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钽、铌是国防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的重要金属。钽、铌粉的烧结工艺要求在高温高真空电炉里进行。某些压制品的烧结法质量与炉子的真空度有密切的关系,往往真空度提高一个数量级,烧结温度大约能降低100~120℃左右,而制品的烧结质量则有显著的提高,对钽、铌粉原料的  相似文献   

2.
于明  李小杰 《工业加热》2009,38(6):70-72
国内最早烧结钽铌条的真空垂熔炉是由国外引进的。当时烧结尺寸为西10mm×400mm的细条。随着钽铌生产任务的增加,现有设备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采用国外设备其价格也很昂贵,所以在参照国外设备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并研制成功了160kVA钽铌高真空垂熔炉,可烧结西28mm×900mm的钽条,每根条重5~6.5k。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坯料氧化烧损的机理分析,找出影响坯料在环形加热炉内氧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利用控制炉内气氛、缩坯料加热时间和准确控制坯料的加热温度等几种方法来达到减少坯料在环形加热炉内的氧化烧损。应用以上的理论分析,通过坯料加热仿真模拟计算,并结合环形加热炉生产实际情况,采用控制空燃比、实现快速加热、优化加热制度和工艺参数来解决坯料在加热炉内大量氧化烧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感应加热炉的设计 本加热炉为连续式。在炉内装有一排感应器,坯料(坯料尺寸见图1)平放,通过一排感应器逐次地提高到锻造所需的温度。进料装置将坯料送入加热炉。在感应线圈之间排列着辊子,在马达的驱动下,坯料以匀速移动通过感应器。加热功率和辊速可调节,产品的恒定加热温度可以得到保证。两辊之间的中心线距离为737mm,所以输送的坯料最小长度是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垃圾焚烧飞灰固定床烧结无害化处理炉,建立了炉内流动、传热传质和燃烧的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设计工况下的烧结炉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来计算炉内气体流动和压强分布,采用缩核模型来描述炉内物料的燃烧反应过程,得到了炉内气流速度场、温度场、气体组分分布以及烧结物料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鼓风进入风口0.2m后,速度变化平缓且分布较为均匀;物料的燃烧反应主要发生在风口中心线以上0.3~0.55m的区域内,物料下行至风口中心截面时已经燃烧完全;当掺煤量为12%、物料直径为16mm、过量空气系数为1.2时,炉内物料的温度为1138~1400K,完全可以满足无害化烧结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烧结-热等静压炉石墨发热体的优化设计,改善石墨筒内温度场的均匀性,以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石墨筒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底部空间和靠近两个炉门侧空间温度偏低的问题,并对石墨发热体改进前后石墨筒内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石墨筒内及整炉烧结制品表面温度场均匀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减少了由于炉门处未布置发热体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动力工程》2012,32(2)
针对钢铁厂烧结工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余热发电的影响,进行了某钢铁厂400 m2烧结余热发电补燃装置的设计,并对补燃炉内的燃烧和气氛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以高炉煤气为主要燃料、焦炉煤气为辅助燃料的余热发电补燃装置安装在余热锅炉进口烟道中,通过补燃可将烟气温度提升60~140 K;补燃炉内的燃烧温度最高可达到1 500℃左右,炉膛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为1 120℃,出口处的CO体积分数为0.15%,燃尽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云南某厂艾萨炉烟气电收尘设备对保温箱温度的技术要求,在前期小实验基础上进行半工业化试验,研究微波功率和初始微波加热体温度对保温箱平衡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微波功率和初始微波加热体温度能显著提高保温箱平衡温度,在控制控制微波功率9 k W,微波加热体初始温度760℃的条件下,打开循环风机,风机电压220 V,风量为410 m3/h,经15 min传质换热后,保温箱温度达到258℃,高于云南某厂艾萨炉烟气露点温度,能满足工业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封装快速养护炉辐射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俊庆 《工业加热》2004,33(2):8-10
半导体封装快速养护炉是半导体封装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设备。半导体封装粘结工艺养护过程要术炉内温度均匀分布,现有养护炉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对养护过程炉内温度场进行理论分析.对于正确认识现有养护炉存在缺陷的原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某养护炉炉内加热器表面与炉壁表面辐射换热分析发现,通过加热器与炉壁表面辐射换热的净交换功率小于加热器总功率的5%。从而证实,在进行养护炉温度场传热分析时.起主导传热作用的是传导传热方式,辐射传热方式可以被忽略。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新型的大功率半导体元体,它能代替二个反并联可控硅,使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均能得到简化,它广泛应用于交流馈电电路,成为目前控制交流功率的较理想元件。真空碳管炉是为生产和继续研制钢基硬质合金所用的烧结设备,一般采用感应调压器、低电压大电流变压器配合供电,进行功率调节和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钢管分公司环形加热炉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环形加热炉数学模型,实现了以管坯温度为直接控制目标的在线优化控制,控制系统包括管坯物料跟踪,温度跟踪,炉温优化动态设定,低氧化烧损空燃比智能设定,待轧控制,出炉温度反馈等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控制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炽热炉底的辐射加热和导热加热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形炉内管坯二维加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管坯表面热流密度沿周向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了管坯温度沿周向分布不均。炽热炉管对管坯下部表面的导热及辐射加热对其加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推棒措施,实现方坯、圆坯均可在推钢式连续加热炉内加热。采用高炉煤气、空气双蓄热式预热至高温,以满足炉温要求,并显著节能。炉子还集成了炉底管汽化冷却、复合不定型耐火材料筑炉、热工自动控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某厂板坯步进梁式加热炉为背景,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出了在相同炉温制度下,普碳钢与某型不锈钢的升温过程,对不同钢种、不同规格的钢坯在炉内混装加热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HI decomposition in Iodine-Sulfur (IS) thermochemical proces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is one of the critical steps, which suffers from low equilibrium conversion as well as highly corrosive environment. Corrosion-resistant metal membrane reactor is proposed to be a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tool, which can enable efficient HI decomposition by enhancing the equilibrium conversion value. Here we report corrosion resistance studies on tantalum, niobium and palladium membranes, along with their comparative evaluation. Thin layer each of tantalum, palladium and niobium was coated on tubular alumina support of length 250 mm and 10 mm OD using DC sputter deposition technique. Small pieces of the coated tubes were subject to immersion coupon tests in HI-water environment (57 wt% HI in water) at a temperature of 125–130 °C under reflux environment, and simulated HI decomposition environment at 450 °C. The unexposed and exposed cut pieces were analy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EDX) and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er (SIMS). The extent of leaching of metal into liquid HI was quantifi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er (ICP-MS). Findings confirmed that tantalum is the most resistant membrane material in HI environment (liquid and gas) followed by niobium and palladium.  相似文献   

