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阐述了服装舒适性的概念和内涵,并从服装人体工效学的角度探讨了人、服装、环境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为更好地提高着装舒适性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着装舒适性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服装舒适性的概念和内涵 ,并从服装人体工效学的角度探讨了人、服装、环境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 ,为更好地提高着装舒适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着装舒适性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服装舒适性的概念和内涵.并从服装人体工效学的角度探讨了人、服装、环境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为更好地提高着装舒适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服装舒适性的概念和内涵,并从服装人体工效学的角度探讨了人、服装、环境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为更好地提高着装舒适性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5.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祥令  张渭源 《纺织学报》2006,27(7):109-112
服装舒适性包含3个潜在的独立感觉因子:热湿舒适因子、触觉舒适因子、压力舒适因子。压力舒适性作为服装总体舒适性的一部分,对服装舒适性有积极影响。医学研究认为过大的服装压力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服装和面料的设计应满足着装者基本运动的需要。着装的压力舒适性研究是服装穿着舒适性研究中相对新的领域。论述了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范畴,服装压力的产生原理以及服装的合体性与压力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并具体阐述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客观评价方法。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体着装实验研究了服装的宽松度对超细丙纶/棉及吸湿排汗涤纶面料运动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为运动爱好者选择服装和运动服开发人员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服装的宽松度对超细丙纶/棉及吸湿排汗涤纶两种面料的运动T恤的热湿舒适性的影响不同;在同种面料条件下,在小运动量及大运动量状态下服装宽松度对人体热湿舒适性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分割线不同位置的设置对女装造型的影响的研究,探讨了分割线在服装中的作用,结合人体的曲线特征,展开了对在服装上设置分割线从而使着装者产生理性和感性的双重感受,同时使服装在满足人体运动需要的同时,还要兼具舒适性和美观性的探讨,最后得到最为合理的分割线在服装上的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女胸衣压力舒适性的客观评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服装压力舒适性是服装舒适性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服装压力的客观测量与表征是压力舒适性研究的基础。以某常规款式的女性胸衣为研究对象,对日常着装状态下的女胸衣压力大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客观描述。研究表明通常人体曲面转折大处的服装压力较大,女胸衣肩带、胸托和后背转折处呈现出较大的服装压力;着装习惯不同的3类人群,当服装压力不合理时,会造成应力集中现象,对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服装压力的研究对于服装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消费者着装方式等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服装的舒适性、审美性和适体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围绕人-服装-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入工效学的原理研究方法和成果,本文介绍了服装工效学在儿童服装中的应用,从儿童人体的特征和发育过程分析了儿童的着装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人体着装实验的方法,通过测量人体在穿着不同放松量、不同重量服装时心率的不同变化来评价服装的舒适性,把以往通过心理学标尺等方法对服装舒适性进行定性的分析转化为通过心率这一生理指标评价的定量的分析,并将服装舒适性与人体的感觉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服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上装合体性主观评价信度与效度的元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玲  刘驰  聂存云 《纺织学报》2009,30(7):107-111
在研究合体风格的上装胸围放松量与面料弹性的定量关系时,根据评价细则,进行上装合体性主观评价,即专家对样衣静态着装合体效果进行评价,着装者对样衣的动态着装舒适性进行评价。对上装合体性主观评价进行元评估,检验评价主体的一致性信度、评价指标体系效度、评价结果效度。检验结果表明,专家对静态着装效果评价和着装者对动态着装舒适性评价都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从而保证了上装胸围放松量与面料弹性定量关系这一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盲人出行困难及安全性不足的问题,从智能服装设计角度提出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盲人服。从警示功能与防护功能角度出发,在服装胸、腰、手腕处缝制反光条,在颈、胯、手肘、膝盖部位缝制可拆卸式气囊;从盲人日常出行需求出发,利用嵌入式技术为服装载体设计探路功能、摔倒检测与防护功能、未起身报警功能;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值提取方法确定摔倒判定的阈值。结果显示:相较于普通服装,盲人服在厚重感、宽松感方面的舒适性差,在七分制评分下其总体舒适性评分低0.14分;在距离20 m以内的昏暗环境中,盲人服具有评分“良好”的警示效果,其对左右障碍物辨识度可达100%;设置传感器合加速度与合角速度阈值为27.44 m/s2及60 (°)/s时, 系统对摔倒判定成功率可达100%;未起身报警功能可有效保护无法自行起身的穿着者,并通过短信与网页显示及时通知监护人。  相似文献   

13.
