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M52125型精密龙门式导轨磨床(图1)是险峰机床厂的新产品。该机床适用于磨削各种不同形状的机床导轨面,特别是经热处理后的导轨面,也可磨削大平面。该磨床为大型精密机床,由双立柱、顶梁及床身组成一封闭的刚性框架结构。横梁沿立柱导轨可作升降运动,周边磨架与万能磨架分别悬挂在横梁上。工作台的往复运动由液压驱动,采用变量变向叶片泵与双活塞杆油缸组成的闭式油路系统,可作无级调速。为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叶片泵二面作用不调整的叶片泵(图9)应用很广最大油压可到70大气压,可用於 床、镗床、车床和铣床液压传动的进刀机构、拉床主运动的传动装置、磨床中往复移动磨头。 叶片泵的体积效率,在用3号锭子油工作,温度T=50℃和转数n=950转/分时,不低於表3所示。计算流量规定用下式: 式中:B一转子宽(公厘(;n-泵轴转数(转/分);r2及r1-固定套大半径和小半径(图10);s-叶片厚(公厘)(一般, s=2.25-2.5公厘) ;z-叶片数(一般z-12);α-半径方向上叶片排列的角度(一般α不超过13度)。 z=12,β=42°和δ=48°的叶片泵用图10所示的固定套轮廓。 叶片泵的摩擦部分…  相似文献   

3.
某厂生产的 M131WB外圆磨床安装后 ,工作台往某一方向运行 ,撞块碰到操纵箱先导阀杠杆后 ,常不能换向 ,仍然继续该方向的运行 ,致使杠杆被撞断。虽多次调整、维修均无效。后笔者查阅使用说明书 ,经多次分析、调试 ,故障消除。M1 31 WB磨床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机床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液压系统含有开停节流阀 ,换向阀 ,先导阀 的 GY2 4 - 2 5× 50操纵箱 Z1是其系统控制的核心部分。根据工作台油缸 的往复运行 ,即先导阀换位、换向阀换向通油的情况 ,再结合故障现象 ,可将故障原因初步诊断为换向阀没有换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MBD215型半自动内圆磨床的换向动态性能,保证换向精度,解决液压冲击,我们通过分析及计算机仿真和换向动态性能试验找出了解决该磨床换血冲击的一些措施。下面分别介绍其改进措施。 一、原结构产生换向冲击的原因 图1为MBD215型半自动内圆磨床工作台往复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图2为原结构换向过渡过程的动态性能曲线。试验结果见表1。 从动态实验曲线可以看出,造成换向冲击的液压缸回油腔最大背压值PLmax或工作台负加速度峰值是在先导问位移xy≈0.58cm,换向阀快跳位移XR≈0.25Cm时发生。而在先导阀预制动阶段(换向阀尚未快跳) Xr=0…  相似文献   

5.
一、瓦特列希公司导轨磨床发展的四个阶段瓦特列希公司是西德一家生产周边导轨磨床历史比较悠久的企业,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具有相当的声誉,他们生产的导轨磨床基本上可以代表资本主义世界水平。这家公司在二十年中对导轨磨床结构共进行了四次系列更新,逐步提高机床的磨削精度和效率以及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扩大机床的尺寸规格及性能,并相应发展专用导轨磨床。第一代导轨磨床到第四代导轨磨床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代导轨磨床砂轮架主轴采用多瓦液体动压滑动轴承,这种轴承的基本结构原理一直沿用到第四代磨床。砂轮平衡采用手动装入式砂轮平衡装置,能在主轴回转时对砂轮作精确的静平衡,这一种平衡方法的原理也一直沿用到第四代。工作台为液压驱动,变量泵供油,能无级调速。这几点都是瓦特列希导轨磨床的最基本特微。第一代导轨磨床外形如图1。  相似文献   

