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有现象,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规划建成区内,已撤村建居或将要撤村建居的,但仍在集体土地上规划建设的村。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中村覆盖面逐步增大,数量也不断增加,按照《浙江省金华市区域中村布局规划》,金华市婺城区列入城中村改造80个行政村,包括7个中心村,其中二环线以内20个。近年来,婺城区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对城中村改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杭州市早在1998年就开展撤村建居试点并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十几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现以城中村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在后峰会时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在杭州市这样的国际化风景旅游城市进行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抓手,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其它城市城中村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为背景,探讨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难点、改造模式及思路,以广州白云区棠涌村改造规划为例着重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和政策,展望"城中村"改造为广州城市发展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各地政府在处理城中村时,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改造模式多样。其中,局部改造模式是当前城中村改造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如何科学规划并有序推进这类城中村的改造对于城市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为例,分析局部改造型城中村的特点及问题,并结合规划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有机更新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进程中的一个特有现象,中小城市"城中村"又有其特性.文章通过黄竹小区的规划改造设计研究,重点探讨了中小城市"城中村"规划改造模式及住宅节能设计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王鄄子、许鄄子村平房改造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深入分析,着重阐述了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弹性开发"、"城市设计导向"的设计思路.力图探索出城中村改造之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也在不断涌现,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中村不但对城市美观造成影响,还制约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的发展成为困恼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为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中村的规划改造迫在眉睫。鉴于此,在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以宁德贵歧村为例深入分析城中村规划改造的策略,以期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提供参考,并为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一直是个困扰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湖北省当阳市作为一个从农村到城镇然后成长起来的城市,"城中村"问题尤为突出.当阳市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22平方公里,含9个村,涉及住户约1.2万户,居住人口约3.3万人.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涉及多个相关主体的工程,规划如何协调好各方需求并实现共赢,是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和最后获得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琶洲村改造规划,在如何与上层次规划衔接,如何动态协调,如何为城市创造宜居环境展现滨水特色等方面,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从而为其他城中村的改造规划分享有益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改造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划改造模式,但只是针对城市中心区、城市成熟片区内。采取“一村一策”的改造方式实施,而对于近郊区的城中村则基本采取综合整治或由于土地价值原因暂时搁置未改造,本文以广州荔湾区南侧的海南村改造为例,探索近郊区的城中村改造思路.以及在此规划思路指导下的规划方案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李乐宁 《城市住宅》2022,29(3):202-204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有机更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对衰落的城市区域进行改造与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衰败的空间,促使其重新焕发发展活力与人文记忆再生,进而实现高质量城中村改造.立足城市有机更新视角,结合"十四五"发展方向,对王湖村城中村改造规划新理念、城市更新视角下王湖村城中村改造规划的强化...  相似文献   

12.
《规划师》2016,(1)
在城市存量时代,村庄用地的发展红利逐渐消失,"城中村"改造面临资金缺口大、村民阻力大等问题,不能盲目沿用原有的基于"政府拆迁、净地出让、就地安置、就地平衡"的单一改造思维模式,"城中村"改造困局急需新的思维方式去破解。文章以厦门市岭兜村改造规划为例,在开发主体、土地供给、项目运营、补偿方式和安置房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与创新,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多元思维。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中村改造与规划俨然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项目。然而,由于城市土地使用面积有限,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阻碍与困难,如何保证土地收益,提升土地利用强度,充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土地开发的用地需求,成为横亘在城市规划部门面前的重要难题。同时,在城市建区扩张规模的过程中,一些农村耕地被征用,需要在行政管理上创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经济体制等。为了均衡各方利益,城中村改造与规划需要统筹兼顾,高瞻远瞩,针对城中村改造与规划进行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中村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中村的改造迫在眉睫;大城市中的城中村数量众多,部分分布在城市中心区.该文试图通过分析CBD地区的域中村存在问题,结合广州冼村改造规划案例,探讨研究CBD地区城中村改造的规划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典"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毅  张琳 《规划师》2003,19(Z1):64-67
传染病极易在城市蔓延,危害极大,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者应该予以重视.要在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中增加传染病防治规划,同时加强城市规划教育改革,在城市规划研究生中招收一些医学本科生;设置"卫生隔离带",增加绿地比例;控制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城市布局适当分散,重视城镇体系规划;适当迁村并点,重视"城中村"改造,改善人居环境,达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趋优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改造和规划是近几年比较热点的课题,根据城市发展的布局,将城中村改造建成新居民区的规划和建设是有其必要性的.本文结合兰州首批试点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一个,分析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存在的特点,有别于传统的农村和现代化城市形态和本质;同时探讨如何在城中村整体规划以及单体建筑平面布置上考虑城中村规划和建设的特点,以合理安置人们的居住问题,为同类城中村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襄阳市王寨社区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为襄阳市其他城中村改造提供借鉴的坐标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张宇  欧名豪  蔡玉军 《城市规划》2015,(2):93-98,105
通过对当前城中村发展困境的解析,进一步研究了城中村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深圳市宝安区怀德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整村统筹城中村综合改造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与农民有效协商,编制以社区发展规划为核心的城中村综合改造发展方案,将村民关注的土地遗留问题、发展问题与政府关注的城市面貌更新、土地资源腾挪、重大项目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赢。该模式避开了过去以征地拆迁为核心的城中村改造思路,强调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前期参与,充分体现了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却无法为其提供住房,在此背景下"城中村"应运而生。根据聚居活动的不同,"城中村"可以被划分为商住结合型、产住结合型和单一居住型三大类。本研究以"温州村"为例,通过自上而下的"城"的规划与自下而上的"村"的自生长两方面研究,加深人们对"商住混合型"城中村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蜷缩在城市角落的城中村小学出现了规划不合理、硬件设施落后等"夹缝"遭遇。对城中村小学进行合理的规划改造,处理好校园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对于带动城中村建设发展和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西安市杜城小学研究分析后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法,探索一种符合城中村小学特征的经济性改造方法和更新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