氟乙烯基等有机纤维改性方法,指出不同类型纤维用于空气过滤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纳米纤维素纤维作为一种可降解的纤维材料,未来在空气过滤材料将会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炭素》2017,(3)
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纳米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石墨烯材料改性聚氨酯泡沫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纳米碳材料对聚氨酯泡沫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导电性能、吸附性能以及吸波性能的影响,归纳了纳米碳材料改性聚氨酯复合泡沫的潜在应用,提出了聚氨酯泡沫存在的不足和对聚氨酯泡沫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设备的迅速普及,电磁干扰和电磁污染问题随之而来,因此,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设计迫在眉睫。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柔性大、易加工、兼容性强等优势,有望实现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的技术要求。该文首先介绍了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吸波原理,之后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吸波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包括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与金属及其氧化物、碳纳米材料与导电聚合物、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复合以及在多层吸波材料中的应用,总结了不同种类复合材料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吸波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石墨烯基复合吸波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石墨烯与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粒子等材料复合后的构效关系。并介绍目前石墨烯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进展,对其在吸波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聚氨酯》2015,(11)
<正>人物档案刘森林1972.8出生1990.9-1994.7中国纺织大学化学纤维1994.9-1999.7中国纺织大学材料学2008年,高性能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关键技术及应用,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性能聚苯硫醚(PPS)纤维材料工程化开发,上海市经信委2010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2011年,国务院特殊津贴;纳米复合高性能聚苯硫醚(PPS)纤维及其制品开发,上海市科委2013年,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2014年,国家重点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