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简述涤棉阻燃整理的研究概况,给出了涤棉防静电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对该阻燃整理工艺生产的涤棉阻燃防静电织物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的防静电性能、阻燃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杨栋梁 《印染》1998,24(6):51-54
涤棉混纺织物的燃烧性基础研究近二十年中进行了大量工作,促进了阻燃整理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本文对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整理工艺技术中的磷氮系部分,就涤棉混纺织物燃烧行为的分析,阻燃现象及其评价和阻燃方法、磷氮系阻燃技术在涤棉混纺织物上的应用开发等作了评述。其中对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整理的有关新工艺,即:THPN工艺、膦盐-膦酰胺缩合物工艺、Nonnen C-617工艺、Fyrol 76工艺、UF-DAP工艺等作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棉用阻燃剂 FPK8002 对阻燃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利用 CONE(锥形量热仪)法研究FPK8002阻燃整理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热释放性能、烟释放性能及其毒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改性涤棉混纺织物的FPK8002整理优化工艺为:FPK8002 质量浓度400 g/L,交联剂质量浓度80 g/L,150℃焙烘3 min;测试表明,阻燃整理有效地抑制了改性涤棉混纺织物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及CO<,2>的生成,而烟释放速率峰值、烟释放总量和CO的生成速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含芳纶系列阻燃防静电织物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高性能纤维芳纶分别与3种阻燃纤维混纺,并与导电纤维交织形成特定织物,对织物采用特殊染料和工艺进行染色整理.结果表明,所试制的三种织物的阻燃性能、防静电性能、强度及色牢度分别达到了消防员防护服面料、一般阻燃防护服面料和装饰用布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而有望在相关领域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机磷酸钛(PVA-P-Ti)对涤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阻燃织物的热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纤维形貌结构变化.热性能分析表明,阻燃剂PVA-P-Ti对涤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催化脱水成炭作用.织物经阻燃整理后,阻燃剂通过渗透和缠结作用固着于纤维,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耐水洗性能,拉伸性能也明显提高,但白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光接枝一磷酸腺苷单体(AMP-m-GMA)对不同比例涤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索。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手段表征和分析阻燃整理前后涤纶、纯棉和涤棉混纺织物的化学结构、热性能以及表面形貌,并测试阻燃整理前后织物的燃烧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相较于涤纶,AMP-m-GMA阻燃单体的接枝和交联更多地发生在棉纤维表面,棉纤维含量高的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更易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金属镀层织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传统纺织工序中加入真空镀膜工艺,辅以前后整理,来提高织物防静电、阻燃、防辐射、抑菌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着重讨论了环状磷酸酯阻燃剂在棉、涤纶和涤棉织物上的应用,通过实验分析探讨了阻燃剂用量、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织物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整理工艺条件,并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部分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环状磷酸酯阻燃剂整理的织物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而且其用量少,对整理织物原有风格和内在质量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阻燃防水涤棉织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民  魏治国 《印染》1999,25(10):40-42
探讨了涤棉织物的阻燃机理和阻燃防水兼容模式,研究了改善阻燃涤棉织物耐洗性和手感处理的物理化学方法,给出了阻燃防水涤棉织物的重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戴姗姗  赵敏  周翔 《印染》2006,32(11):1-5
采用涤纶阻燃剂DFR、棉用阻燃剂Pyrovatex CP new及阻燃剂SFR对纯棉、纯涤纶、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比较整理品的燃烧性能,并采用热重分析(TGA)探讨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试验结果表明,DFR/CP两步法整理涤棉织物的限氧指数(LOI)值为25.0%,阻燃效果并不理想.CP对棉的阻燃作用主要是凝聚相机理;DFR对涤纶主要是气相机理.SFR整理棉、涤纶和涤棉织物的LOI值分别高达47.1%、51.3%和39.2%,阻燃效果显著.SFR对棉主要在凝聚相起作用,对涤纶主要在气相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荧光染料染色整理对多功能高可视性警示织物基本服用性能和功能性的影响程度。采用荧光染料对阻燃腈氯纶棉导电纤维织物进行染色,试制出了一种多功能高可视性警示服用织物,对该织物的反射率、色牢度、强伸性能、阻燃性、防静电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阻燃腈氯纶棉导电纤维织物经染色整理后产生了荧光现象,色度坐标和亮度因子满足EN 471—2003规定的色彩区域和亮度要求;强力保留率与普通染色试样基本一致;色牢度、阻燃性能、防静电性能等指标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认为:采用荧光染料加工阻燃腈氯纶棉导电纤维织物可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和防静电性的高可视性警示织物。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15,(11)
涤棉混纺织物因其燃烧时的"灯芯效应"而容易燃烧,阻燃整理难度较大。以疏水性磷氮硅阻燃剂PNSI、水性聚氨酯等为原料制备了阻燃涂层剂,对涤棉进行涂层整理,研究了整理工艺和阻燃织物的热分解、阻燃、耐水洗和硬度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磷氮硅阻燃涂层的涤棉混纺织物其LOI值可高达32%,经涂层阻燃整理后,织物的热降解速率降低了7.8%/min,热危害减小了74%,明火点燃后可离火自熄,阻燃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抗菌卫生整理剂SCJ-963对纯棉和涤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重点介绍了整理工艺处方和工艺流程,以及抗菌整理织物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羟基磷酸酯、二元异氰酸酯、三元醇和环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反应制备了含有—NCO活性基的阻燃-拒水涂层剂NPS i-FR,并与交联剂PEG一起用于涤棉织物的阻燃整理。优化的整理工艺为:NPS i-FR 210 g/L,PEG-400 120 g/L,海藻酸钠60 g/L,焙烘温度140℃。织物整理后的极限氧指数为27.6%,接触角为115°,耐水洗性能较好,但白度和拉伸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5.
