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日益严重所构成的水危机,已成为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制约因素。文中主要根据水利部门的有关职责,对吉林省水资源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吉林省近年来持续干旱少雨,提出了结合生态省建设,加强了抗旱非工程措施建设。抗旱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严格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等方面和“建设吉林省中西部土壤墒情测试系统”、“推广使用旱地龙抗旱剂”、“完善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抗旱预案的编制”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水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性要素,从生态省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水法)的新规定出发,论述了福建省水资源保护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与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对吉林省水利科技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认定科技进步对吉林省水利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针对性地改善我省水利科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我省的商品粮基地建设、生态省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提供优质的水利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根据实测资料,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饮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做初步的分析预测,以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地区林草植被建设的紧迫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内蒙古地区林草植被建设的紧迫性,并就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植被建设对策,可以有效遏制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提出构筑和建设生态省(区)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安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高力平 《吉林水利》2003,(9):32-33,35
本文针对吉林省大安市目前主要存在的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和草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系统分析了生态环境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战略性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将会促进和保证大安市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加快当地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29日,山东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 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省委、省政府的这一决策, 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人倍感振奋。但综观我省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局面,必然成为建设生态省的主要障碍。可以说,做好水文章,将是我省生态省建设的破题之举;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才能保障生态省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洋 《治淮》2014,(12):48-49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省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工程建设。本文将结合江苏省水资源水环境的特点,分析江苏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经验以及制约因素,探讨提出了如何围绕江苏生态省建设大局,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彦 《水利天地》2006,(7):27-29
土地盐碱化是一种地质环境灾害,它削弱和破坏了土地生物生产力,严重威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黑龙江省西部地区17个市县耕地面积3506万亩,其中盐碱耕地为373万亩,占10.6%;草原面积为2360万亩,其中盐碱化草原为1396万亩,占59.2%,而且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递增。生态环境恶化、粮食减产、农民减收,盐碱化及次生盐渍化已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特别是我省为国家批准的第三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在《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松嫩平原被列为重点生态区建设范围。因此,改良盐碱化草原,恢复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大省和畜牧强省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