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在时代发展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一是从建筑遗产走向文化遗产,从物质遗产的保护走向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记忆挖掘、体验和认同。二是从单纯的保护走向保护、管理和运营的整个过程,使建筑文化遗产得以成为各方关注、共同参与的话题。本期杂志刊发黄晓菲和项亚量两篇文章,结合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外理论发展与实践,从理念、参与、技术和类型几个方面展现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视野。一是理念的沿革。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不是阻止进化而是管控变化,其目的是为未来发展提供史地维度和创造源泉。  相似文献   

2.
文化人类学之于建筑学不仅是一个视角和方法,尽管它目前还存在有在观察视角方向上、调查缺少定性和资料多研究较少的局限性,但在它对整个学科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方法的基础上还应当有可操作性的实际意义。从其对建筑历史理论的补充完善对建筑遗产文化传承的保护、对建筑设计社会文化引导下的启发,对未来聚落乃至城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人类学之于建筑学有理论的补充性、实体的传承性和创作中的明确性。  相似文献   

3.
承传与交融——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璇 《新建筑》2009,(6):73-76
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代列强入侵和西学东渐,激发了民族意识,奠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理论基础;西方社会制度的传入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性、政府性和工程机构的建立;西方学术教育体系为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了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建筑学和建筑史学的发展以及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这套建筑科普系列丛书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建筑为内容,旨在向社会大众普及建筑历史、文化、技术、艺术的相关知识,介绍建筑学的学科发展动向及其在时代发展中的角色与定位,从而增进社会各界对建筑的理解和认知,也积极为建筑学学生、青年建筑师以及建筑相关行业从业人士等人群提供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藏传佛教建筑作为本地域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本地域多层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见证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变迁里程。本文通过分析其存在的社会学、人类学及其建筑学意义,来论证对此类呈多层次复合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整体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17,(3)
伴随着多方面的交锋和碰撞,建筑学在社会、环境、经济、文化诸多层面的问题接踵而至。这些问题既复杂矛盾,又"和谐"共存,学界和业界在持续讨论、追问和实践中,不断拓展着学科和行业的边界,既丰富了建筑学体系的构建,也试图重新定义这门古老学科在当下和未来的价值。建筑学的演变在循环与拓展、创新中,是回归到本源还是异化至另类?如何把握当下建筑学科和行业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如何实现建筑学的自我认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建筑杂志社联合举办"2016新建筑论坛(秋季)"特邀请来自高校和业界的资深学者和建筑师,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胡勇军 《城市建筑》2014,(15):38-38
景观建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向,追求的是美学目标、社会发展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景观建筑在未来的发展上要注重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重视对资源再利用,实现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形态不断迭代变幻、建筑思想日趋多元跨界、行业面临转型沉淀的社会条件下,建筑学视野下的未来性讨论尤其应当回归建筑自主性的学科脉络,重拾契合时代精神的建筑学未来话语。文章从乌托邦、反乌托邦与进托邦三个方面的价值与争议为当代建筑学未来性议题进行认识论层面的解读与思辨。  相似文献   

9.
《建筑》2016,(20)
正近日,作为北京建筑大学建校80周年庆典的系列活动之一,"保护建筑遗产,传承优秀文化—北京建筑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产学研成果展"在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创空间正式开幕。在学校的诸多学科中,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独树一帜。借助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首都北京区位优势,自建国初期,该校学者即开拓性地走在全国建筑历史教学及建筑遗产保护修缮工程设计的前列。1956年,高履  相似文献   

10.
《新建筑》2017,(3)
建筑学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建筑学学科必然也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试图回到大学与学科本源的视角,通过分析建筑学学科的内涵,阐述了演变中的建筑学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强调了建构中国建筑学体系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邸锐  黄华明 《工业建筑》2011,41(8):18-21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广州工业建筑景观遗产的固有脉络的梳理,以国内外相关城市在工业建筑景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分析广州市工业建筑景观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州工业建筑景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钟行明 《华中建筑》2009,27(3):186-188
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着忽视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问题,而传统建筑工艺技术在整个建筑遗产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从建筑遗产保护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关于其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外域文明与地区自然生态要素,社会文化要素,意识形态要素之间的选择和融合形成了丰富的北欧建筑遗产,而近几年北欧建筑师在保护建筑遗产中所取得的一系列专业成就,得到了政府及公众的认可,同时也为其他领域的建筑师提供了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可贵经验,本文归纳列举几种保护手法及建筑遗产保护成功的个例,它们直白地叙述着建筑的历史与今日,更真切地打动着我们,我们也可从中得到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要接触许多被称为"古建筑"、"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和"传统建筑"等等的实物。然而这些不同名称的建筑具备不同的建筑特征,而对待这些不同名称的建筑,亦需要采取不同的研究方针或保护方法。因此追寻和梳理这些名称的定义,是发展我国建筑文化的路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特点及艺术形式。又通过对比徽州传统建筑技艺古今发展状况,综合多方面因素,找出徽州传统建筑技艺传承败落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徽州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建议。文章结尾处引经据典,从"道"和"法"的古代哲学角度指出徽州传统建筑技艺区别于其他传统建筑技艺形式的关键所在,旨在宣扬徽州传统建筑技艺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唤起社会的保护意识,使得徽州传统建筑技艺得以长久地发展,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传统建筑技艺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已影响城市和建筑的空间构成,并渗透和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中。以云南大学设计初步(1)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建筑遗产保护思想融入教学建构、教学解析以及研究与教学并重的设计专题,并运用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教学中,从本科低年级设计课程开始就为学生打好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史靖塬  史耀华 《建筑师》2017,(4):115-118
"真实性"~([1]),是国际遗产保护遵循的重要原则,厘清其概念与内涵,有助于对建筑遗产进行科学性保护。本文在对"真实性"概念缘起基础上,对遗产相关类型的"真实性"进行整理,然后对"真实性"概念发展、内涵演进进行梳理,最后,对建筑遗产的"真实性"保护提出了相关原则,以期对未来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李余威 《城市建筑》2014,(33):190-190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问题提出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希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能够在现代建筑中依然发挥着其代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叶建华  王雅丽 《华中建筑》2011,29(11):110-112
随着社会进步,文物保护工作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建筑遗产历经漫长的时空变迁后,在对其价值认知中,要结合其成长的背景环境和历史风貌,做到既保护好建筑遗产本体,又保护建筑遗产的背景环境.该文结合山西武乡会仙观的保护规划,寻求一种重视建筑遗产及其环境的整体保护和发展的途径,以达到保护与传承并重.  相似文献   

20.
罗红安 《安徽建筑》2007,14(4):35-36
文章阐述了城市中古建筑遗产与现代城市之间的矛盾,并对不同的古建筑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不同古建筑遗产类型的保护与利用的合理途径和方法,以期改善当前我国古建筑遗产保护的不合理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