16.
神经网络支持的智能电弧炉调节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炼网电弧炉是利用电能来炼钢的,可是输入炉内的电功率大小是靠三根电极位置来决定的。一个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能学习预测的电极位置和炉子工作稳定性之间关系。实时自适应炉况状态的变化,使该系统能提高炉子生产率、降低电能主电极消耗。能实现老式器从未达到的电弧连续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原有连续退火炉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退火炉工艺过渡数学模型,主要控制辐射管功率以及带钢各段出口温度设定值,使带钢热处理温度稳定过渡.从应用实例,分析了工艺过渡数学模型的使用情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For heat treating cylindrical metal billets, their lay-out in a furnace usually resembles that of an in-line heat-exchanger tube bank, with the air flows orthogonal to the billets. For maximum effectiveness of transferring thermal energy from the forced convecting air to the billets, the optimal horizontal pitch-to-diameter ratio for the billets should be 1·33 ± 0·05. For this same purpose it is advantageous to employ a vertical spacing (between the billets) as large as can be permitted for a given load of billets.  相似文献   

19.
LF炉精炼过程钢液温度预报及控制是炼钢工艺过程优化的主要内容,它不但影响能否为连铸提供温度合格的钢液,能否实现节奏调整及多炉连浇,而且对整个炼钢过程的节能降耗以及现场的操作影响很大。通过LF炉精炼过程钢液温度预报及控制研究,建立LF炉升温期钢液目标温度数学模型,给出LF炉热效率公式及确定损失能量的方法,将供电制度与钢液温度控制结合在一起,给出LF炉精炼过程供电原则。其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LF炉精炼过程,增加LF炉对电炉-连铸流程节奏的调节能力,实现多炉连浇及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20.
郭辉  朱培祥 《工业加热》2009,38(4):24-25
就炼油厂常减压装置中加热炉扩容改造中出现的物料出口的温度控制不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旧的前馈-负反馈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加热炉扩容后出现的控制大滞后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利用霍尼韦尔可编程调节器的组态软件,进行了前馈-增益自适应的Smith预估补偿控制系统改造,保证了主参数的平稳,而且燃料用量也相应减少,满足了工艺的要求,使加热炉出口温度的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