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35kV 架空送电线路防雷用并联间隙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解决35 kV架空送电线路的雷击问题,提出采用并联间隙防雷保护方案,分析了其保护原理,设计了35 kV线路防雷用并联间隙的结构尺寸;对并联间隙试品进行了大量的雷电冲击和工频电弧试验,结果表明并联间隙能有效保护绝缘子串和导线免于雷击引起的工频续流电弧的烧蚀;计算了带并联间隙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建议将3片绝缘子增加为4片,加装并联间隙不会引起线路跳闸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110kV和220kV架空线路并联间隙防雷保护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研制了适用于我国110kV、220kV架空输电线路的并联间隙防雷保护装置,用于减小雷击闪络后工频续流电弧对绝缘子和金具的损坏。对该装置的雷电冲击特性和工频电弧燃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计算了绝缘子串的电压、电场分布和线路雷击跳闸率,分析了50%雷击放电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装置的设计,给出了电极设计尺寸的系列表格,以便工程技术人员可根据绝缘子片数以及线路跳闸率来选择并联间隙的尺寸。  相似文献   

3.
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解决35kV架空输电线路的雷击问题,借鉴并联间隙防雷保护原理的"疏导型"思想,研制了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该装置能够在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或绝缘子串工频闪络时,有效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的灼烧,同时在工频电弧击穿间隙后,能够迅速切断工频续流。借助高速摄像机及示波器观测电弧及间隙电压、电流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速气体的冲击下,间隙电弧能够快速熄灭。计算显示,安装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以后,能够大幅度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为进一步把该装置运用到110、220kV高压输电线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架空输电线路并联间隙防雷装置电弧磁场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安装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能够在线路遭遇雷击或绝缘子串工频闪络时有效地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的灼烧。在并联间隙或绝缘子表面上产生的工频电弧处在由流过架空线路、并联间隙装置和杆塔的电流以及电弧本身电流产生的综合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运动。该磁场力决定着电弧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决定着绝缘子是否能够避免受到电弧的灼烧而得到有效的保护。针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结合新颖实用的电弧模型,开发了计算电弧所受磁场力的实用方法和程序,并以110kV架空输电线路并联间隙防雷装置为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和试验现象比较吻合。文中工作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并联间隙防雷装置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110kV、220kV架空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保护研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17  
研制了110kV、220kV复合绝缘子用的并联间隙装置并分析了其防雷机理及功能:定位雷击闪络;转移工频电弧和均匀工频电场。通过对工频电弧运行过程的分析、电场分布计算、雷电冲击试验和工频电弧试验,证明了安装该装置后线路的电击跳闸虽有所增加,但雷击事故会大大降低。若采用加长型绝缘子,可使加装间隙装置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不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频发的问题,一种安装于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雷电冲击电流击穿间隙,导致工频续流时,该装置能够迅速切断间隙两端电弧,有效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灼烧。依据现有电弧理论方程模型,运用ANSYS 10.0软件对高速气流和电弧进行仿真计算,同时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示波器观测电弧电流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间隙电弧在高速气流作用之下能够快速熄灭。  相似文献   

7.
气吹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能够在输电线路过电压闪络时,在冲击电弧击穿间隙后,能迅速主动地阻断工频续流,有效保护绝缘子串免受雷电击穿或工频电弧的灼烧。实验表明,在高速气体的冲击下,间隙电弧能够快速熄灭。在广西合浦县某35 kV配网架空线路试运行2年,证明该装置安全有效,极大地降低了线路雷击故障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35kV配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雷击是导致35 kV配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丘陵地区雷电活动频繁,对35 kV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危害极大。衡量线路防雷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线路雷击跳闸率;二是线路耐雷水平。分析了河南某35 kV线路防雷现状,认为线路耐雷水平不高、运行维护不到位、防雷措施不够完善是导致35 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高的重要原因。结果表明:采取全面检测绝缘子,更换劣质绝缘子、加装带间隙的线路避雷器、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采用输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技术保护改造方案、架设避雷线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大幅度减少雷害事故。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35 kV架空线路因雷击造成的绝缘子损坏和导线断线等问题,对引弧并联间隙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尺寸要求.大量的冲击和工频特性试验证明,引弧并联间隙能够有效保护绝缘子串和导线免于工频续流电弧的蚀烧.根据对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及现场应用情况,对雷害频繁的线路段,建议在原线路绝缘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后,再...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35 kV架空输电线路的雷击问题,研制了在35 kV架空输电线路上的防雷保护间隙喷射气流灭弧装置。该装置运用了"瞬时疏导"的防雷理念,能够在线路发生雷击闪络时有效地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的灼烧,在疏导雷电能量后能够迅速切断工频续流电弧,实现既可以限制绝缘子的外部过电压又可以避免断路器频繁跳闸的功能。笔者在链式电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激波理论研究喷射气流条件下电弧的运动,对电弧的熄灭过程进行了讨论。在高压试验中借助高速摄像机和数字示波器,获取了在高速气流作用下电弧被迅速熄灭的过程图像和数据。  相似文献   

11.
在10 kV配电架空线路故障中,雷击是造成配电架空线路故障的主要因素,配电架空线路跳闸以遭受感应雷击为主.在10 kV配电架空线路中应用了复合绝缘横担进行防雷,其各项性能测试均满足线路防雷和安全运行的要求.复合绝缘横担结构简单、免维护,能够有效解决配网架空线路雷击跳闸问题,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10 kV线路防雷装置...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某35kV变电站进线段绝缘子进行U50%冲击闪络电压试验发现,线路绝缘水平远高于站内主设备耐压水平.线路遭雷击时,雷电侵入波得不到充分衰减,到达变电站后电压水平仍超过站内主变耐压水平,导致主变雷击损害事故频繁发生.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在进线段上加装并联可调间隙防雷装置来优化线路与变电站的耐雷冲击水平配合,与传统“堵...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35 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严重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疏导型"防雷理念和"气吹灭弧"相结合的灭弧防雷间隙,该间隙在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能优先于绝缘子串闪络,将雷电流导入大地的同时熄灭工频续流。通过小电流灭弧特性试验和仿真建立的灭弧防雷间隙的PSCAD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广西大化县35 kV架空输电线路的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输电线路安装灭弧防雷间隙可有效抑制雷击过电压,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14.
王哲斐 《陕西电力》2007,35(12):14-16
雷击断线事故是应用绝缘导线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从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机理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对绝缘导线防止雷击断线和雷击跳闸的研究成果。防雷支柱绝缘子能从根本上解决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问题,介绍了该种防雷支柱绝缘子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雷击断线事故是应用绝缘导线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从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机理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对绝缘导线防止雷击断线和雷击跳闸的研究成果。防雷支柱绝缘子能从根本上解决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问题,介绍了该种防雷支柱绝缘子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防止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 《湖北电力》2007,31(1):57-59
通过分析防止配电线路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技术措施和装置,提出适合配电线路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设计方案,即考虑到线路过电压保护器在其它地区的运行情况较好,选定采取线路过电压保护器为绝缘配电线路的主要防雷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事故。  相似文献   

17.
10 kV绝缘导线配电线路断线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市配电线路中,采用绝缘导线是当前城网改造的发展方向。绝缘导线配电线路有普通型及紧凑型2 种布置形式,其影响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断线事故。普通型绝缘导线配电线路断线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雷电引起绝缘子闪络,继发工频续流,烧断导线;紧凑型绝缘导线配电线路断线的原因是污秽和潮湿等引起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增大,导致导线起火燃烧,强度降低而被拉断。并针对上述成因,提出了防止绝缘导线断线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