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验模式分解(EMD)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影响着该方法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基于端点优化对称延拓和镜像延拓的抑制EMD端点效应的改进方法,避免了单独采用端点优化对称延拓法在预测的点数较多时会造成速度较慢,以及单独采用镜像延拓法在处理端点不是极值点的短时间序列时效果不佳的问题。首先利用端点优化对称延拓法对数据序列两端各延拓一个局部极值,获取最佳的信号端点值,然后利用镜像延拓法把镜内的信号映射成一个不存在端点的环形信号,再进行经验模式分解。通过对仿真信号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端点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2.
苏秀红  李皓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25(1):204-208, 220
冲击信号是非线性的并且容易受到噪声污染;为研究冲击信号去噪的问题,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去噪和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EMD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单纯的EMD去噪方法会在去除高频噪声的同时压制高频的有效信息;EMD与小波阈值去噪相结合,利用连续均方误差准则确定含噪较多的高频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对高频IMF分量进行小波阈值去噪,以分离并保留这些分量中的有效信息,同时保持低频IMF分量不变;对模拟数据和实际冲击信号进行去噪处理,结果表明,基于EMD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去噪效果优于单纯的EMD去噪方法和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EMD方法在脉象信号分析中存在的运算效率低以及端点效应严重等问题,首次将LMD时频分析方法运用于脉象信号的分析。同时对于仍然存在的端点污染,结合小波模极大值去噪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度的脉象信号延拓方法。其中,小波模极大值去噪方法运用于信号的预处理过程,解决LMD方法中原本由于噪声引起的算法不收敛,信号两端发散等问题。通过仿真信号的验证及脉象信号的实际处理,结果表明LMD方法具有较好的分解效果,能更准确地反映脉象信号中的特征信息,且所提出的基于匹配度的脉象信号延拓方法可以明显改善LMD方法中存在的端点效应。  相似文献   

4.
将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与EMD分解相结合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中。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去噪,然后采用EMD方法将去噪后的信号自适应地分解成一系列IMF分量之和,通过能量-相关系数法选取能够反映故障特征的IMF分量进行包络谱分析提取故障频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故障特征频率。  相似文献   

