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丙烯酸酯乳液共聚中引入改性单体 ,通过交联等方法来调节水乳型压敏胶的内聚力和粘接力。并研究了增粘树脂、表面活性剂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在提高产品的某些性能、消除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成本等方面,都优于溶剂型压敏胶。由于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内聚力不足,具有抗蠕变性不佳的缺点。因此,为了提高内聚力,还要进行分子间的交联。本文阐述的是,利用丙烯酸及其酯的共聚物具有可调节的玻璃化温度这一特点,采用适当的配方和工艺,生  相似文献   

3.
橡胶型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晋  陈正平 《粘接》1993,14(1):20-21
压敏胶就是对压力敏感的胶粘剂。性能妈的压敏胶必须具有好的初粘力(快粘力)、剥离力(粘合力)和持粘力(内聚力),且必须是内聚力>粘合力>初粘力。三大粘合性能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例如通常提高内聚力的方式都会降低初粘力,反之亦然。因此,在达到三项性能平衡的同时,各项指标越好则胶的性能越好。橡胶型压敏胶通常由橡胶、增粘树脂、软化剂、防老剂、溶剂等组成。其中,橡胶是主体部分,它赋予胶粘  相似文献   

4.
自八十年代始,我国压敏胶及其制品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压敏胶带生产线130多条,其中引进线30多条,然而所用压敏胶以溶剂型为主,虽有少量乳液型丙烯酸压敏胶生产,但内聚力不够理想,影响到压敏胶制品的应用性能和效果。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条件,胶带制备的工艺条件,测定了压敏胶带的性能,观察了压敏胶带对皮肤的刺激和过敏作用,并与橡胶型医用胶带作比较。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除具有聚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内聚力大,耐温性好,对皮肤过敏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市场上常用乳液丙烯酸酯压敏胶各方面性能的测试,如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及耐老化性,得出结论:水性丙烯酸压敏胶的初黏与持黏是相互制约的,而持黏与内聚力是相对应的;采用交联、加入增黏树脂等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初黏力及剥离强度,从而平衡胶水的各方面性能,但这是以降低胶水的内聚力为代价的;可以根据时温等效原理来衡量胶水长时间后的老化效应;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方法,为选择合适类型的乳液丙烯酸酯压敏胶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转移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转移涂布工艺,重点讨论了乳液及压敏胶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乳液采用先进的转移涂布技术涂布,能提高商标的印刷质量,并能在聚丙烯、聚氯乙烯、织物、涤纶等基材上进行转移涂布,性能良好;压敏胶具有高的内聚力和剥离强度。  相似文献   

8.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超低剥离强度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着重探讨了交联剂的种类和掺量、分子量大小及分布对压敏胶黏度、180°剥离强度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保护膜用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引入外交联剂,能够显著增大其内聚力,提高其耐湿热老化性能。外交联剂的类型和掺量对压敏胶的黏度、剥离强度、耐热性及耐湿热老化性能均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外交联剂N3390在降低剥离强度、提高耐湿热老化性能方面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9.
化工简讯     
双面压敏胶粘带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指引下,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于1975年研制成功一种具有胶粘力强,内聚力较高的双面压敏胶粘带。双面压敏胶粘带是一种在基材的两面涂以压敏胶粘剂並复以防粘纸的带状粘合材料。从形态来看,它是一种不含溶剂的薄膜状胶粘剂。由于它具有初粘力好,携带施工方便,无污染性,无毒和无着火危险等优点,並可以代替一般胶粘剂的大多数用途。该双面压敏胶粘带的压敏胶是以丙烯酸异辛酯为主体材料的共聚物。一、双面压敏胶粘带制备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0.
《化学与粘合》2004,26(5):297-297
04 - 94 含压敏胶的经皮吸收型药物制剂  [该专利介绍了一种基本药物经皮吸收用稳定经皮吸收型药物制剂 ,其中压敏胶的内聚力不会因汗中有关成分的存在而下降。该制剂由基材和复载其一面上的两种压敏胶层构成 ,它们依次是 ,(A)压敏胶层 :含压敏胶和基本药物 ;(B)压敏胶层 :含用交联剂交联的压敏胶 ,用的是有机金属化合物、金属醇化物和金属螯合物之外的交联剂。 (A)层含如丙烯酸 -丙烯酸 2-乙基己酯共聚物 (Ⅰ )一类的胶粘剂、美多心安、肉豆蔻酸异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铝二异丙酸盐 ;(B)层含Ⅰ、肉豆蔻酸异丙酯和多异氰酸酯交联剂 ]Murao…  相似文献   

