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晨英  牛贺道 《人民黄河》2005,27(11):53-54
以小浪底孔板洞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C70高强度混凝土超厚衬砌的温变效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小浪底工程实测温度与裂缝资料,分析衬砌出现裂缝的原因与C70混凝土水化热温升过高、线膨胀系数大、弹性模量增长快、浇筑块太长、养护方式不当、施工质量问题等因素有关,并由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结果指出,徐变温度应力是造成衬砌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二滩水电站表孔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后,各孔导墙及溢流面上开始出现裂缝,所有裂缝均有不同程度的析出物沉积,影响拱坝的安全稳定运行。表孔闸门液压杆支承点等应力复杂、钢筋布置密集等区域大体积混凝土若出现裂缝,应重点关注,及早处理。新型低黏度环氧灌浆材料就综合了环氧树脂浆材的高强度、高粘接力和聚氨酯桨材的良好韧性等优点,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压、粘结和变形性能,关键在于可灌性好,能够灌入0.1~0.2 mm的细微裂缝,提高了裂缝封闭、补强加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云峰大坝运行40多年,坝体混凝土老化现象严重,经现场检查,发现49#中孔坝段左闸墩出现明显裂缝,裂缝最大宽度达到15mm,对大坝的安全运行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经过分析裂缝成因,采取针对性的加固设计,通过有效的施工处理,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保障了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介绍小湾电站拱坝导流底孔混凝土裂缝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阐述应根据工程需要,针对不同部位混凝土裂缝采用多重复合的材料与工艺手段以快速、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并达到满意效果。提出了特殊性施工工程混凝土加固处理应从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制定以及施工程序的控制等,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才能达到恢复混凝土的整体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刘斌 《陕西水利》2012,(6):78-79
湖北三里坪碾压混凝土大坝泄洪中、表孔常态混凝土施工条件差、难度高、工期紧、工程量大,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混凝土浇筑方法是保证本工程顺利完成的前提,通过对多种施工方案的比较,确定了三里坪大坝中表孔施工方案,经过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各方面均满足要求,能够在同类工程中推广。本文主要介绍三里坪工程泄洪中、表孔常态混凝土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伏三宝 《四川水利》2009,30(6):28-29
闸墩混凝土预应力锚索孔预埋波纹管,受混凝土浇筑施工影响和自身的材质等原因,有时会产生变形破坏,无法穿索,需采取扫孔处理等补救措施。本文分析了某水电站泄水闸闸墩混凝土主预应力锚索孔的变形原因及改进处理措施,阐述了变形孔处理的施工方法,达到了成孔质量全部符合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多级孔板消能系数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高速水流,经过多级孔板孔口发生突然收缩与扩散,消杀巨大能量的消能机理。消能效果可用消能系数K来表示。通过试验找到了影响孔板消能的因素主要有:反映流动状态的雷诺数、孔板孔口与管道直径比(即孔径比)、孔板之间距离即扩散室长度、孔板锐缘形状、孔板级数以及不同孔径比不同形状孔板的组合及排列顺序等。文中着重分析了以上诸因素与无量纲消能系数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管道中水流若处于充分紊流状态,便可忽略雷诺数对K的影响;孔径比为0.7左右为佳;孔板间距取决于水流恢复长度;孔板锐缘以刀口朝上半径小者消能率高;不同级数、不同形状和孔径比的孔板,排列组合顺序不同时对K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盘道岭隧洞自1992年建成以来,部分洞段由于地下水侵蚀极软围岩,围岩强度大幅度降低,致使混凝土内衬表面产生大量裂缝,1994年,对隧洞进行了加固处理,效果较好,但尚有部分洞段裂缝仍在发展,地下水渗漏量较大。1998年度到1999年初,对部分地下水渗漏洞段以墙塞地下水通道并加固围岩为目的进行了侧墙补充灌浆,从1999年底的探孔取样试验揭露的围岩现状及灌浆浆液分布情况看,水泥浆液充填了一次支与二次支护与二次支护之间的施工缝和内衬混凝土中的裂缝及内衬混凝土与围岩之间的空隙,使内衬形成了较宽密的混凝土壳体,基本上堵塞了参漏,且使内衬与围岩结合紧密,使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孔板的消能机理、能量损失等消能特性。并通过试验分析找出了影响多级孔板消能各项因素与孔板消能系数之间的关系,为龙抬头泄洪洞选用多级孔板消能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交法分析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应用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邢振贤  王静 《人民长江》2007,38(1):48-49
