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因此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为了适应Trips协议对贸易相关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已经形成了对于软件版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本文将对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模式进行简要阐述,并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体系的发展和健全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针对计算机软件颁布的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以尽可能的保护计算机软件所有者的权益。我国计算机软件市场的发展时间不久,在立法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很多国家都对我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很多批评。抛开国际意见,但从国内迅猛发展的软件产业来看,完全有必要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提高并完善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机制,以促进我国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计算机软件的二重性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计算机软件不同于一般知识产权的二重性,分析了目前国际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具体作法,并提出了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单独立法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计算机软件这一智力成果给予合理的专利保护,始终受到计算机软件的产业界和法律界人士的关注和聚焦。着重介绍我国法律对计算机软件保护的规定,列举了一些是否符合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并结合代理实践案例来阐述如何进行涉及计算机软件的专利申请。同时提出了目前涉及计算机软件申请中法律规定所存在的问题和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科学发展迅速,而软件权利的法律保护却极其薄弱。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1)我国对软件保护的法制不健全; (2)软件自身易复制的特性,使得软件权利的保护异常困难; (3)我国软件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计算机软件侵权的现象进行了相关描述,并且简要说明了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最后重点讨论了计算机软件的加密技术,从而得出:要有效地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保护,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研发更强的软件加密技术,还要加强用户的软件版权意识,适当降低软件的购买价格。  相似文献   

7.
<正> 有关计算机软件保护,根据构思/表现二分法原则,主要受著作权及专利权的保护。著作权与专利权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保护,专利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著作权保护的不足,但实际上软件却难以得到专利权的有效保护。因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已成为有关软件法律保护的最主要方式。 我们知道著作权保护构思的表现,而不保护构思本身。由于计算机软件本身也属于著作物的一种。因此,如何确定计算机软件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8.
<正> 以1972年菲律宾将软件纳入著作权保护体系为先导,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也先后确定了软件著作权保护地位。尽管日本、韩国、巴西等国曾试图建立新的软件法律保护体系,但在美国的干预下,仍未突破目前多数国家认可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我国于1991年6月4日发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计算机软件行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同时计算机软件及其相关发明创造的法律保护问题也成为法律界和计算机软件业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作为人类创造性的智慧成果,其产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的专利保护制度对鼓励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十...  相似文献   

10.
三年前,1991年6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所制定的一个针对计算机软件的专门法规,该《条例》充分结合了软件的技术特点和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软件的保护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该《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长期以来我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无法可依的状况已经结束,发展软件产业的法律环境将逐步地建立起来。 回顾三年来的历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有关部门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软件保护工作取得了迅速的进步,同时已发挥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段永朝 《软件世界》2006,(13):F0002-F0002
20世纪60年代,以IBM为代表的大型计算机生产商,开创了“软件、硬件分开卖”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对“如何保护软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凸显出当时法律的滞后和空白。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博士王太平,在一篇名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模式研究》的论文中,详细地回顾了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进程和模式。他的论文,给人们描绘了一幅“艰难但却充满偶然”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历程。说“艰难”,是因为在上个世纪60~80年代近30年的时间里,学术界就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的意见五花八门,比如有联邦德国学者施莱格和美国学者加尔比提出的注册…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普及以来,其为广大的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其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与麻烦,其中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关于计算机软件的保护问题。目前,我国现存的关于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都存在问题与不足,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更是一大难点。鉴于此,本文对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软件保护进行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法律与社会现实冲突,因此想要保护计算机软件还有很艰难的道路。面对这种现状,业内人士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法律保护,这种方法被称作商业秘密保护法。因此,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的研究,对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常问的问题 1.计算机软件怎样受法律保护? 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法、国际著作权条约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及条约保护。该等法律和条约授予软件所有人包括复制(“拷贝”)软件的权利在内的一些专有的权利以保护软件所有人的权利。未经所有人的许可抄录软件属“侵犯著作权”,侵权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您若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即为“拷贝”软件:(1)以从软盘、硬盘、只读光盘或其他存储媒体运行程序的方式,将软件装入您的计算机的临时存储装置;(2)将软件拷贝在其他媒体如磁盘或您的计算机的硬盘上;(3)在您的计算机运行常驻或储存在网络服务器上的软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和一个新产业,在社会中生活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而网络时代的来临更是带给计算机软件腾飞的契机。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较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故对计算机软件这一新兴技术成果的保护机制存在着一定得不足,对我国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极大地阻碍。本文立足实际,对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根据不足提出相应的可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软件著作权的客体是指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也即所获得著作权的软件。《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因此,我国软件著作权的客体包括计算机程序和与计算机程序有关的文档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一年,国务院发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从法律上对软件给予了保护。软件保护是为了保护软件开法者的合法权益,防止非法复制与使用,防止非法个性和剽窃。这对促进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软件著作权保护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首先由著作权法明文规定。著作权法规定了受保护的作品的类型,计算机软件是其中的一种。著作权法并规定,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就是与著作权法配套的行政法规。此外,还有相关的司法解释等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本文将对中国软件著作权保护的立法进程进行回顾和评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本案,读者可对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问题、人民法院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属纠纷案的处理方法及法律依据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美国为首的很多围家开始通过修订版权法,把计算机软件纳入了版权法的保护客体。1980年12月,美国修订了《版权法》,从立法上正式确认了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一般文字作品属于版权法保护客体。1985年日本修改版权法,对计算机软件加以版权保护。1991年5月14日,欧共体部长理事会颁布了《计算机程序法律保护指令》,对保护对象、程序作者、反向工程、特殊保护措施等作了详细规定。由此,欧共体在计算机程序法律保护问题上最终引进了统一的版权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