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窦彦彬 《玻璃》2005,32(1):45-46
用钠长石替代钽铌尾矿对解决铝硅质夹杂起到很好作用.在熔化操作中,应该寻求较理想的熔化温度,对解决铝硅质夹杂更有利.  相似文献   

2.
贺春林  江锡兵 《玻璃》2003,30(4):45-45,48
文章分析了我研制铝硅质夹杂物的产生原因,介绍了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宙  穆萍 《玻璃》1997,24(4):29-31,28
生产中熟砂岩中混入的耐火砖块可在玻璃板上形成铝硅质耐火材料结石,作者通过相图分析和相应的试验,论证了耐火砖颗粒的熔融温度,并从原料和熔化工艺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川化》2005,(2):17-17
日本爱知产业最近开发了可焊接铁和铝的MIG焊接系统——“Cold Metal Transfer(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机)”。主要用于焊接薄铝板和镀锌铁板。不需熔化铁,仅通过熔化表面的锌即可与铝进行焊接。焊接速度为600mm/s,可支持厚0.3~3mm左右的铝板,价格自5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起。  相似文献   

5.
偏料在浮法玻璃熔化作业中较为常见,也是最难解决的,国内外迄今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虽然采取过一些措施,但效果不够理想,偏料现象依然存在。主要是熔窑内两侧玻璃液温度低,中间温度高,横向对流强,料堆偏向一侧,真正做到化料部中间温度低,两侧温度高或横向热平衡,在实际生产中难于实现。偏料影响配合料的熔化速度、熔化质量以及熔化工艺制度的稳定,最终影响玻璃的产质量,尤其是对池壁的侵蚀非常严重,应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上海化工》2005,30(4):38-38
日本爱知产业最近开发了可焊接铁和铝的MIG焊接系统——“Cold Metal Transfer(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机)”。主要用于焊接薄铝板和镀锌铁板。不需熔化铁,仅通过熔化表面的锌即可与铝进行焊接。焊接速度为每秒600mm,可支持厚0.3~3mm左右的铝板,价格自5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起。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玻璃熔化过程与玻璃液流场和温度场定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玻璃熔化质量的质量指标-熔化指数MI。这一指标将玻璃熔化质量与玻璃液流场,温度场,配合料成份,硅砂大小等因素建立了定量联系,可用来定量地分析玻璃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对传统熔化工艺和操作方式的改变,达到提高熔化质量和节能的目的。实际效果很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上海化工》2005,30(3):38-38
日本爱知产业最近开发了可焊接铁和铝的MIG焊接系统——“Cold Metal Transfer(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机)”。主要用于焊接薄铝板和镀锌铁板。不需熔化铁,仅通过熔化表面的锌即可与铝进行焊接。焊接速度为每秒600mm.可支持厚0.3~3mm左右的铝板。价格起价为5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  相似文献   

10.
余洋 《广东化工》2011,38(9):239-240
文章通过对不熔化时间、不熔化终温、气体分布等不熔化条件的研究,分析不熔化条件对不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先章 《中国玻璃》1996,21(2):32-33
随着窑体全保温和熔化能力的增大及熔化温度的提高,冷却部温度大幅度升高,我厂在冷却部采用稀释风冷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高铝硅钢炉渣的熔化温度、物相组成、钢包残砖粘渣层物相结构,探讨了钢包粘渣机理.结果表明,刚玉包衬发生粘渣是因为碱度2左右的CaO-SiO2-MgO-Al2O3系炉渣的熔化温度过高、粘度过大,在浇铸温度下易析出高熔点的镁铝尖晶石.提高炉渣碱度可减少甚至避免镁铝尖晶石析出,进而显著降低高铝渣熔化温度.防止钢包粘渣的合理渣系为:碱度CaO/SiO2在3~8范围,Al2O3含量在25%~40%,MgO含量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3.
思语 《橡塑化工时代》2006,18(10):14-14
据悉,美国辛辛那提Milacron Extruxsion Systems公司生产的TC86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经使用证明,可解决大容量、低剪切、同质熔化的难题,尤其适用于对难处理材料的挤出。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烧煤气熔窑的熔化温度与节能的关系。认为只要根据每座熔窑的特点合理制定其熔化温度,是可以适当提高熔化率,而又能达到节能目的的,单纯提高熔化温度来提高熔化率是不可取的。燃油熔窑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硅质原料粒度与玻璃熔化的关系,浮法玻璃生产对硅质原料粒度的要求,提出了更方便、快捷、准确的粒度控制与检测方法,以提高硅质原料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陈兰武 《玻璃》2011,38(1):6-9
介绍了硅质原料粒度与玻璃熔化的关系及浮法玻璃生产对硅质原料粒度的要求,提出了更方便、快捷、准确的粒度控制与检测方法,提高硅质原料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邢艳 《玻璃》2024,(2):43-45+55
我国玻璃年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玻璃生产过程中的高耗能和烟气治理导致企业高昂的经济成本,玻璃行业的节能绿色生产是企业长期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电熔化技术作为新型玻璃生产技术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本文从玻璃电熔化技术的发展过程、政策背景和技术特点出发,分析梳理了电熔化技术在玻璃生产行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玻璃》2009,34(6):45-46
新的玻璃熔化技术——空气中熔化原理的有效性已经被日本新能源产业(NEDO)技术综合开发机构证实,并且启动了面向实用的国家项目——开发革新的玻璃熔化工艺。本文介绍新项目的课题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窦彦彬 《中国玻璃》2005,30(6):14-16,27
本文通过对熔窑内玻璃液流层厚度公式的推导,得出不同规模的浮法熔窑玻璃液流层的厚度。由于不动层三角区厚度对玻璃熔化有较大的影响,文章提出了稳定玻璃液热点位置和玻璃液温度是提高熔化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陈正树 《玻璃》1992,(4):13-15,27
采用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玻璃熔窑熔化率的计算公式,为确定玻璃熔窑熔化区面积提供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