6.
M210内圆磨床液压操纵箱采用机动换向。这种操纵箱结构简单,但是性能不良。它最明显的缺点是工作台换向时经常出现死点。 为了消除换向死点,有的是把液压操纵箱换成行程控制或时间控制的操纵箱,这种方法比较麻烦而且不易实施。另一种方法是增加换向滑阀端部弹簧的刚度,这种方法很不可靠。现介绍一种既简单易行,又十分可靠的消除M210内圆磨床换向死点的方法。 M210内圆磨床液压操纵箱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图示状态下,压力油由1→2→油缸有杆腔,工作台右移;当左挡块拨动杠杆时,杠杆带动滑阀向左移动,滑阀至中位时,1、3、5口被滑阀封闭,油缸停止运动。此时,弹簧被压缩,推动滑阀继续向左运动,压力油→3→4→油缸无杆腔,工作台换向。  相似文献   

7.
M131W万能磨床需磨工件内孔时,操作者必须将内圆磨头翻上翻下,很费力,并且浪费了不少辅助时间,所以,我们对此进行了改装。结构见图1所示。改装方法简述如下:一、油缸行程的计算油缸行程的选择可根据运动原理简图(图2)进行计算。我们从图中知道,磨头由上死点转动至工作位置的转角为134°,其余O_1O_2=560mm, O_1A=135mm,磨头在上死点O_2A=430mm。根据余弦定理,可求得油缸回转支点与磨头在工作位置之间夹角为:134°  相似文献   

8.
一、油路中存在的问题我厂有两台立式镗床,主轴箱上下运动是液压驱动,如图1所示。该系统采用定量泵1和变量泵2,前者作供油用,后者作回油调速用.手动五位控制阀4用来实现主轴箱的工作进给,即上下快速移动、上下进给及停止。主轴箱快速移动时,油缸3的回油经背压阀5流回油箱.主轴箱工作进给移动时,油缸3的回油经变量泵2流回油箱。调节变量泵2,主轴箱可获得不同的进给速度。主轴箱向下快速移动速度为 v_快=440mm/min,而工作进给速度为移 v_工=2.4mm/min,两速度之比高  相似文献   

9.
刨床与磨床使用液压传动,既成熟,又广泛。特别是磨床,工作台的往复运动几乎全部淘汰了机械传动。液压刨床以B690使用最为广泛;磨床则以M131W使用较为典型。这两种机床,均以液压操纵箱(几个阀的集合体)为其心脏,这个操纵箱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机床的性能指标。另外这两种机床的换向动作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都以结构原理表示其液压传动系统。下面分别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丰原集团所用压滤机的液压原理如图1所示,都由单独的液压站控制。每次操作过程如下:起动电机油泵→拧紧溢流阀升压→油缸前进至终点→调整到20MPa,锁紧螺母,锁紧滤板→泄荷→停泵。压滤结束后,起动油泵升压至20MPa,松开锁紧螺母→泄压→换向→升压至3.5~4.5MPa,油缸后退至原位→泄荷→停泵。此操作过程不仅麻烦,而且液压站投资大,维修频率高。后来投资新项目时,我们尝试使用液压集中控制,原理见图2。开始用低压大流量泵供油,推动油缸前进,达4MPa时,活塞杆已基本到位。起动高压泵产生20MPa锁紧…  相似文献   

11.
<正>大型挖掘机的散热系统通常采用液压驱动变速风扇,本文介绍液压驱动变速风扇控制原理,对原挖掘机液压驱动变速风扇电控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实际测试和调整,使其更适合我公司生产的挖掘机。1.原变速风扇结构及原理(1)结构挖掘机液压变速风扇液压系统主要由变量泵1、伺服阀(2、3)、节流阀4、电比例溢流电磁阀5、换向电磁阀6、风扇马达7、联轴器8、风扇9等组成,如图1所示。风扇电控系统由风扇控制器、液压油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歧管温度传感器等组成,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2.
新型平衡式变量叶片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实际中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产生的液压助力作用会随之加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专利技术基础上的,含有浮动块的新型平衡式变量叶片泵,该泵应用在汽车转向助力泵等工况。同时介绍了新型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浮动块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泵在液压转向系统的流量变化动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泵的动态流量特性曲线能够适应汽车转向助力的需要,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叶片泵。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汽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转向泵存在的较大能量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含有浮动块的新型变量转向叶片泵。考虑到转向泵实际工况,将新型转向泵的变量范围设计为特定转速范围速度补偿代替全转速范围速度补偿。同时建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转向泵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仿真,分析节能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泵可有效降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能量损失,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叶片泵。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以自动往复液压缸为动力源的液体输送活塞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特点 ,在液体 (混凝土、泥浆等 )活塞泵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自动往复液压缸的控制方式逐步由机械控制、电控向液控方式发展。《液压与气动》杂志 1999年第 1期发表了“往复液压缸自动换向机构的设计研究”,读后很受启发 ,该机构实现了液压缸的液控自动换向 ,但控制油路较为复杂 ,换向时无缓冲 ,液压冲击大。为克服以上欠缺 ,本人设计了一款“液控自动往复缓冲液压缸”(见图 1) ,愿和大家共同探讨。2 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 1所示 ,该液…  相似文献   