混凝土作为人类社会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除了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外,更要注重降低环境负荷,维护生态平衡.因此,研究开发生态、环保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3个配合比因素对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连通孔隙率和沉浆面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是影响这3个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10~20 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 kg/m3和水灰比为0.40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是一种集支撑、透水、环保等作用为一体的新型工程材料,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堤岸护坡中,可将混凝土与绿化完美地结合起来。该文结合工程实际,在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对其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并对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坝体混凝土的性能演化规律,通过现场取样和压汞试验,分析了混凝土芯样不同部位的孔结构特征,并将长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理论结果和试验数据做了对比。研究表明,坝体混凝土的性能演化与其孔结构有着一定的相关性,采用混凝土的孔结构表征坝体材料性能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揭示复杂环境下混凝土坝材料性能演化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林家骅  李继海  喻正信 《人民长江》1999,30(6):35-35,41
江垭碾压混凝土坝依据防洪要求,于坝中间部位设置泄洪中孔。由于中孔存在对全坝段均匀上升带来施工难度并影响工期。为了在施工中作到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不给工期造成大的影响,对中孔部位施工方案进行了比较,经方案比选,在实际施工中采用预留槽方案,安装钢衬与浇筑二期混凝土。由于合理安排工序,使工期影响减少到较小程度。江垭碾压混凝土坝中孔部位的实际施工期为4个月,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电站表孔闸墩施工期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九红  何劲  简政  陈尧隆 《水利学报》2002,33(9):0117-0122
用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进行了水电站表孔闸墩施工期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仿真分析,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的弹模、徐变度及自生体积变形等物理力学参数随龄期变化和分层浇筑对墩体温度应力的影响,提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水化热等因素引起表面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三维有限元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研究了某特高拱坝深孔特殊材料分区及不同温控措施对深孔周边温度应力的影响。孔口周边一般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材料,其弹模高、绝热温升也偏高,计算结果表明:(1)应尽量避免高温季节浇筑孔口混凝土,尤其是材料分区复杂的孔口混凝土;(2)采用低热混凝土材料代替泵送混凝土、加密冷却水管间距以及适当增加同时中期冷却和二期冷却的高度均对改善深孔底部及周边高标号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水平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为亮 《治淮》2003,(6):48-49
水下造孔灌注桩除与地面上造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相同外,还要根据河水深度(潮位)及河床地形等情况设计施工适合造孔、混凝土灌注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设计还要考虑钻机、导管移动、混凝土运输、护筒压入拔出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居甫渡电站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传统混凝土坝正垂孔成孔方式的对比和总结,决定采用预埋双层PVC波纹管和激光垂准仪定位的正垂孔成孔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要点.该方法具有安装简单、方便、快捷、精准、可动态检查偏移量(用激光垂准仪定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4,(1):115-117
开展不同强度等级矿物掺和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微观孔结构指标的气体吸附法分析,建立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微观孔结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的微观孔结构分布对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随微观孔结构指标如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等的下降而提高。不同龄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56 d龄期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指标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或非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电站溢流表孔溢流面存在的混凝土裂缝、冲蚀坑、麻面等缺陷,从水流流态、气候条件及施工质量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修补工艺及修补方法,对溢流面进行抗冲耐磨处理,保证了溢流表孔安全运行,对类似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三峡二期工程泄洪表孔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通过对部颁标准(SDJ249-88)与三峡标准(TGPS09)的比较研究,针对三峡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检测与评定标准的特定要求,进一步改进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泄洪表孔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符合一流的三峡工程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