5.
图像在获取和传输等过程中伴有各种噪声,而细节与边缘是表征图像信息的重要特征,提出一种经验模式分解(EMD)与小波阈值结合的图像特征保持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进行EMD分解,分解出内蕴模式分量与剩余分量;然后将内蕴模式分量进行小波分解,采用小波阈值去噪进行滤波、去噪和细节特征保留;最后将小波去噪后的内蕴模式分量图像叠加到剩余分量中,得到最后的去噪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单独使用EMD或小波阈值去噪的不足,在有效去噪的同时还保持了图像的边缘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中的非稳态噪声,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 -去趋势分析(DFA)-非局部均值(NLM)原理的去噪方法。该方法解决了EMD去噪方法信号、噪声模态不易确定的问题,并且可在滤除高频背景噪声的同时保留信号细节。首先通过EMD将信号分解得到若干本征模态(IMF)分量,然后使用DFA区分噪声主导IMF分量和信号,主导的IMF分量,对噪声主导分量进行NLM去噪处理,最后与信号主导分量一起重构信号,分别对仿真信号和电涡流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去噪处理。结果表明,相较EMD去噪法和EMD-小波阈值去噪法,所提方法去噪性能更优SNR(MSE)值提升(减小)明显,去噪后信号的毛刺与高频震荡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EMD的脑电信号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经验模态分解(EMD)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种相似波形加权匹配的方法,对脑电信号(EEG)端点进行延拓,改善EMD分解过程中存在的端点效应,利用延拓后的EMD方法对EEG进行去噪。基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数据库中EEG的仿真结果表明,延拓后的EMD方法可有效去除EEG波形中的噪声部分,使EEG的特征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易产生模态混叠问题,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又存在重构误差较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阈值滤波和相关系数原理的MEMS陀螺信号去噪方法。首先通过CEEMD方法对陀螺信号进行有效完备的分解,并利用相关系数原理合理确定分解后噪声分量与有效分量的界限。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小波阈值处理方式和EMD阈值设置方法,对信号进行阈值滤波去噪。对仿真信号和实际MEMS陀螺信号的研究结果表明,CEEMD阈值去噪方法的去噪效果要优于CEEMD、EEMD、EMD强制去噪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在MEMS陀螺信号去噪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声信号包含了丰富的运行状态信息,为了能有效地提取特征参数,需要对柴油机声信号进行去噪处理。针对传统小波阈值去噪和经验模态分解(EMD)去噪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将小波阈值与EMD相结合的去噪方法。借助EMD的自适应分解特性,在原始信号分解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系数法确定信号主导和噪声主导本征模函数(IMF)分量的分界点,将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对噪声主导的IMF分量进行阈值去噪,再进行信号重构。仿真实验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去噪效果更优,适合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去噪,能够保留柴油机声信号的原貌特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了将镜像延拓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相结合的端点延拓改进方法。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对原始信号的极值点数据序列两端进行预测,用镜像延拓法确定所预测极值点的位置。该改进方法解决了支持向量回归机对长数据序列预测不准确,以及镜像延拓法对端点不是极值点的短数据序列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引入六个评价标准,对端点延拓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能有效地抑制经验模态分解产生的端点效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随机噪声信号影响对有用信息的获取,提出了EMD分解阈值去噪方法,将小波阈值去噪原理应用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中。首先对实际含噪信号进行EMD分解,根据分解后得到的内蕴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分量),采用自适应阈值去噪,进行信号重构,得到消噪后的信号,获取有用信息。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故障振动信号中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能够对实际信号进行有效的故障特征频率提取,降噪后比降噪前的诊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SSA)的经验模态分解(EMD)去噪方法。该方法先对带噪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再通过SSA对每个IMF分量进行去噪处理:把第一个IMF分量作为高频噪声,并根据它计算出剩余IMF中所含的噪声能量,从而得到剩下的每个IMF中信号所占的能量比值。然后选择合适的窗口长度,对每个IMF进行SSA变换,根据IMF中信号所占的能量比值选择合适的奇异值分解(SVD)分量重构,得到去噪后的IMF。再将所有重构得到的IMF分量以及余项相加,得到最终去噪后的信号。经过实验,对比研究了该方法与小波软阈值、EMD软阈值和EMD滤波方法的去噪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整体优于其它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信号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进型经验模态分解及其在信号消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消噪问题,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提出一种模态单元滤波新方法. 该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的内模函数中两个相邻过零点之间的信号定义为模态单元, 并以之作为基本分析对象, 通过对模态单元振幅的阈值处理来判断模态单元的类型, 进而建立模态单元滤波模型. 分析了经验模态分解法在分解不同Hurst指数分形高斯噪声时模态振幅的演化规律, 并建立了一种用于高斯消噪的阈值选取规则. 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进行了数字仿真与实例应用实验. 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 所提方法的消噪效果整体上优于最优小波阈值消噪方法, 同时模态单元滤波消噪算法具有自适应性, 是一种有效的信号消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小波阈值降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振兴  徐洪洲 《计算机仿真》2009,26(9):325-328,337
针对小波阈值降噪方法中小波基和阈值缺乏选取依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小波阈值降噪方法。首先将带噪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分量(IMF),仅对带噪的高频IMF分量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处理,将处理结果与不含噪声的低频IMF分量进行信号还原得到降噪后信号。方法有效避免了直接小波阈值降噪高频分量损失的问题,同时还可直接去除信号中可能存在的趋势项,比直接小波阈值降噪具有更好的效果。仿真数据处理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脉冲涡流信号夹杂着较多的高频噪声,提出了一种新的经验模态分解阈值消噪算法。首先将信号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对信噪比低的高频IMF进行减小噪声能量处理后得到重组信号;再对重组信号进行EMD分解后根据白噪声统计特性对IMF筛选,对噪声含量多的IMF进行小波阈值消噪;最后将处理过的IMF与噪声含量少的IMF重构得到消噪后的信号。实验仿真的结果和数据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少失真,获得更高的信噪比,能够较好地消除噪声的干扰恢复出原始的信号。  相似文献   

16.
采集到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MI EEG(Motor Imagery Electroencephalogram)通常含有大量噪声信号.为了消除噪声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有效信号,本文提出了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与改进小波阈值法相结合的消噪方法.改进小波阈值法采用了新的阈值选取规则和阈值函数.首先对信号进行EEMD分解,然后再对高频固有模态函数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s)进行改进小波阈值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高频IMF分量和低频IMF分量进行重构得到消噪信号.以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作为消噪效果的定量评价指标,将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单纯使用EEMD分解消噪法、单独使用改进小波阈值消噪法、EMD与改进小波阈值法相结合消噪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消噪法优于其他三种消噪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经验模式分解(EMD)时频分析进行研究,具体的讲述了EMD算法相关基本概念以及EMD分解方法,同时分析了EMD的改进方法,提出了基于EMD与小波阈值滤波结合进行信号降噪的方法,根据这一方法对非平稳、非线性信号在高斯白噪声下进行了降噪,最后基于MATLAB仿真对小波阈值降噪、基于EMD的小波阈值降噪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后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阈值的小波域语音降噪算法。采用小波包对含噪语音进行分解,克服了传统的正交小波变换的缺陷。采用自适应阈值的方法,对每一尺度上的噪声最大量进行去噪,保留有用信号,可以进一步提高信噪比,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小波阈值去噪阈值选取的问题,将奇异值差分谱的方法与蚁群算法相结合运用到小波阈值降噪中,提出一种小波系数双阈值寻优方法.首先将待处理含噪信号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之后根据每级信号小波系数的奇异值差分谱分析得到寻优的目标函数;然后根据目标函数利用蚁群算法在每级的小波系数上进行阈值寻优;最后重构经过最优阈值量化规则处理的小波系数得到降噪信号.通过对仿真信号的降噪处理表明本方法对不同特点信号的降噪效果要好于传统阈值降噪方法;对滚动轴承以及深沟球轴承的振动故障信号的降噪处理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