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峡工程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挡水发电”的施工导流方案。一期土石围堰主要用于保护导流明渠开挖及护坡,护底施工;混凝土纵向围堰基础开挖及混凝土浇筑等,围堰轴线长2502.36m,最大高42m围护基础75万m^2。堰体分茅坪溪段,上浮横向段,纵向段和下游横向段,围堰防冲采用“守点顾线”设计方案,即在上,下游转角处设防冲矶头石体护脚,防渗体采用柔性混凝土防渗上接土工合成材料方案,部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二期施工围左岸,进行主河床截流,长江水流从导流明渠宣泄,二期上下游横向土石围堰与纵向混凝土围堰共同形成二期基坑。大江截流采用上游单戗堤立堵方案,大江截流水深60m,截流流量14000m3/s~19400m3/s,抛投强度平均达5.21万m3/d。上游横向围堰最大堰高82.5m,库容20亿m3,围堰填筑最大水深60m,最大挡水水头达85m,防渗墙最大墙高74m。上下游横向围堰土石方填筑总量达1032.1万m3,混凝土防渗墙总面积8.345万m2,要求截流后一个枯水期将围堰填至度汛高程。  相似文献   

3.
彭少军 《水力发电》1994,(11):48-51
五强溪水电站原定采用先围右岸的三期导流方案。后因第二期推迟,经优化改为二期导流方案。第一期过水围堰挡水流量16000m^3/s,水下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组全模板和大型钢模,一期通航由束窄后的左侧主河槽通航;第二期围堰挡水18000m^3/s,上游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净化工作日60d,下游采用粘土心墙土石过水围堰,溢流面采用宽台阶式护面,二期通航由设置中孔坝段的临时船闸通航。  相似文献   

4.
秦川  朱柏林 《水力发电》1994,(11):33-35,43
五强溪水电站根据枯水期基坑不过水,洪水期只过水一次,不多年二次的原则,选定一期围堰挡水流量16000m^3/s,二期挡水18000m^3/s。经比选采用两期导流方案,主体工程工期6年。导流设计中还注意了导流底孔的开孔型式和布置,处理好一、好期围堰施工和通航建筑物布置的关系等。经汛期洪水的考验,围堰和导流底孔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5.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进口河床较窄,受下游电站运行河床淤积逐年抬高,开工时原设计预留岩坎挡水高程不满足全年挡水要求。结合导流隧洞和进水塔的施工时段,2018年导流洞进口采取过水围堰标准,2019年采取全年挡水围堰标准设计,堰型采用覆盖层上修建混凝土挡墙围堰的方案,围堰基础覆盖层采用控制性灌浆处理。混凝土挡墙围堰两年多运行安全可靠,且经受2019年汛期洪水考验,对类似狭窄河谷、河床覆盖层混凝土挡墙式围堰设计和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于1987年1月开工,1993年6月第一台机组发电。主要导流建筑物由导流隧洞、RCC过水围堰、土石混凝土面板过水围堰和厂房施工围堰组成。初期施工导流方式为:枯水期用围堰挡水,导流隧洞过流,围堰挡水流量标准为3000立方米/秒;汛期用导流隧洞和围堰过水联合泄洪,导流标准为20年重现期洪水。导流建筑物经过4年的运行,导流隧洞的实际泄流能力与设计标准很接近,最大流速达15米/秒,洞顶锚  相似文献   

7.
水布垭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高度233m,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对导流建筑物限制较大。现阶段施工导流设计拟在初期导流采用枯水期围堰挡水,导流洞过水的导流方式,其中在土石过水围堰上部加5m的子堰。汛期坝面过水。导流隧洞出口与溢洪道下游消能工部分结合,较大地减少了开挖工程量;  相似文献   

8.
汾河二库为辗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复杂,工程施工受诸多条件制约,工期仅4年。合理选择施工导流方案关系到大坝施工安全、工程造价、建设工期等问题。本文针对汾河二库施工导流做了多方案比较,分析,论证,综合评价,选出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选定方案导流标准为p=5%,洪峰流量2040m ̄3/s。导流隧洞洞径8.0m,洞长718m。上游围堰高23.4m。总工程量40.01万m ̄3。工程直接费1967万元。  相似文献   