于淼  李俊  王艺霈 《纺织学报》2012,33(4):100-105
为了掌握衣下空间体积的规律,本文通过在标准体型人台上依次穿着面料不同、款式相同的服装,运用[TC]2 NX-16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技术采集点云数据,经过计算机图形处理和对比,立体再现衣下空间的存在,得到衣下空间的整体立体体积,逐步回归得出影响衣下空间的主要面料性能项目,以及这些项目共同作用于衣下空间大小的表达式。衣下空间与服装面料的性能有紧密关联性。衣下空间的大小与硬挺度.抗弯长度、经纱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悬垂度.波峰夹角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该结论对服装的设计制作,尤其是功能防护服装的面料设计,可以起到先期预测并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additional textile layer reinforcements on garment heat loss and the physiological comfort of the firefighter. Four structural firefighter turnout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bulk’ were assessed. A base composit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each suit was evaluated for thermal resistance, evaporative resistance, and overall total heat loss (THL) on a sweating thermal manikin. Raw resistance data were then modeled to predict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firefighters for each turnout suit. Base composite percentages were compared to the heat loss values and predicte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he Light Weight suit along with the Control, demonstrated the greatest heat loss values and lowest rise in predicted core temperature. Overall, results depicted the harmful impact that bulky reinforcements may have on wearer physiological comfort as the Heavy Duty suit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heat loss and a potentially fatal maximum predicted core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5.
惠安女服饰极具文化特色,但日渐消失。它可分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净峰两个类型,选取对极具代表性的崇武地区的服装进行相关研究。区别于美学角度,从惠安女服装结构舒适性的角度入手,分别对惠安女上装和下装的结构进行解构,分析其结构设计的原理,并对惠安女服装的开口形成的"烟囱效应"和"风箱效应"进行分析。从而得知,惠安女的服装结构设计符合着装舒适性需求和劳作需求,具有良好的结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郑晴  王昭杰  王鸿博  王敏  柯莹 《纺织学报》2021,42(7):158-163
为提高电动自行车骑行时的热舒适感和腿部灵活性,应用高性能的材料,采取分体式款式和多开口结构,设计开发了新型电动自行车骑行防寒服。基于真人着装实验,将新型防寒服与一款现有防风衣进行对比,首先在5 ℃和50%相对湿度的冷环境中通过皮肤温度测量和主观感受评价测试服装的保暖性,其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服装的工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骑行过程中,穿着新型防寒服的平均皮肤温度显著高于防风衣,主观热感和热舒适感较防风衣有明显改善;新型防寒服的裤装设计会影响穿脱便捷性,但显著提高了腿部运动灵活性,更适用于具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骑行。  相似文献   

17.
王诗潭  王云仪 《纺织学报》2017,38(10):153-159
为探索有效的服装通风设计手段来提高着装人体的热湿舒适性,以服装热湿传递机制和通风散热原理为基础,分别从透气性面料的配置、服装开口的设计、可穿戴式通风装备3个层面解析常用的通风设计手段,并对比不同设计手段之间的作用效应。结果显示:有效的通风设计手段应在全面分析着装环境、人体活动和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满足服装局部设计差异性和不同设计手段间匹配性的原则。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明确服装衣下空间空气流动规律,量化表征服装局部的“有效通风”,平衡各种设计手段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优通风效果将成为服装通风设计手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服装接触舒适性感知评价标尺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人服装环境”系统中人的感觉的“接受认知反应”体系,根据受试者对表示不同舒适等级短语的词义评估,发展了一种新的服装接触舒适性感知评价标尺,依据该标尺可很容易得到每个受试个体所感觉到的舒适水平,并能准确表示出每块试样的舒适感觉程度,便于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假想刺激和实物刺激试验,综合考虑假想刺激的频数分布、重复试验的Pearson相关系数及实物试验中重复试验整体评价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等各项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新发展的舒适性评价标尺具有灵敏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刘永溪  于娜  申黎明  费凡 《家具》2014,(4):11-14
简要介绍了人体仿真技术的概念、在家具设计生产领域的应用及其独特的优势,并以精密推台锯作业系统为对象,开展基于人体仿真技术的作业疲劳研究,为家具生产中作业疲劳的缓解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板料放置高度对推台作业的搬运抬举动作疲劳有显著影响;人体处于高负荷作业姿势时,身体各部位受力较大,容易引起疲劳和安全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女子篮球运动内衣压力对心率变异指标的影响,以50名热爱篮球运动的青年女性为实验对象,测量其穿着不同压力运动内衣在篮球运动状态下的压力值和心率变异数据,并对其变化进行客观评价。研究认为:服装压与部分心率变异指标存在相关性,从相关的测试点看出,篮球运动中曲率较大的肩胛骨下角和人体侧部所受压力对心率变异指标产生显著影响;女性胸部受压应控制在2.067~3.268kPa范围内,使穿着者保持平稳舒适的生理状态。研究结果为体育服装产业研制篮球运动内衣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