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孤岛油田原油在一次沉降罐压力突然释放后产生大量泡沫 ,容易溢出罐体 ,造成原油损失。也给联合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多困难。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根据原油泡沫的特性 ,笔者曾对国内外 30余种消泡剂进行了室内消泡对比试验 ,结果消泡好的品种甚少且价格很高。为此 ,合成了具有较好消泡性能的聚醚型和脂肪酸酯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并与大分子混合醇等进行复配 ,筛选出油溶性 NF- 2消泡剂。1  NF- 2的合成1 )合成原料及试剂  BP- 0 9丙二醇聚氧丙烯醚 (室内合成 ) ;KOH,HCl,均为分析纯 ;环氧丙烷 ,环…  相似文献   

2.
泡沫钻井流体消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钻井技术具有携岩能力强、耗气量少、能够防止地层漏失、有效处理地层出水等优点.从钻井实践看,泡沫流体稳定性强,返至地表后难以消泡,泡沫基液只能一次性使用,泡沫材料消耗多、成本高,制约了泡沫钻井技术的发展.对国内外现有消泡技术进行了调研分析,对自然消泡法、物理消泡法和化学消泡法的消泡机理及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EVA与CPE协同增容增韧HDPE/PS/Talc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唯  周航 《金山油化纤》1997,16(4):6-11
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EVA与CPE对HDPE/PS共混物的改性效果,发现EVA与CPE对HDPE/PS具有较明显的协同增增韧作用。当HDPE/PS/EVA/CPE配比为100/10/20/10时,共混物综合性能最佳。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Talc填充HDPE/PS/EVA/CPE的应用性考察。结果表明:由Talc与上述多元共混型增容增韧改性物的怕复合塑料的韧性、延伸性和加工流动性等明显优于同类未改性复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存在大量泡沫稠油,实验室测定泡沫稠油密度存在着消泡困难,预处理油温高,时间长,轻质成分损失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煤油对泡沫稠油存在着较好的溶解性、降粘性和消泡性,混合过程服从体积加和性规则。由此研究建立的新方法能够克服单纯密度计法的缺点,对测定泡沫稠油的密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陈春明 《吐哈油气》2009,(4):360-363
塔河油田存在大量泡沫稠油。实验室测定泡沫稠油密度存在着消泡困难,预处理油温高,时间长,轻质成分损失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煤油对泡沫稠油存在着较好的溶解性、降粘性和消泡性。混合过程服从体积加和性规则。由此研究建立的新方法能够克服单纯密度计法的缺点,对测定泡沫稠油的密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的P(VAc-MMA-AA)乳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 P V Ac 乳液中保护胶体的改性, P( V Ac - M M A- A A) 乳液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共混。考察了乳液粘度、稳定性及其成膜耐水性等。结果表明,所得改性 P( V Ac - M M A - A A) 共混乳液的耐水性、耐热性、耐寒性及粘结强度较 P V Ac 均聚物乳液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孤岛油田原油粘度大,联合站一次、二次沉降罐的原油在冬季经常起泡。泡沫不易消除,常造成胃罐,影响联合站的正常生产运行。为此, 也具有较好消泡性能的聚醚型和脂肪酸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并与大分子混合醇进行了复配,产生出具有较强油溶性的LG-8消泡剂。室内实验表明。在加药浓度为5mg/L条件下,消泡率的达到60%,消泡速度较不加药时快3-4倍。该消泡剂自2000年11月16日开始在现场使用,沉降罐泡沫基本消除,取得了较好的消泡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的认识原油与泡沫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原油类型、油相含量、表面活性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类型、矿化度、烷烃链长和聚合物加量对泡沫与原油作用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加油前后的泡沫析液半衰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不同,TK729油对泡沫的稳定作用最强。在一定油相含量范围内,轻质油和重质油都可以提高泡沫的稳定性。不同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原油的敏感性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遇油稳定性最好。在两性表面活性剂Mz和As(复配质量比1:2)体系中加入20%TK729油,当表面活性剂加量低于0.05%时,原油起消泡作用;当其加量高于0.075%时,原油起稳泡作用。矿化度的升高对泡沫与油作用的稳定性不利,在矿化度低于5×10~4mg/L时,油起稳泡作用,矿化度高于10×10~4mg/L时,油起消泡作用;碳数大于16的长链烷烃起稳泡作用,短链烷烃起消泡作用;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提高泡沫遇油的稳定性,聚合物加量越大,泡沫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9.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中,泡沫到达地表后难以实现可控的消泡。为获得兼具稳定性及响应性的泡排体系,并明确在无机盐和油相环境下的适用性,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分别与N-十二烷基-N,N-二甲基叔胺(C12A)复配,研究了复配溶液的泡沫性能及无机盐和油相对复配体系的影响。针对泡沫性能较好的SLS/C12A和SDS/C12A复配体系进行了CO2响应消泡以及N2加热重新起泡实验,分析了复配泡沫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SLS/C12A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最好,SDBS/C12A的泡沫稳定性最差。SLS/C12A复配体系的耐盐能力强,SDS/C12A复配体系的抗油效果显著。两种复配体系均表现出较好的响应性和可逆性。通过消泡后溶液形态和表面张力的变化分析响应机理为:质子化的C12A与表面活性剂静电吸引形成络合物,从溶液中析出,降低了溶液...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 P V Ac 乳液中保护胶体的改性, P( V Ac - M M A- A A) 乳液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共混。考察了乳液粘度、稳定性及其成膜耐水性等。结果表明,所得改性 P( V Ac - M M A - A A) 共混乳液的耐水性、耐热性、耐寒性及粘结强度较 P V Ac 均聚物乳液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消泡剂和消泡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综述了泡沫的形成条件及构成泡沫稳定存在的因素:液膜弹性、表面粘度、溶液粘度、电双层斥力和熵双层斥力、气泡间气体的扩散;从消泡剂的进入系数和铺展系数以及憎水颗粒的去润湿作用,论述了消泡机理;讨论了构成消泡剂的功能性组份。  相似文献   

