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全省小春作物主要病虫发生总趋势:小麦病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4级),病害重于虫害,发生面积 3700万亩次;油菜病虫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800万亩次。其中麦蚜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000万亩;麦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5年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冬前病虫残留基数、农作物品种、及当前作物苗情和省气象台对2006年气候预评估情况,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06年安徽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将中等偏重发生。各类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别为:小麦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其中小麦纹枯病全省将中等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在沿淮和淮河以南麦区有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的可能,穗期蚜虫在淮北主产麦区将中等发生。油菜菌核病将中等偏重发生。水稻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以上程度发生,其中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一代二化螟和纹枯病为中等偏重发生;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继续扩大、发生程度将继续加重。棉花病虫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棉叶螨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棉蚜、棉铃虫仍呈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棉蓟马在沿江棉区偏重发生,棉枯萎病发生面积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06年小麦病虫发生面积约4400万亩次,油菜病虫为1000万亩次,水稻病虫为11200万亩次,棉花病虫为2300万亩次。  相似文献   

3.
《农化新世纪》2009,(5):43-43
根据当前麦田红蜘蛛、杂草发生情况和小麦苗情长势,结合省气象台春季天气预报及历年发生资料综合分析,预计今春麦蜘蛛总体中等发生,南部旱垣、向阳坡地及部分扩浇麦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50万亩,发生高峰期较常年推迟5—7天,防治适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麦田杂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50万亩,大部分麦田以播娘蒿、婆婆纳、荠菜、离子草、麦家公、  相似文献   

4.
今年,山东省东亚飞蝗夏蝗属于中等偏重发生年份,发生程度轻于大发生年份,重于常年。截至6月19日,全省夏蝗发生面积400多万亩,尤其北部东营、滨州等渤海湾蝗区发生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5.
《农化新世纪》2009,(1):35-35
由于2008年立冬以来气候偏暖,使山西省麦田虫害出现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的趋势。目前发生面积为350万亩,其中重发面积160万亩,现已防治面积100万亩。  相似文献   

6.
根据各蝗区上一年秋残蝗面积、密度及春季挖卵情况,结合历史资料,经专家会商。预计2009年我省夏蝗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环渤海湾蝗区4级,其他蝗区3级,并将出现多处点片高密度发生区。预计全省夏蝗发生面积400万亩左右,达标面积350万亩。预计三龄高峰期在6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山东省东亚飞蝗夏蝗中等发生,全省发生面积399.7万亩,其中达到防治指标以上的面积357.7万亩,黄河滩区、渤海湾蝗区局部偏重发生。征用山东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运五型飞机和海燕型飞机各壹架,在黄河口治蝗机场实施超低量灭蝗飞行作业。  相似文献   

8.
孙福来  刘京涛  王文凤 《农药》2002,41(4):39-39
滨州市地处鲁北地区、黄河三角洲腹地 ,全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 2 3.3万公顷 ,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自1998年来 ,因受“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异常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市小麦叶枯病突发为害 ,现已上升为我市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旦气候条件适宜 ,就会发病流行 ,来势猛、面积大、程度重 ,给我市的小麦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将1998年以来小麦叶枯病的发生特点、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作以下探讨。1 发生特点1.1 发病程度、发病面积 ,年度间差异显著1998年发病程度最重 ,一般地块为中等发生程度 (3级 ) ,最重地块为中等偏重发生程…  相似文献   

9.
根据各蝗区上一年秋残蝗面积、密度及春季挖卵情况,结合历史资料,经专家会商。预计2008年我省夏蝗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沿海蝗区4级,其他蝗区3级,并将出现多处点片高密度发生区。预计全省夏蝗发生面积400万亩左右,达标面积350万亩。预计三龄高峰期在6月中旬,防治适期为6月10-30日。  相似文献   