9.
蜀河水电站厂房坝段混凝土施工采用已修建的右岸泄洪闸进行二期导流,需在厂房基坑上、下游修建横向挡水围堰。围堰方案确定前,分别对全年挡水围堰方案和汛期过水围堰方案过流情况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根据模型试验结果确定了二期围堰最终方案为汛期过水围堰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的施工方案,由于长江水量大、截流水深,致使围堰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强度高,在各期围堰施工中遇到不少技术难题,但通过施工实践,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其中碾压混凝土围堰挡水发电、导流底孔与深孔联合渡汛、导流底孔跨缝布置的处理方法、二期围堰施工措施、二期大江截流经验等,都具有三峡工程特色。  相似文献   

11.
贺恭 《水力发电》1996,(3):7-12
三峡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为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实行质量、工期和造价三控制。1995年三峡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1%,其中建安工作量为31.4亿元,为计划的101.8%;共完成土石方开挖4830.4万m^3,土石方回填1528.1万m^3,混凝土浇筑131.1万m^3。为保证1997年大江截流,目前要重点抓好右岸导流明渠工程、临时船闸及下航道工程、二期  相似文献   

12.
达响水库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长度248m,最大坝高76.7m;该文阐述了施工导流标准、导流方式选择、导流隧洞设计、施工围堰设计等方面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工程的水文特点、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条件、当地材料等,结合导流方式和工程要求,施工期大坝围堰不仅承担施工导流挡水任务,同时还要满足工程施工期度汛100年重现期洪水的挡水要求.并简要介绍了大坝施工导流土石围堰的标准选择、断面形式和基础处理设计,为类似水电工程的施工导流围堰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低水头河床式水电站普遍采用灯泡贯流机型、在总结湖南省灯泡贯流机水电站工程施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施工导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灯泡贯流机水电站工程施工导流设计中的施工导流标准、施工导流方案、围堰结构型式及施工期通航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同类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峡一期工程纵向碾压混凝土围堰混凝土工程量159.2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占81.8%。围堰堰坝段和下纵段为永久建筑物,上纵段为临时建筑物。围堰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上纵段和下纵段汽车直接入仓浇筑,堰坝段汽车运输转料,罗泰克胎带机入仓浇筑。碾压混凝土采用间歇上升施工,每一个浇筑升程(1.8 ̄2.4)m,一般间歇5d左右浇筑下一个升程。为保证升程之间的层面结合,砂浆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坍落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重建工程施工导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导流挡水建筑物的设计必须考虑施工洪水过程和导流建筑物泄流能力,确定上游设计水位与上游围堰高程,并对上游围堰高程及上游设计水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围堰是否满足度汛要求。而针对重建工程利用原大坝作为上游围堰进行挡水的情况,其导流风险分析不同于新建工程,这种导流方式存在自身的特殊性。针对此类工程,在分析其施工导流风险时,需要在原有的基于新建工程导流围堰风险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针对重建工程利用原坝导流的特殊性,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施工洪水入库和导流建筑物泄流等过程,最终确定施工导流系统的风险率。  相似文献   

17.
大朝山水电站工程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围堰体形复杂,基础覆盖层厚度变化很大,气候条件特殊,施工难度大。施工中采用围堰基础分块浇筑、深槽置于覆盖层上、堰体混凝土不分缝通仓连续浇筑等技术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碾压混凝土连续快速施工。在2个月内,堰体浇筑上升了40.5m。首次成功地在碾压混凝土中大掺量地使用PT掺和料,为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非洲的朱利叶斯·尼雷尔(Julius Nyerere)水电站大坝成功截流后,上游过水围堰建造期短、工程量大、施工要求高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复合过水围堰新型高效填筑技术,重点介绍了底部赶水混凝土浇筑、左岸堆石混凝土浇筑、下游预制挡块模板施工、上游黏土防渗层平起施工、主体胶凝砂砾石变态碾压施工5种高效填筑施工流程及关键技术。工程实践表明,该新型高效填筑技术大幅优化了施工组织与效率,最终在汛期来临之前安全、高效、优质地完成了过水围堰的修筑工作。  相似文献   

19.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采用全年围堰挡水、导流隧洞和泄洪排沙底孔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围堰挡水阶段度汛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积石峡水电站导流及泄水建筑物设计和围堰及其防渗系统设计符合工程实际水文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质条件,为成功截流及主体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