11.
针对等离子喷涂工艺开发了一款遮蔽胶带,研究了硅橡胶种类、厚度对喷砂和高温老化的影响,并采用流变仪对压敏胶配方进行优化,对硅橡胶和压敏胶的涂布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涂布工艺可以制备出与玻璃纤维布结合紧密的硅橡胶保护层;采用高抗撕裂硅橡胶作为保护层,厚度为0.1 mm时,可以满足喷砂要求,无断带和残胶现象;使用2.5%催化剂所制备的压敏胶,可以达到初粘性与内聚力的一个平衡。  相似文献   

12.
高剪切丙烯酸系列乳液压敏胶具有极好的内聚力,又有较好的剥离力。本文介绍了该系列乳液在双面胶带和铝箔胶带上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粘度、涂布量和涂布工艺对胶带性能的影响。得到的双面胶带和铝箔胶带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似。该系列乳液压敏胶成本低、无污染、使用安全,在国内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曹灿  林霖  韩艳茹  赵京兰 《化学与粘合》2011,33(2):21-23,65
研制了一种自交联型压敏保护膜用丙烯酸酯胶黏剂乳液,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方法,通过氧化-还原聚合工艺提高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同时添加DAAM和ADH自交联单体,提高交联程度来提高压敏胶的内聚力.通过在胶黏剂乳液中加入适量的交联剂SC-100,进一步提高压敏胶交联程度和保护膜耐热和耐湿热等使用性能.我们可以根据SC-100...  相似文献   

14.
施美英  陶婉蓉 《化学世界》1998,39(7):366-370
用丙烯酸酯与带有活性官能团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选用二种不同交联剂(含羟基或异氰酸酯的高分子化合物),用轻度交联的方法来调节内聚力和粘结力,形成既具有优良的粘结性,又具有良好的内聚力的三向网状结构高聚物,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如溶剂等)对压敏胶的合成与胶带制造工艺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化工大学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β-羟乙酯和醋酸乙烯等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出一种自交联型丙烯酸酯阻燃压敏胶。该压敏胶具有初粘力和持粘力强、粘接强度高(剥离强度为20.83 N/20 mm)、阻燃性能佳、内聚力大以及分子链刚性强等诸多优点,并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丁酯与SBS接枝共聚物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丁酯(BA)与SBS接枝共聚物制备的压敏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内聚力、耐热、耐氧化和粘接性能,180°剥离强度可达8.4N/cm,持粘力60℃时大于300min,快粘性(球号)为10。得到上述性能压敏胶的反应条件为:BA用量30%—40%(质量),过氧化苯甲酰用量0.016—0.018 mol/L,BA接枝量100%—104%,反应时间4h。  相似文献   

17.
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合成及其粘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利用功能单体的自交联作用,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进行多元共聚,合成了兼具较高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的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运用DSC、DMA及粘接性能测试分别考察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动态力学性能和压敏胶粘性能,并分析讨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功能单体所产生适度交联作用能较好地协调聚合物的内聚力和粘合力之间的平衡,使其具有较好的粘接及力学性能。聚合物的Tg、粘弹性等物理参数可用于评估其内聚力及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8.
化工部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最近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医用压敏胶——BC-1型丙烯酸酯医用压敏胶粘剂,现已通过了细胞毒性、急性全身毒性、皮肤刺激、溶血、过敏和热源等生物学试验和临床试用。试用证明该压敏胶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无致敏作用,符合接触损伤体表医用材料的技术要求,于1992年6月通过了四川省医药管理局和省化工厅联合组织的技术鉴定。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引进了官能性丙烯酸酯,所以显著增加了该胶的内聚力,使其具有较高的持粘性和剥离强度,达到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松香酯在弹性体型压敏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廖晖  曾雷 《中国胶粘剂》2005,14(1):32-34
研究了不同软化点的松香树脂作为增粘树脂用于弹性体型压敏胶带中,结果表明:液态树脂可保持胶粘剂的不干性及润湿被粘物表面的性能。低软化点树脂可使胶带有良好的粘着性,高软化点树脂保持良好的内聚力;不同软化点的松香酯在弹性体中配合得当,可以获得性能全面的压敏胶粘带。  相似文献   

20.
TC—1压敏胶,本文着重介绍转移型乳胶的基本组成与配方,制作方法与注意要点,乳胶性能和应用情况。乳胶转移性的关键在于乳化剂的选择与投放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