黄萍 《印染》1994,20(10):31-33
P-N阻燃剂系为涤棉混纺织物阻燃而开发研制的耐久性阻燃整理剂,将其应用到纯棉织物上,同样也得到优良的阻燃效果,本文就其性能,阻燃整理工艺及阻燃测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整工艺条件,使织物纬向收缩,从而获得涤棉自然弹力织物.涤棉自然弹力织物的生产采用松式丝光和两浴法染色工艺,涤组分采用常规分散染料染色工艺,而棉组分采用冷轧堆染色工艺.各工序中应适当控制纬向张力,并严格控制树脂整理工艺.介绍了涤棉自然弹力织物的大生产工艺,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经该工艺生产的涤棉自然弹织物各项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防静电阻燃织物存在的低强、厚重等缺陷,提出一种将高性能纤维、阻燃纤维、导电纤维等3种主功能各异的纤维以混纺和交织的方式形成某种新型织物的方法,进行了有关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3种纤维的主功能的兼容和互补,使制取的织物试样不仅具有防静电阻燃的防护功能,而且具有高强轻柔的优良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涤棉混纺织物的磷氮系阻燃整理综述(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栋梁 《印染》1998,24(9):53-56
5.5 UF—DAP工艺 由于高含棉量的涤棉混纺织物(简称CVC)的流行,谋求一种加工成本低的阻燃整理工艺,对纤维素磷酸酯化所用的磷酸氢二铵(DAP)、双氰胺和磷酰三胺早就有报道。为了提高50/50涤棉混纺织物中棉组分的不溶性磷的含量,而又不致产生用THPC整理那样的粗糙手感,G.C.Tesoro曾用类似于DAP而有反应性组分甲基磷酰二胺[CH_3PO(NH_2)_2]整理混纺织物,在磷含量小于3%时,便可使90g/m~2的混纺织物符合MAFT标准。这种整理方法简单,手感又极好,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若要通过严格的DOCFF3—71标准,则需添加类似的含溴量。 Holme I.等人对经N-羟甲基化合物处理的涤棉织物,再用磷酸氢二铵进行阻燃整理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后来,Bajaj P.等人观察到经UF—DAP整理过的混纺织物的炭渣中含磷量减少,认为是提高了气体阻燃作用所致。这无疑是支持了Holme I.的观点。 尽管,目前N-羟甲基化合物-DAP阻燃工艺尚不够成熟,耐洗性也不够理想。但其阻燃性能和手感是具有吸引力的。为此就其中重要的工艺技术问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研究涤棉混纺交织物的阻燃性能,设计织造了6种不同规格的织物,对织物阻燃整理前后的透气性、毛细效应、垂直燃烧损毁长度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阻燃整理后,平纹织物的透气性差于斜纹织物;在经纬密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同类组织织物,经阻燃整理后,透气性降低;织物经向的毛细效应都要比纬向的好,未经过阻燃整理的织物比经过阻燃整理的织物毛细效应好;在织物组织、经密和纬密相同时,经阻燃整理后的织物静、动悬垂系数增大,织物变得刚硬。认为:经阻燃整理后,织物阻燃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垂直法、氧指数法并结合热重法进行Nomex与棉纤维不同混比织物在Proban阻燃整理前后的阻燃性能测试与分析,得出混纺织物的阻燃性与Nomex纤维含量、阻燃整理工艺相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