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电子介体,如二茂铁及其衍生物、钌及其化合物、铁氰酸盐、酞菁钴染料、金属卟啉、醌类、吩恶嗪染料、吩噻嗪染料、吖嗪染料、有机超导材料的电子供体四硫富瓦烯与电子受体四氰基奎诺二甲烷及其导电有机盐等在电流型酶电极研制中的应用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双酶葡萄糖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双酶葡萄糖电极的制作,讨论了其性能,并将其应用于血液和淀粉水解液中葡萄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前,麦芽糖的测定多采用斐林试剂法。周慧等曾用铂金园盘电极为感应器,制成了测定麦芽糖的双酶电极。但此电极在测定时 Vc 干扰严重,使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我们以玻碳电极为感应器,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其表面,制成了双酶麦芽糖电极。该电极的特点是有效地消除了 Vc 的干扰,已成功地应用于啤酒中麦芽糖的测定。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试剂1.仪器M—2型酶电极测试仪(四平分析仪器厂与吉林大学合制),pHS—1型酸度计。2.试剂葡萄糖氧化酶(Sigma,4000u/g);葡萄糖淀粉酶(无锡酶制剂厂,10000u/g,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于临床检测苯丙酮尿症的一种新方法 ,即采用共价交联的方法将苯丙氨酸裂解酶固定化在氨气敏电极上 ,制成酶电极来检测血液中苯丙氨酸的质量浓度。给出了酶电极响应的Nernst方程和测试装置 ,并采取预处理措施来提高电极的活性和寿命。  相似文献   

5.
漆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漆酶独特的催化特性使其在生物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作为高效的生物检测器而成为底物、辅酶、抑制剂等成分分析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漆酶构成的生物检测器主要有两种:漆酶电极和漆酶酶标。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研究了脲素酶电极的制作,讨论了其性能,并将其应用于血液中脲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微酶电极的制作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前,用作传感器的功能膜材料不多,见诸文献的有:测定梅毒抗体的醋酸乙烯膜,测定二硝基酚(DNP)的聚氯乙烯膜,测定人体免疫球蛋白IgG的聚苯乙烯活性膜等。本文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形成间苯二胺膜,并探讨了电化学聚合、活化、偶联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膜电极的实验条件及其性能。实验证明:聚合膜具有较多的供生物材料偶联的氨基,制成的膜极薄,在电极表面结合牢固,具有抗碱及非氧化性酸腐蚀的性  相似文献   

10.
电流型酶电极响应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生物传感器由于它具有专一性好,测试成本低,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与发酵业,临床分析及环境检测等,一直倍受多学科学者的重视,但是其实用化进程并不理想.目前的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初步研制了一种测定游离胆固醇的酶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流动注射法的最佳工作条件:磷酸盐缓冲液作载液(pH=6.3,0.1mol/L),流动速度为0.5mL/min,温度为27℃,检测限为0.15mg/mL~1.14mg/mL,线性响应范围0.25~1.00mg/mL,斜率0.08μA·mL/mg,响应时间为0.5~2.0min,工作寿命15d。已将该传感器用于样品分析,取得初步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评述了应用酶放大电极的免疫测定法的进展,从原理和应用两方面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作者所在实验室在90年代以来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5.
酶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是由于酶对底物高选择性和反应产物指示无干扰性.这为在大量常规分析中进行快速实时分析提供了可能.自从Clark等首次报道了可以将酶固定在电化学检测器表面制成酶电极以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电化学传感器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磁化水对酶活性影响的酶电极电位法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化水具有减小肾结石、尿道结石或抗结石形成等作用。有的报道认为磁场或磁化水可治疗儿童蛔虫病。有人认为饮用磁化水可降低血压,可能与磁化水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也有人认为磁化水具有抗衰老、抗疲劳等保健作用.所有这些还缺少具有说服力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手段和结果,因此,磁化水作用于人体的生理生化机制至今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电流型酶电极的电子转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叶帮策  谢幸珠 《化学传感器》1993,13(3):43-48,59
利用铂化电极的大表面积吸附萄葡糖氧化酶,构建了一种具有很好操作性能的微酶电极,在0~10mmol/L 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响应时间<20s;重复性好C.V 为0.26%,利用该微酶电极形成三电极 FIA 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检测周期短,小于80s 的特点。室温下正常使用,其寿命为一个星期以上,可以用于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浓度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9.
酶电极——流动注射法测定酚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抗生素激活的酪氨酸酶玻碳电极与FIA技术相结合,在所选FIA体系的参数下,电极测标样的线性范围为1.00&#215;10^-6~1.00&#215;10^-4mol/L,测量范围不小于5.00&#215;10^-6~1.00&#215;10^-4mol/L,在此范围内RSD≤1.8%,RE≤2.4%(n=6)。测定某焦化厂含酚废水稀释样(C苯酚=4.49&#215;10^-6mol/L)得RSD=2.8%,加标回收率为98.4~100.9%。连续7小时测定的初步结果表明,前4小时无明显的衰减,其RSD=3.0%,后3小时的总衰减率为13.4%。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二氧化钛凝胶膜,并在电极表面同时固定5'-核苷酸酶(5'-NT)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构建了一种新型快速测定肌苷酸(IMP)含量的安培传感电极(5'-NT-HRP/GCE).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IMP被凝胶膜中的5'-NT催化氧化,通过产物H2O2在电位-150 mV下被HRP酶催化还原的电化学响应对IMP进行测定.在邻苯二酚存在下,该传感器对IMP表现出快速的响应(响应时间小于10 s).该电极对IMP的测定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10-6-2×10-4mol/L)和较低的检测限(0.5×10-6mol/L).该电极对IMP的测定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重现性.除抗坏血酸以外,与IMP共存的其它物质对其测定没有干扰.结果表明,该电极显示出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能用于鸡肉中IMP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