10.
截至9月14日,广西区东亚飞蝗发生面积为3万亩,严重面积0.41万亩,其中作物发生面积2.5万亩,荒草地0.51万亩。兴宾、象州、柳城、宾阳等县(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以桂中的兴宾区发生程度偏重。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07,46(3):161-161
苹果主要病虫发生面积9500万亩次。其中苹果螨类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00万亩次;早期落叶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50万亩次;腐烂病在陕西、辽宁果区偏重发生,其他苹果产区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980万亩次;轮纹病在辽宁偏重发生,其他地送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50万亩次;金纹细蛾和桃小食心虫偏轻或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0多万亩次。柑橘主要病虫发生面积近1亿亩次。其中螨类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550万亩次;介壳虫中等程度发生,发生1550万亩次;锈壁虱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800万亩次;炭疽病和疮痂病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550—700万亩次。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全省各地冬前病虫越冬基数调查、气候预报、农作物品种抗性、生长情况等病虫害发生相关因素,结合近几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走势,预测200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将达到中等偏重发生程度。其中,小麦条锈病中等偏重发生,小麦白粉病、麦蚜、红蜘蛛、地下害虫中等发生,油菜菌核病、蚜虫中等偏轻发生,棉铃虫中等偏轻发生,水稻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苹果腐烂病中等发生,苹果早期落叶病、山楂叶螨中等偏重发生,蝗虫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13.
早稻 1.二化螟赣北、赣中大部分稻区大发生,赣南偏重发生,全省明显重于常年,略轻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1500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8年晚秋作物布局、前期病虫基数、常年病虫发生情况,结合气象分析,预计四川省晚秋作物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其中再生稻病虫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0万亩次,以水稻三代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为主。马铃薯病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秋季蔬菜病虫预计中等至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5.
据山东省林业局统计,2006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中等偏重发生,全年发生面积759.24万亩,发生率14.67%,同比下降8.17%。其中病害发生203.83万亩,同比下降16.84%;虫害发生555.4万亩,同比下降4.52%。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美国白蛾在全省形成新的扩散,疫情点增加,全省发生16.96万亩,发生面积上升,危害较重;松材线虫病疫情控制在长岛县。杨树病害全省普遍发生,发生面积168万亩,其中杨树溃疡病发生104.21万亩,在临沂、菏泽部分林片发生较重。杨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桑天牛发生58.27万亩,局部危害较重,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春尺蠖等杨树食叶害虫发生157.61万亩,局部暴发成灾。日本松干蚧发生30.84万亩,在老疫区发生平稳,在临沂沂水、莒南县等新发生区发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6.
《农化新世纪》2009,(4):37-37
农业部近日制定了《2009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方案》,提出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和措施。据专家分析,2009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总体重于上年。其中,小麦条锈病发生早、面积大、扩展快、危害重,当前西南、汉水流域和西北麦区大流行态势已经显现,黄淮海主产麦区流行风险显著增大。预计全国发生面积5000万亩,  相似文献   

17.
《山东农药信息》2007,(5):29-29
根据病虫基数、作物长势、品种布局、气象条件等情况,结合历史资料,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预报小麦病虫害总的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预计总的发生面积1.8亿亩次。  相似文献   

18.
3月初以来,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两省小麦条锈病呈大流行态势。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自去年11月上中旬在川北、川中零星发生以来,目前已在21个市(州)、90个县(区)发生,发病面积已达207万亩,是去年同期的一倍;云南省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比去年同期发生面积100万亩高出近一倍,发病程度平均病田率40.5%,病株率50%,高的达100%,分别比去年同期的平均病田率30%,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农药》2007,46(3)
2007年果树病虫害预测苹果主要病虫发生面积9500万亩次。其中苹果螨类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00万亩次;早期落叶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50万亩次;腐烂病在陕西、辽宁果区偏重发生,其他苹果产区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980万亩次;轮纹病在辽宁偏重发生,其他地区中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7,(5)
<正>目前,小麦条锈病在我国西南、西北、江淮和黄淮海麦区14省(区、市)577个县累计发生面积5667万亩,发生县数和发生面积同比分别增加260个县和3.7倍,比偏重发生的2009年同期增加93个县和61.3%。受近期有利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黄淮海麦区发生范围广、流行扩散快,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山西、河北等7省61市309个县累计发生面积4160万亩,比上周增加19市104个县,发生面积增加1.1倍,病害已进入快速扩展蔓延期,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