12.
页岩气平台井泡沫排水采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底积液是页岩气井生产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需要尽早采取排水采气的工艺措施。泡沫排水(以下简称泡排)采气工艺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在国外页岩气开发中已被大量使用,但在国内还鲜有报道。为此,结合现场生产和集输工艺流程,通过优选泡排工艺流程、研制并持续改进平台整体橇装化远程控制起泡剂和消泡剂自动加注装置、优化起泡剂和消泡剂性能、建立消泡效果监控方法,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四川盆地川南地区长宁区块页岩气平台井的整体泡排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起泡剂从各井油套管环空注入、消泡剂从各井一级针阀后通过雾化器加注,能适用于集中计量平台和单井计量平台的起泡剂和消泡剂加注;②优化、改进了橇装化远程控制起泡剂和消泡剂自动加注装置,起泡剂装置采用单泵轮换加注,消泡剂装置采用一口井一台泵加注,具备自动配液、自动加注控制、自动故障报警、远程控制的功能,能够满足页岩气平台井泡排药剂加注的需要;③起泡剂配方优化后,5 min泡沫高度增加37%~50%,建立了消泡率评价方法及消泡剂性能指标要求,通过优化消泡剂配方,初始消泡率提高1.5%~3.0%,3min消泡率提高0.7%~0.9%;④起泡剂用量为2.0g/L、消泡剂用量介于4.0~5.0g/L可以满足现场泡排及消泡要求;⑤通过对分离器和高级孔板阀排污口泡沫情况进行观察,以及取泡排返出水进行二次发泡评价来评估消泡效果,进而优化消泡剂加注制度来进一步提升消泡效果。结论认为,整体泡排技术可以明显提升该区页岩气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泡沫流体循环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泡沫欠平衡钻井中的泡沫流体能否循环使用,直接影响着泡沫钻井的成本、环境保护及推广,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技术难题.文章综述了目前四种常用的消泡方法的特点、泡沫循环流体的分类及区别、以及国内外在泡沫流体循环钻井方面的实例.在泡沫流体循环利用技术方面一是研制价格便宜、抗温抗盐性能好、携岩携水能力强、井壁稳定性好的多功能泡沫体系;二是开展机械与化学及其它联合消泡机理与工艺配套技术的研究,实现泡沫流体的多次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在天然气胺法脱硫装置溶液发泡时使用消泡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从发泡原因、消泡剂种类、消泡机理等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消泡剂在天然气净化厂的应用实例与室内实验结果,从应用层面进行探讨。结果针对MDEA脱硫溶液发泡,聚醚改性有机硅型消泡剂最为有效。结论从消泡剂的物化性质与消泡机理分析,不能无上限添加消泡剂,一方面会影响脱硫效果,另一方面会影响其抑制泡沫形成的能力。建议天然气净化厂采用自动加注的方式添加消泡剂,可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  相似文献   

