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杨涧煤矿901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透水隐患以及断层危害,利用目前比较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使用无线电磁波透视法,查明了面内陷落柱发育情况以及落差大于1米的断层发育情况,为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理论指导与保障。  相似文献   

2.
郭顺 《山西化工》2023,(1):102-104
煤炭开采范围内发育有断层时不仅会制约煤炭开采效率而且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以31107综采工作面过断层为工程实例,为提高采面过断层效率及安全保障能力,依据回采范围内断层赋存参数、分布情况,在回采巷道内布置注浆钻孔对断层影响区内破碎煤岩体进行高压注浆加固。依据现场情况,对钻孔布置、注浆设备选型以及钻孔封孔方式等进行确定。现场应用后,采面回采至断层影响区内时,围岩始终保持稳定,采面保持较高推进速度,实现了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3.
某煤矿褶曲构造内向斜和背斜较为发育,同时断层也较多,本文根据地质构造的走向倾向情况,对褶曲、断层以及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在开采过程中注意该类构造的预先探测,进而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开采技术之一,本文针对宜兴煤业1202工作面受断层影响段的具体地质情况,选取了合理的开采方法与技术措施,安全推过该组断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类似条件工作面过断层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吕雷彬 《河北化工》2015,(3):9-11,15
断层是煤矿生产最常见的地质构造,是影响矿井生产的主要地质构造因素。以开滦范各庄矿开采50 a揭露的断层为研究对象,研究断层的发育规律与表现形式。通过分析断层发育与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应力之间的关系,找出断层发育规律的相关条件,以及断层在不同地质环境下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对回采工作面开采受断层影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过断层面开始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通过控制采高以及单向割煤等方式,直接通过断层。  相似文献   

7.
刘伟 《山西化工》2023,(8):180-181+191
为实现31103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针对采面开采范围内赋存的DF29断层导水、围岩破碎等问题,提出以注浆为核心的超前治理技术。在采面运输巷及回风巷内按照20 m间距布置17个注浆孔对DF29断层影响区进行超前加固,在采面内布置短钻孔对破碎区进行局部加固。断层超前治理措施应用后,31103综采工作面回采过DF29断层期间围岩保持稳定,未有淋水情况出现,为采面安全高效回采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小的断裂构造严重影响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机组的生产效率,甚至可以引发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探明断层、裂隙等导水构造的发育情况,可以有效地指导煤矿的防治水害工作。采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用于水文地质条件普查,查明开采层的地质构造、断层、陷落柱,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矿井地质构造发育及展布规律基础上,从影响矿井断层发育的煤层厚度变化率、煤层顶板岩性以及褶曲发育等方面入手,对井田区域内的褶曲发育进行预测,经过现场开采实践表明,预测结果与现场结果一致,表明研究成果可以指导矿井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邓宁宁 《山西化工》2023,(10):140-142
以31303综采工作面回采为工程实例,针对采面回采期间窄煤柱裂隙发育、采空区漏风量大以及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问题突出等问题,结合现场情况从采面正常回采、过断层两方面提出具体防灭火技术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注氮、灌浆、布置临时隔离墙、煤柱喷洒密闭材料以及注浆等措施。现场应用后,31303综采工作面得以保持安全生产,有效解决了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谋炭赋存条件复杂,井下回采工作面经常遇到大断层。预掘巷道法是回采面过断层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所以,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回采工艺,掌握开采要点,针对不同地质类型做出合理的回采方案。  相似文献   

12.
张宏钢 《山西化工》2022,42(1):97-98,106
采面回采过断层期间容易出现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大、采面顶板冒落、煤炭采出率低等问题,从而给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带来影响.8305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揭露有DF3断层,为提高采面过断层效率,综合使用强化回采巷道支护、采面调斜、仰斜开采、爆破弱化等方式过断层.现场应用后,采面过断层期间仍可保持2.4 m/d推进速度,期间回采巷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围绕煤矿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当前煤矿常见的断层构造、褶皱构造和劈理构造的形成原因及分布特点,结合其各自的发育规律和对煤矿生产造成的影响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煤炭开采方式并确定其开采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煤矿开采质量,继而提高煤矿开采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主要分析了几种煤矿开采过程中快速过断层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煤矿掘进断层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断层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煤矿的生产效率,且提高了煤矿工人操作的危险,因此为了提高生产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率,就必须针对快速断层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开采过程中快速断层的研究,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丰富煤矿开采中断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本文对回采所过断层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断层位置分布有清晰的认识,之后随着工作面推进到达断层面时进行细致的勘探工作,记录断层面出现的方位、岩体性质,并通过分析走向、倾向、倾角来记录断层产状。最后选择合理采高及单向割煤等方式,安全通过断层。  相似文献   

16.
赵新闻 《河北化工》2014,(10):47-50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开采难度不断加大,复杂的地质构造成为制约煤矿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造成的采掘接替问题日趋严重。针对陈四楼煤矿21211改造巷在短距离掘进过程中多次遇到大断层,其断层构造发育、落差大、断层带破碎,应力集中,通过对掘进设备、施工工艺、支护方式、过断层方案及劳动组织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确定采用综掘机掘进为主,辅助炮掘的快速掘进技术,实现了高应力复杂地段巷道的快速掘进,保证了采掘正常接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对黔北地区的构造演化以及本文研究区内牛蹄塘组地层发育情况进行了梳理,通过对谢坝构造的牛蹄塘组地层的岩石进行力学分析并建立构造模型,运用混合离散及有限差分方法对研究区域的现今应力场进行研究和模拟并根据mohr-coulomb岩石破坏接近程度对裂缝的发育分布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谢坝地区断裂附近因为背斜构造形态控制,形成张性的滑动面。断层所在位置的应力值为较低值的张性应力。而因为最小主应力方向是平行于背斜的轴部,区域内的断层附近的整体区域均是以压性应力为主。对于断裂及裂缝的发育对保存的破坏作用,北东-南西向断层的控制范围较大,而北西南东向断裂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弱,对保存条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彭镜达 《山西化工》2024,(1):219-220+255
奥灰水的对煤矿得到安全生产由极大的影响,根据对老窑沟矿煤层带压情况的安全论证,提出了“综合防治,带压开采”的技术方案。根据断层煤柱留设后可布置工作面长度,2#煤20203工作面为最长145 m;5#煤最长120 m,并对矿井排水能力进行了验证,进一步确定了带压开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程如春 《山西化工》2023,(1):113-115
针对31205综采工作面存在的DF19断层导致3-1煤层错断的工程实际,为提高采面回采效率提出在断层上盘掘进措施巷并在措施巷内向采面推进方向内的坚硬砂岩施工爆破钻孔,提前对细粒砂岩进行弱化,以便提高采煤机破岩效率,实现断层超前治理目的。依据现场情况,对措施巷布置、过断层技术方案以及爆破工艺等进行分析,现场应用后,采面过断层期间保持较好的推进速度,同时采煤机磨损程度明显降低,实现了采面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某煤矿10-108工作面顺利通过断层,本基于该矿10-108工作面地质情况,并依据断层概况,设计了两套过断层方案,经结合煤矿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发现选用硬过法过断层更合适,并从多方面着手制定了该工作面顺利过断层的一些技术方案,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应用这些方案,该工作面顺利通过了断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为类似工况下的工作面过断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