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戏是儿童玩耍天性的直接体现。游戏既可以吸引儿童参与活动,还能够促使儿童在活动中开展合作。因此,本研究尝试将游戏元素引入儿童实体交互叙事系统,以丰富儿童“讲故事”的行为和过程。引入游戏设计中的MDA(Mechanics,Dynamics,Aesthetics)游戏化结构模型,为儿童实体交互叙事系统提供设计策略与指导,并将游戏元素、游戏机制和游戏体验这3个关键模块代入面向儿童的实体交互叙事系统中。通过MDA游戏化结构模型对系统建构的指导,分析相关研究案例,提出儿童实体交互叙事系统中的游戏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幼儿园室外游戏器材的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玮 《包装工程》2015,36(2):88-91,131
目的研究幼儿园室外游戏器材的创新设计。方法在比较了中日幼儿园室外游戏空间及设施设计的基础上,分析背后的理念差异,通过创新室外游戏器材设计来弥补我国幼儿园室外游戏空间及设施设计的不足。结论通过"口袋"植物栽种、自由玩耍的"火柴条"、交互式"步径"等游戏器材的设计创新,分别在引入绿色植物进行自然教育,多样化游戏空间的打造,以及结合数字信息技术来吸引儿童到室外尽情玩耍这几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我国幼儿园室外游戏器材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研究面向儿童的交互内容设计体验。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定阶段的生理机能和接受及反馈信息特征等方面的规律,探索游戏体验设计的特殊性和基本原则。从游戏设计的技术基础分析,到内容层面的策略和范畴设定,到信息框架和交互语言、视觉语言等多方面的分析,对面向儿童的体感游戏的交互行为方式、交互界面和空间环境进行系统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萌  贾云鹏 《包装工程》2022,43(16):68-75
目的 智能家居环境为家庭中的游戏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探讨在新场景下面向儿童的智能家居游戏交互设计策略,展示设计案例和实践。方法 简要概述智能家居的含义,说明游戏作为家居活动对家庭成员的重要性。之后引入智能家居场景下和儿童游戏设计紧密相关的3种交互技术,分析了该环境为儿童游戏设计带来的改变。最后依据相关案例推导出设计策略,展示了一个设计实践。结论 智能家居中可交互的表面和沉浸式空间体验,为儿童游戏机制和体验带来了拓展空间。新场景下的儿童游戏设计需要考虑并充分利用家居空间中的可交互表面,同时根据儿童用户的行动特征选择交互空间,规避杂物造成的空间交互障碍,为儿童和家庭成员提供具身性、可协作、更自然的家居游戏体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细分用户认知特征的基础上,以全面的"用户认知—产品要素"之间的交互过程和交互方式为导向,构建面向儿童认知行为特征的玩教具创新设计的过程模型,提出玩教具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从"用户认知—产品要素"交互过程出发,在FBS(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创新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认知"变量,构建了RCFBS(Requirement-Cognition-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创新设计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玩教具的创新条件和思维类型,提出融合了产品语义网络模型的玩教具创新设计实用方法.结论 以一个儿童玩教具设计项目为示例,展示FBS模型扩展的玩教具创新设计模型的方法.创新设计过程面向儿童玩教具,结合RCFBS设计过程模型,总结儿童玩教具语义网络模型扩散过程,通过儿童玩教具创新设计示例,为儿童玩教具创新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媚雪  翟洪磊 《包装工程》2021,42(16):85-93
目的 探究可提升自闭症儿童体感游戏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方法,提升自闭症儿童在利用体感游戏进行康复训练时的用户体验.方法 以沉浸理论为基础,通过用户研究总结出自闭症儿童体感游戏的设计策略.并将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应用到体感游戏的设计中,以及时的反馈、愉悦的界面表现、有效的操作交互、清晰的目标任务设计策略建立了体感游戏沉浸感设计的量化评估模型,并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了评估,选择了最佳方案,并进行深入的设计.结论 总结出了一套自闭症儿童体感游戏的交互设计策略和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闭症儿童的体感游戏的设计中,从而创造出科学有效的沉浸式游戏体验,提高游戏干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效果,并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兴趣引导的交互式儿童玩教具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出符合儿童发展特征及兴趣爱好的玩教具产品。方法以交互设计为前提,从幼儿园教师和儿童双重视角进行综合分析,从儿童玩教具产品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需求状况以及儿童的兴趣爱好、注意特征、审美特征、行为特征入手,提取问题点,得出儿童玩教具产品交互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激发儿童心智发展和增强互动体验。结论在兴趣引导下的互动体验的玩教具产品有利于儿童主动学习,从娱乐中探索新鲜事物,使教与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鲁艺  刘瑞雪 《包装工程》2020,41(4):134-140
目的探索中国儿童国学教育的创新性学习模式,将实体与数字设计在儿童学习体验中融合,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实践开发智能儿童国学教育产品。方法围绕用户、产品、技术3个要素,引入访谈、问卷调研、行为观察、竞品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儿童学习国学的需求及问题,并从中提取设计的机会点。结论基于增强现实及图像识别技术,创建了多模交互体验国学产品——嘟嘟熊,全面改变了传统国学教育的学习模式,支持提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及情感交流。同时,帮助儿童体验趣味性、互动性、益智性的学习享乐过程,提高了儿童国学学习的效率与兴趣。设计方案对于儿童国学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中国儿童国学教育的未来奠定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芳祯  姜肇财 《标准科学》2023,(5):37-41+60
玩具年龄判定是玩具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玩具年龄判定政策的基础框架,即基于基本能力的儿童年龄划分、基于儿童玩耍行为的游戏分类和玩具的主要特征,在参照我国玩具年龄判定标准的前提下,提出要重视公民对玩具的体验和反馈、增强玩具特征对年龄判定的指引作用,以助力中国玩具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研究游戏性在交互设计体验中的主体存在方式及构建发展路径,不断发展设计与游戏性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法通过追溯游戏概念在艺术学领域的历史性研究,挖掘出其在设计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在对交互设计体验的游戏主体的特质的研究中,进一步推演出交互设计体验的游戏性构建路径。结论就交互设计体验的本质来说,是一种游戏,其是在游戏状态的使用者和游戏思维的设计者的游戏主体的互动关系作用下,通过沉浸——视觉形态的想象满足;秩序——过程引导的自由条件;趣味——微妙细节的情感唤醒;互动——操作体验的深度参与,四个层面进行游戏性路径的构建,以实现游戏性对交互设计内涵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