15.
泡沫钻井液循环利用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消泡系统或设备因其自身的缺陷未收到应有的消泡效果,且把消泡后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对空气造成一定污染。为此,提出了泡沫钻井液循环利用新技术。该技术不用对返出泡沫加压,1次流程即可实现5次消泡,效率高,实现了泡沫基液和气体的重复利用,既可应用于泡沫钻井过程中对返出泡沫的消泡,亦可应用于一般的工业消泡。用一般的筒体或加工稍精的筒体替代真空壳体,以粗略验证新型消泡系统的消泡效果,验证结果表明,简化真空壳体后消泡系统的消泡效率可达78%,而新型消泡系统的壳体精度更高,消泡效率会高于78%。  相似文献   

16.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的泡沫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WaringBlender法对月桂醇聚氧乙烯 (9)醚乙酸钠 (AE9C Na)在不同条件下的泡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AE9C Na水溶液在pH <6的范围内泡沫性能差 ,pH≥ 8时起泡能力强泡沫稳定性好 ,且有一定的耐温 ,抗盐及抗钙能力 ,可反复起泡消泡 ,因此AE9C Na可作为液体洗涤剂的主活性剂及循环泡沫流体的主剂。  相似文献   

17.
腰英台油田CO2驱油先导试验中,CO2过早气窜,降低了波及体积,影响区块产能。采用岩心切割技术制作了低渗透裂缝性岩心模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CO2泡沫在低渗透裂缝性岩心中的封堵能力以及水驱或气驱后CO2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泡沫中各组分的作用机制以及泡沫调驱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采收率机理。研究表明,CO2泡沫能增加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阻力,有效降低驱替液流度,阻力因子在46~80之间;泡沫在裂缝中存在启动压力,它将影响泡沫在初始阶段的流动。对于水驱和气驱之后采用泡沫驱的岩心,采收率分别增加了26%和35%,揭示了泡沫在裂缝与基质间形成的横向压差是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采收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FG-4固体消泡剂与加药装置的研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是有水气田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其消泡剂的选择和应用对工艺措施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分析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使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液体消泡剂使用的局限性,在国内首次研发了FG-4系列固体消泡剂和配套的加药装置这两项专利技术,并在中国石油西南、长庆、青海、吉林等油气田的泡沫排水工艺实施井中得以成功应用。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固体消泡工艺能满足泡排工艺井的消泡需要,对产水量在1~30m3/d的气井消泡效果均能达到工艺要求;加药周期长,根据不同的井况,5~15d换加一次药剂,每次补充量2~6根,为无人值守站的管理提供了方便;固体消泡剂在装置内与泡沫接触充分,具有较好的破泡和抑泡能力,并且只有在气流携带出泡沫液时才消耗药剂,与液体消泡剂相比其综合成本降低20%~30%;固体消泡装置运行平稳,操作简单、方便,运行中不消耗能源,不增加污水量,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固体消泡剂在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试验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靖边气田的持续开发,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已成为保障气田产水气井连续稳定生产的有效措施,消泡问题则是关键难题。为此,在分析气田泡排现状、现有消泡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固体消泡剂,并在多口气井开展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运行稳定,能够满足产水量小于5 m3/d气井的消泡需要,加装药剂周期可为10~14 d,每次加注2根;破泡时间小于30 s,抑泡高度小于300 mL;固体消泡装置安装在采气树管组至集气站间采气管线上的地面装置内,消泡距离长,相比液体消泡工艺更为简便、快捷;固体消泡工艺的消泡成本只占液体消泡成本的一半,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消泡工艺。这也扩大了泡沫助排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为气田中后期产水气井合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泡沫析液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公让  蓝强  薛玉志  李英 《石油学报》2009,30(6):927-931
泡沫稳定性是泡沫流体作业成功的关键,而析液是泡沫稳定性的宏观表现。利用介观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泡沫液膜及其微观析液行为,并依据泡沫剂结构,建立了表面活性剂界面聚集行为与泡沫剂发泡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力场、液膜厚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密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类型等因素都对其界面生成能产生较大影响。不同表面活性剂产生的泡沫体系的析液行为遵循衰减方程。同时,分子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表面活性剂的发泡能力,尤其是在低浓度条件下生成泡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