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云南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优质河砂紧缺,而石灰岩等矿石资源丰富,石灰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又过高的问题.对石灰岩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并对比研究了河砂和石灰岩高石粉含量机制砂C30、C50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石灰石粉MB值为0.2,石灰岩机制砂石粉含量高达15%的情况下,按照特定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配制出和河砂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相当或者超过河砂混凝土的机制砂混凝土,同时单方混凝土节约水泥近40 kg.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配合比设计时,为保证骨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及心墙的可靠性,大多采用人工破碎料作为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骨料,在工程应用中若能使用天然砂作为细骨料,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试验采用相同的碱性粗骨料,对比用人工砂与天然砂的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使用天然砂的心墙沥青混凝土各项性能同样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心墙沥青混凝土直接采用天然砂作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用细骨料,将节约工程造价,同样也对以后的沥青混凝土心墙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高强人工砂粉煤灰砼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桥梁工程建设需要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高强人工砂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配制出强度为C5 0~C60和易性良好的高强人工砂粉煤灰混凝土 ,并用于焦作市桥梁建设。与天然砂混凝土作了对比 ,并分析了高强人工砂粉煤灰混凝土的技术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河砂资源的日益短缺,采用机制砂代替河砂配制混凝土势在必行。对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参数、工作性,力学性能、干缩性能、抗渗性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使用机制砂替代河沙来生产混凝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复苏、时代变迁,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混凝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预拌混凝土产值逐年上涨,从2016年的6017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13000亿元。然而过度开采天然砂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单一的使用机制砂又会对拌合物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以混合砂作为细骨料,对C55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着重研究胶凝材料用量、粗骨料级配以及砂率对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提出用于现场施工的配合比推荐参数。  相似文献   

6.
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一直存在质量波动的难题,尤其是石粉含量的变化,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本文通过试验确定机制砂石粉合理的掺量,建立基准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通过调整机制砂、碎石以及掺加干混砂浆生产系统的收尘石粉达到与基准配合比一致,从而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研究结果发现15%的石粉掺量可以带来最高的混凝土性能改善,而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或者矩阵可以实现三种物料在超径和逊径情况下与基准配合比一致,石粉含量的检测速度是实现控制及时性的关键,应该研究标准石粉含量与颗粒自然休止角的关系,以便实现在线监控。  相似文献   

7.
李立群  张启志 《当代化工》2022,51(4):786-789
通过以机制砂和天然砂为细骨料来制备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机制砂内石粉质量分数的不同及自密实混凝土水灰比的不同来进行试验研究,经过试验发现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比天然砂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差,但是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天然砂自密实混凝土.石粉质量分数的多少会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力学性能产生影响,石粉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8.
刘小兵  朱祥  陈福松  石力 《粉煤灰》2011,23(6):29-31
试验研究了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力学性能、干缩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10%~15%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力学性能,减小混凝土的干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相似文献   

9.
以胶凝材料(P.O42.5水泥,粉煤灰,矿粉)、碎石、水及三种性能不同的机制砂制成了C40机制砂混凝土,试验研究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石粉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增加其抗压强度,增强其抗冻性和耐久性;另外,球形度越好的机制砂,其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可掺量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推广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通过皖南地区花岗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对C6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机制砂完全可以应用到高性能混凝土中,石粉含量可以放宽到10.0%,细度模数宜在2.8~3.3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