15.
秦川机床厂从西德力士乐(RE×RO TH)公司引进的V_4型变量叶片泵,是一种应用比例技术的高效节能、高压叶片泵。该泵广泛应用在冶金,塑机、机床、压力机等行业中。这种泵是单作用变量叶片泵(图1),定子可移动,通过改变定子环8和转子2的偏心来实现变量。当偏心增大时,泵输出量增大,当偏心接近零时,泵输出流量为零(泵在该偏心时输出流量全部为泄漏量)。V_4泵工作压力为16MPa有五种排量:20、32、50、80、125cm~3/r,转速:750~2000r/min。有十二种控制型式(目前只生产十种),液压控制器或电液控制器直接装在泵体上,使结构紧凑,  相似文献   

16.
新型高压转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向阀是液压传动系统中控制油液流动方向的元件,种类很多,其中转阀是一种最简单的换向装置。但是,传统的转阀存在着换向性能差,内泄漏量大等问题,因此,不能用于高压液流换向上。为了改善转阀性能和降低内泄漏量,特研制了一种新型转阀。该转阀用于中、高压液压系统的配油和一般液压工程机械的液流换向中。 1.结构原理三位四通手动高压转阀结构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7.
1.存在问题我厂有一台M50100型7米落地式导轨磨床.该机床的液压系统由主油路、操纵油路及床身-工作台往复滑动导轨副润滑油路组成。在原主油路系统中双联轴向柱塞泵之变量柱塞泵供给油压,经溢流阀调压至2.5MPa,压力油经过换向阀分别控制两个柱塞油缸。驱动工作台作往复移动.移动速度的调整,通过操纵台上的手轮,即调整变量泵内斜油盘之倾角来实现。该液压系统采用工作台床身内腔作油池,但油泵吸油口未设过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油液的污染,柱塞泵经常发生吸油不畅的现象,声音异常,使用寿命短。工作台往复运行时出现爬行现象,速度时快时慢,严重地影响产品的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含有旋转缸筒、嵌固隔离叶片和铰接隔离叶片的新型旋转式叶片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该泵优点突出,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叶片泵。  相似文献   

19.
小经验     
一种深孔加工的液压进给装置张宁一 湖州机床厂我厂在加工液压机油缸中,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进给深孔钻装置,替代过去机械进给机构,该油缸钻孔的单件工时定额从6小时降到3小时,而且还有潜力。 液压进给装置由推力器与液压站等部件组成。用螺钉将推力器油缸10固定在车床床身尾部导轨上。油缸活塞杆9与大拖板14左端面用球形螺母8浮动联接 (图2),以免油缸安装的位置误差影响拖板移动。 该装置的技术参数是系统取用压力(P)为6.3MPa,最高系统压力(Pmax)为 8MPa,油缸直径(D)为100mm,公称输出推力(F0)为50kN,最大输出推力(Fmax)为63kN,无级…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初生产的Mll5W万能磨床,在原设计中砂轮架没有快速进退装置,进退完全靠手摇丝杆完成,操作十分不;;l;。;。便且劳动强度大,为此我们一11——一门、。对该机床进退装置进行了图l改装前、后砂轮改进。其运动方式和结构的运动方式见图1、2。由图2.可知,将原机床丝杆与砂轮架滑板之间的连接板拆掉,在原位置加装一套油缸。油缸的运动方式为活塞不动缸体移动,缸体4通过过渡板3与砂轮架滑板连接,缸体移动带动滑板移动。油缸的行程为30mm。该结构将油缸的活塞与丝杆螺母作为一体,丝杆与螺母的间隙靠螺母7和弹簧8来消除,导向杆5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